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年
摘要:隨著審計失敗案例的不斷涌現,審計質量越來越得到廣泛的重視和關注。文章從分析審計質量的內涵入手,分析了審計質量的影響因素以及審計質量下降的危害,并立足于客觀現實,對如何提高審計質量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審計質量影響因素危害提高措施
審計質量從廣義上講是指審計目標的實現效果和審計作用的發揮水平,從狹義上講,審計質量是指審計工作的總體質量。審計質量從范圍上主要包括審計工作質量和審計成果質量兩部分。審計工作質量是指審計人員為保證審計成果的質量所進行工作的優劣程度;審計成果質量是指審計結論與客觀情況的符合程度。審計工作質量是審計成果質量的基礎,也是審計質量的基礎。
進入2l世紀以來,在國際和國內大宗的會計造假和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失敗的案例屢見不鮮,嚴重地影響了審計在社會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同時也是審計質量得到廣泛的關注。
財務報表的審計目標是驗證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上市公司的會計報表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同時由于經濟業務的日益增多和會計處理日趨復雜,財務報表的使用者往往應缺乏相應的會計知識和必要的信息而無法獨自對財務報表的質量做出判斷,而更多傾向于借助審計結果加以判定,這也使得審計質量越來越受到廣大報表使用者的重視。
一、制約審計質量的因素
(一)審計人員風險意識的淡薄
隨著經濟業務的拓寬,審計的范圍也越來越大,審計工作也越來越繁重,但審計人員擁有的時間和控制的資源卻是有限的。部分審計人員風險意識淡薄,一味地追求盡快地完成審計任務,忽視了審計的質量,給整個審計工作留下了風險隱患。另外,一些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缺乏職業的敏感,以至于漏過了一些審計風險重大的項目,造成工作質量的下降,最終影響審計結果。
(二)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無法滿足現代審計工作的需要
在很多單位,審計部門的人員構成均只有有單一的財務會計人員,缺乏其他的專業型人才。而在如今的審計工作中,不僅涉及到財務會計,還涉及到很多具體的專業知識,比如固定資產的認定,無形資產的認定都需要相關的專業知識。人員結構的單一不能滿足現代審計的需要,由此帶來審計質量的下降。
(三)在審計工作過程中缺乏質量控制
無論是對于內部審計,還是注冊會計師審計,在審計過程中都缺乏對審計質量相應的控制。由于缺乏監督,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審計程序執行不夠嚴格,甚至有的審計程序根本沒有執行。使得審計工作從整體上不夠科學、完整,進而影響了審計質量。
二、審計質量低下的危害
(一)侵害投資者的利益
對于投資者而言,他們是信息的劣勢方。審計質量越低,他們面臨決策失誤的風險就越大。面對審計質量的下降乃至審計失敗,他們無疑成為最大的受害者,2001年以來,在安然公司(Enron)、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和施樂公司(xerox)等公司財務丑聞被曝光后,它們的投資者都承受了巨大的損失。
(二)導致會計信息質量的下降
審計對會計的監督是會計信息質量的保證。審計質量的下降使得審計無法發揮監督的職能。在低質量的審計過程中,會計錯誤無法被更正,會計造假無法被發現,審計也就無法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提供合理保證。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會計信息質量的下降還會使審計結果的可信度下降,影響審計業務的長期發展。
(三)對經營者失去應有的監督
誘發審計產生的條件是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所有者把自己的經濟資源交給管理者進行經營管理,管理者承擔經濟資源保值和增值的功能,在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間形成了受托的經濟責任關系。由于所有者不直接參與經營和管理,他們只能通過財務報告對經營結果進行了解。對于管理者編制的財務報告,審計不僅是對財務報告真實性的保證,更是對經營者行為的有效監督。審計質量的下降,意味著基于“受托關系”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將失去有效的控制。
三、改進審計質量的措施
(一)加強制度的建設和執行
制度的約束是根本,提高審計質量的核心在于合理有效的審計工作規范和嚴格依法規范地開展審計活動。加強審計準則的執行,和審計責任的追究將會從根本上改善審計質量低下的現狀。回顧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失敗的案例可以發現,大多數案例都產生了嚴重的后果,比如說銀廣夏事件、藍田股份事件等,但是對審計責任的明確和追究卻不夠剛性,對相關的責任人員的懲罰還不夠。
(二)建立對審計質量進行控制的機構
審計質量無論是在審計工作中,還是在審計工作后都應該嚴加控制。但就目前而言,審計質量控制更多的依賴于審計人員的自律,而缺乏相應的外部控制。建議建立相應的審計質量控制機構,不僅對審計工作質量和審計結果質量進行控制,還對審計責任加以明確和最近,以尋求審計質量的改善。
(三)加強審計人員的教育,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
審計是一項服務,歸根結底是由審計人員完成的。在影響審計質量的各種因素中,人為因素是至關重要的,審計人員的工作態度和自身素質決定了審計質量。我們必須加強審計人員的理論和實務的學習,加強政策法規的教育,使得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能夠自覺遵守審計法規和相關工作規范,在提高審計質量的同時,規避自身的審計風險。
(四)推進審計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面對審計審計業務的日益的多元化和復雜化,在現有的條件下把審計質量始終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變得的越來越困難而富有挑戰。要改善審計質量,我們必須借助現代的科學技術和方法加以解決,比如推進先進的審計軟件的應用,推進相關的抽樣軟件的應用,推進風險導向型審計方法的研究和應用等。
參考文獻:
[1]張舒華.影響審計質量的因素分析[J].財會研究2007(1)
[2]熊善麗.我國的審計質量現狀分析[J].財會研究2006(8)
[3]方軍雄;洪劍峭;李若山.我國上市公司審計質量影響因素研究發現和啟示[J].審計研究2004(6)
[4]王瑩婷.審計質量影響因素的文獻綜述[J].財經政法資訊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