鷓鴣是集肉用、藥用和觀賞于一身的野味珍禽,素有“山珍”的美譽,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經濟動物。鷓鴣肉厚骨細、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民間把鷓鴣作為健脾消疳積的良藥,用來治療小兒厭食、消瘦、發育不良等效果顯著。
據有關人員對市場的調查發現,近年來,鷓鴣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西、上海等省、市消費非常火爆,許多餐館高價求購,但大多供不應求。因此,養殖鷓鴣前景看好。飼養鷓鴣有四大優勢:
一是營養價值高
鷓鴣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蛋白質的含量為30.1%,比雞肉高10.6%,脂肪含量為3.6%,比雞肉低4.2%,脂肪酸64%且為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含有其他鳥類體內所沒有的牛磺酸。牛磺酸是有益于兒童智力發育的“腦黃金”。我國古代《唐本草》、《本草綱目》、《醫林摘要》和《隨息居飲食譜》等中醫典籍,都闡明鷓鴣肉具有“利五臟、開脾胃、益心神”等滋補強壯作用。鷓鴣肉及其制品是人們享受美味佳肴、體會“藥食同源”的中國飲食文化的代表,也是增進身體健康的上乘佳品。嬰幼兒、孕婦和哺乳期婦女食用,對促進兒童智力發育,提高母嬰健康水平大有裨益;多病體弱者和老年人食用,對加速身體康復、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是易飼養,成本低
鷓鴣屬雜食性鳥類,抗病力強,飼養簡單。主食植物種子、花、根以及草、菜等,規模養殖時用普通飼料加青草、樹葉飼養。空閑房、倉庫均是圈養鷓鴣的好場所,每平方米可養10只;如果條件好,飼養技術到位,也可高密度多層籠養,一個50平方米的房間可養1000只。鷓鴣出殼80天體重達0.4~0.5公斤即可上市,耗料約2公斤,成本約3.5元。
三是效益高
在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一個勞力可養1組(每組100只公、300只母),年出籠商品鴣約1萬只,每只10~15元,年產值達10萬~15萬元,利潤可達6萬~11萬元。由于鷓鴣抗病力強、養殖風險小,其效益是普通雞、鴨、豬、兔等傳統養殖業的5~10倍。
四是銷量大
鷓鴣肉味鮮美,價格便宜,倍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據國家有關部門調查表明,日本需求量極大,市場售價為6000日元/只。一些廠商已開始出口東南亞和日本市場,小小鷓鴣正進入國際市場。“一鴣頂十鴿,有鴣不吃鴿”的說法在香港很流行,每只鷓鴣50港元仍供不應求。據有關資料表明,全國年需求量約2億只,僅華東六省一市市場需求量就超過1億只,而目前全國產量只有5000萬只,僅為市場需求量的1/4。(福建招寶生態農莊 藍招衍 郵編:36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