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淳
摘要:論述目前我國職業指導工作開展日益完善,逐漸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增強職業指導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面對我國學校職業指導工作的現狀,從職業指導工作方法、職業指導理論研究、專業隊伍等多方面來進行職業指導工作開展。
關鍵詞:就業學校指導
目前我國對職業指導工作開展日益完善,逐漸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和專業的職業指導師的隊伍,幫助求職者能夠更好地就業,實現個人的社會價值。職業指導師已經成為一種職業,開展職業指導工作已經不再是簡單工作,我們要轉變傳統的觀念,我們不能把職業指導簡單地看作上好一門職業指導課,或僅僅把它等同于就業指導。針對目前我國學校的職業指導工作的現狀,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工作:
第一,我們要創新職業指導工作方法,適應社會發展需要。職業指導工作開展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內容是核心,方法是關鍵,采用一定的方法來指導開展工作的進行。要根據職業教育和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不斷創新職業指導工作方法,多渠道開展職業指導工作,真正將職業指導工作融入到日常的學習生活的全過程。一是要以職業指導課為載體,結合相關的職業道德,對其開展職業指導,充分發揮職業指導課的主渠道作用,培養職業意識和職業觀念,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從思想和個人價值觀上來引導職業指導工作。職業指導課應聘請既懂理論又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任教,要加強對該課程的教學督導,確保教學效果良好,增強職業指導工作的針對性。二是注重把職業指導工作貫穿到學校各年級教育的全過程,并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長而有所側重。在新生的入學教育和每學期的開學教育,都應將職業指導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把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形成良好的職業品質與日常學生管理和專業教學結合起來。如可通過嚴格考勤來培養學生勞動紀律觀念、通過相關課程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三是職業指導必須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要組織學生對勞動力市場和相關用人單位進行參觀學習,邀請優秀畢業生回校與學生進行交流,增強學生對職業需要的認識,激勵學生自覺培養個人能力。四是加強心理輔導,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正確面對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挫折。五是通過廣泛聯系用人單位,收集人才和勞動力市場需求信息,組織專場招聘會和大型供需見面會等形式,構建相對穩定的就業網絡,積極為學生提供就業服務,幫助學生實現理想的就業。必要時還可邀請用人單位領導和專家對學生開展職業指導講座,使學生從學校順利跨入社會。
第二,開展職業指導的測評工作,加強職業指導師隊伍建設。測評是幫助學生了解個人能力水平及傾向、個性特點和行為特征等方面素質的重要手段,很多高校的就業中心購置了測評系統為學生進行測評,以幫助學生自我認知和自我定位,及時選擇適合自身的職業崗位。目前在多數學校,為學生開展職業指導工作是由政工隊伍主要承擔的,這支隊伍的高流動性不利于隊伍的穩定和建設,因此,組建專業的隊伍成為必然。雖然部分院校十分重視這支隊伍的建設,但是這支隊伍的穩定性在現實學校人事制度下卻無法得到保障。職業指導是一份需要不斷在實際工作中積累經驗的工作,職業指導師的成長不僅需要學習理論知識,更需要在實踐中鍛煉。
第三,強化理論研究開展職業指導工作。近年來關于高校職業指導的研究文章有很多,這些文章多集中在對高校開展職業指導的重要性、國外職業指導理論介紹、推動職業指導工作的辦法等方面的研究,對職業指導理論的研究還很欠缺。目前開展的職業指導工作也多是在借鑒國外職業指導理論來指導國內工作的實踐。教育部門應組織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緊密結合我國大學生就業、職業穩定和職業發展的問題,打破學科界線,相互融合滲透,推動大學生職業指導理論水平的提高。另外一方面,目前從事學生職業指導工作的教師和管理人員也應結合各自工作實際開展有關課題的研究,以帶動理論水平的提高。在這個研究過程中,要注意到院校間的差異,研究適合不同類型高校的職業指導方法。我們要指導學生正確地選擇職業的目標。要引導學生對個人條件和社會職業的素質要求進行綜合分析,弄清社會需求和個人的愿望、特長是否一致,是否具有實現個人愿望的現實可能性。使學生對自己的認識與對所選擇職業的認識統一起來,從而達到正確選擇職業的目的,實現個人職業理想與社會實際的需要以及自身條件的協調統一。
第四,豐富指導形式與深化職業指導內容。我國的學生從小學開始學習負擔就很沉重,他們的生活經歷多是“學校,家庭”這樣的兩點一線,基本談不上對職業的認知和體驗。他們在選擇專業教育時多以能否考上某學校或某專業作為決策時考慮的主要因素,對個人興趣、技能和價值觀的了解和對職業的了解多不甚了了。大學階段是專業教育階段,在這個階段必須要強化對職業信息的了解和對職業的適度體驗,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整合多方資源,運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了解職業。要使學生迅速地建立起自信心,首先要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增強自信。技術工人是人力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勞動的目的都是為國家和社會創造財富,為社會發展做貢獻。二是要讓學生知道就業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在企業選人的同時學生也在選擇企業,雙方是平等的。這有助于學生樹立自信,消除自卑感和怯場心理,順利面試。同時,要培養學生的遵章守紀、吃苦耐勞的品質,進行職業理想教育,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這對學生順利就業、敬業和樂業是很重要的。要讓學生認識到,勞動是光榮的,同時也是艱苦的;不依規矩,不成方圓,每個企業都有嚴格的管理制度需要遵守。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培養起吃苦耐勞的意識,勇敢地應對就業前后的各種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