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超
摘要:一個人的價值觀及價值觀體系決定了他對事物的看法和評價,且決定了不同事物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主次,這直接影響到他對周圍事物的反應及對策,達包括對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的選擇。本文將通過對一系列真實案例的分析,來探討價值觀對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的影響作用。
關鍵詞:價值觀個人目標組織目標
1.價值觀相關理論
1.1價值觀含義:
價值觀是個人關于事物、行為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其內涵包括:第一,價值觀決定了事物或行為對于個人是否有意義及重要程度如何;第二,價值觀具有個體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會有所不同,表現為同一事物或行為對于不同的人,其意義和重要程度會有所不同。
1.2價值觀分類:
斯普蘭格將價值觀劃分為經濟的、理論的、審美的、社會的、政治的和宗教的。不同的價值觀就有不同的行為和追求和行為。一個人的價值體系中占主導地位的價值,決定著他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經濟型的人重功利和使用,理論型的人重科學和智慧,審美型的人重形式和和諧,社會型的人重利和感情,政治型的人重努力和影響,宗教型的人重神靈和超越。
1.3價值系統:
個人價值觀、組織價值觀、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關系。
在價值系統中,最高層次為社會整體價值觀,以道德倫理、社會規范、社會需要作為判斷事物是否有價值及價值大小,從而決定取舍的標準;中層為組織價值觀,即建立在組織、群體利益與需要基礎上的價值評價尺度;低層次為個人價值觀,以個體的情感、需要為依托的價值觀念。
2.實例分析
2.1個人價值觀影響個人目標的選擇
2.1.1個人價值觀對個人目標的確立有決定性的作用。
價值觀是個性傾向中高層次的定向系統,是個體適應社會環境、參與社會生活的內在調整機構,保證個體在生活中做出重要的、有意義的選擇。所以,它直接決定一個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標的性質。價值觀對個人目標選擇的影響體現在:
(1)決定了事物或行為對于個人是否有意義及重要程度。選擇個人目標的決策依據,正是在多個事物之中,判斷哪些對自己有意義,并就其重要程度如何來決定最終目標。對個人目標進行選擇的過程,正是對事物的意義和重要性的判斷取舍過程,這其中價值觀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2)價值觀具有個體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會有所不同。個人目標也具有個體性和差異性。由于價值觀的不同,對于事物的意義和重要性的判斷取舍就會存在差異,這就解釋了不同的人即便是在同一客觀條件下,對于同一個事物,會做出不同的目標選擇,從而產生不同的個人目標。
一位老板十分賞識他的兩名下屬,打算提拔其中一位為部分經理。然而,正當老板思考該提拔誰時,其中一位下屬小李卻突然提出辭職,理由是無法忍受老板家長似的教育。而另一位下屬小鄭,則順理成章地被提拔。
原因就在于,在小李的價值觀中,認為獨立自我的發展空間更為最要,而不能接受順理成章的升職和發展,而小鄭則相反。正是由于兩人價值觀的差異,才導致在面臨相同的選擇時,他們選擇更加符合自身價值觀的目標。
由此可見,價值觀對個人目標的確立有決定性的作用,價值觀的個體性和差異性導致了個人目標選擇的個體性和差異性。
2.1.2不同的個人價值觀導致不同的目標選擇,導致不同的結果
個人的價值觀是與生俱來并受社會經濟文化等諸多因素的綜合影響形成的,不同的個人價值觀會產生不同的個人目標,導致不同的后果。
(1)同一個人在不同情境下:
隨著后天社會環境的變化和影響,個人價值觀會因時間及情景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情景下也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從而產生不同的個人目標,導致不同的后果。
褚時健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1979年,褚時健上任玉溪卷煙廠廠長,把改革與發展作為核心價值觀的他,帶領企業員工奮發圖強,生產的“紅塔山”香煙成為同人的驕傲。
然而,1998年,褚時健因大量受賄被捕,晚節不保,家破人亡。在他身上之所以會產生如此鮮明的反差,就是由于他在即將退休前,心理發生了轉變,價值觀受到了扭曲,以金錢與物質的追求為其人生目標,大量非法斂財,終老獄中。
(2)不同的人在同一情境下:
在同樣或類似的時代背景及所處條件下,南于各個人價值觀的差異,也會產生不同的個人目標。導致不同的結果。
二戰后,歐洲大陸經濟一蹶不振。面對國會多數官員反對資助歐洲的態度,馬歇爾力排眾議,策劃了歐洲復興計劃。美國對西歐進行經濟援助,對歐洲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不同于多數國會議員短視的觀念,馬歇爾放眼全球,胸懷全人類的發展繁榮。正是因為與他人相異的價值觀及個人目標,馬歇爾毅然實施馬歇爾計劃,產生了多贏的結果。
2.2個人價值觀對組織目標選擇的影響:
為了讓論述更具典型性,我主要討論領導人的價值觀對組織目標選擇的影響。
價值觀直指領導人的內心深處,同其人生觀、財富觀有緊密的聯系。價值觀是領導人行為的內在推動力,是決定領導期望、態度和行為的心理基礎。領導人的價值觀不但會影響領導人個人的行為,還影響群體行為和整個組織的行為。
領導者的價值觀決定了其領導行為和領導動機,進而影響組織核心價值觀的形成。下面我們用前蘇聯領導人的事例來具體說明領導者價值觀對組織目標選擇的影響。
列寧,擁有一種以群體和他人為中心、博愛的社會性價值觀。在這一價值觀的指導下,他所創立的布爾什維克黨通過積極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形成了一個民主、自由、和諧的政黨,領導蘇聯人民鞏固了社會主義政權;他模范地遵守黨的集體領導原則,經常作自我批評,這些都成為布爾什維克不斷煥發活力的重要因素。
反觀戈爾巴喬夫,由于他的個性中缺乏必要的果斷與堅強,也沒有足夠的政治智慧,秉承理想主義處理國家的大小事務,導致他最終成為直接導致蘇聯解體的歷史罪人。
同一個國家。不同的時代,同樣是困境,改革,不一樣的價值觀,不一樣的結果。由此可見,領導人的價值觀影響乃至決定組織價值觀的形成以及內容,不同的組織價值觀決定不同的組織目標,從而產生不同的結果。
2.3組織價值觀影響個人目標的選擇
組織價值觀是一種以組織為主體的價值取向。它是由組織內部的絕大多數人共同認可的價值觀念。深處組織中的個人,在組織價值觀的潛移默化之下,成員對其個人目標的選擇也自然而然會受影響。
組織價值觀就像一支“無形的手”指導成員的行為,它通過作用于組織成員的思想理念,讓成員擁有與之一致的價值觀和處事方式,從而影響成員個人目標的選擇。具體說來,組織價值觀對成員個人目標的選擇要經歷以下幾個由淺入深的過程:
(1)感知。在這一過程,成員知道組織的價值觀是什么,充其量只停留在了解的程度上,組織價值觀還不能對其成員的價值觀、言
行產生其他影響。
(2)認同。在這一過程,成員已經在心理上接受了組織價值觀,產生了認同感和歸屬感,組織價值觀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成員的思想觀念,成員會自動地將自己的行動與組織價值觀對比:怎么做才能符合組織的內在規范要求。
(3)根植于心。這一過程組織價值觀在成員心中已經根深蒂固了,徹底地滲透到成員的心智模式中,成員的每個行動都要受到來自內心深處組織價值觀的驅使,成員在選擇和實現個人目標時會自動地首要考慮符不符合組織價值觀。
出身西點軍校,巴頓將軍的一言一行都體現著西點軍校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根植于巴頓的腦中,并且影響了他的一生,正是受到西點軍校價值觀潛移默化的影響,他才時刻以一個合格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成為一個合格的將軍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最終成為一個傳奇。
這充分說明了組織的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個人目標的選擇,并且這種影響充分體現在個人的行為之中。
2.4組織價值觀影響組織目標的選擇
組織價值觀是一種以組織為主體的價值取向,是指組織對其內外部環境的總體評價和看法。它是由組織內部的絕大多數人共同認可的價值觀念。這種價值觀的主要作用在于,它能夠引導組織內部的所有成員達城一種共識,能夠引導和塑造組織成員的態度和行為朝同一個方向努力,達到既定的目標。
組織價值觀為組織內部提供一種走向共同目標的指導性意識,也為組織成員的日常行為規范提供方向性前提,它規定著組織的發展方向與組織目標。
很多人記得IBM發明了PC,但很少人知道,IBM自創立以來,曾兩次改變了它的價值觀。
20世紀中期,“尊重個人、追求卓越、服務顧客”成為IBM的價值觀。當時正處于大型機時代,IBM依靠大型主機技術方面的領先技術以及服務人員的專業技能贏得大量客戶,很快成為世界計算機技術的領航企業。但到了20世紀末,通用計算機小型機和PC市場興起,而IBM依然專注于大型通用機的生產,由于對市場的錯誤決策,開始走向低谷。
這時郭士納臨危受命,他提出了“Win”、“Execute”和“Team”三條新的企業核心價值,并對IBM進行了一系列業務和管理制度的改革與調整,重新塑造了IBM的競爭力。
當新任CEO彭明盛上任時,IBM已經擺脫了困境。他發動32萬名員工一起探討什么是IBM的核心價值,怎樣才能讓公司運作得更好。經過討論,員工們一致認為“創新為要”、“成就客戶”和“誠信負責”這三個要素應該上升成為IBM新的核心價值觀。
三種價值觀,兩次變革,一個傳奇。每次組織價值觀的變化都伴隨著一個商業奇跡的誕生。IBM的實例證明,組織價值觀引導企業內部成員達成一種共識,引導和塑造員工的態度和行為朝同一個方向努力,達到既定目標。
3.總結
在一個團體中,價值觀不但影響個人行為,還影響群體行為和整個組織行為,進而影響組織的運營效率。組織成員對于同一個規章制度,認為其合理的人就會認真貫徹執行,反之就會設法不執行,而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行為,將對組織目標的實現起著完全不同的作用。
因此,為了獲得高的運營效率,組織領導人在選擇組織目標時,就要考慮到與之有關的各類人員和群體的價值觀,只有在平衡各方面的基礎上才能選擇出合理的組織目標。世界上許多優秀企業的成功經驗之一,就是有明確的價值觀,并且嚴格遵守,付諸實踐。唯有如此,企業才能長盛不衰。
參考文獻:
[1]陳維政,忻蓉,王安逸.企業文化與領導風格的協同性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4,(02)
[2]趙欣.企業家文化價值觀與企業文化[J].經濟管理,2008,(05)
[3]魏鈞,張德,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的個人與組織契合度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