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嶺東
摘要:土地開發中環境影響評價是正確認識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的科學方法,是保護環境、實現“預防為主”方針、控制新污染的有效手段。傳統的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在實踐中的局限性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要求促使了環境影響評價應用于對政策、規劃和計劃的評價。土地開發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并不是來取代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相反兩者是互為補充而存在的,對土地開發中可持續發展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關鍵詞: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土地開發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一、土地開發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作用
土地開發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作為一種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具有以下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更早地參與規劃方案的形成。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可以在規劃方案的形成階段就參與其中,及早從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角度出發,分析規劃方案可能引發的積極與消極的影響,從而進一步改善規劃方案。土地開發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著眼點不在于規劃實施后減緩不利環境影響,而是從源頭上盡量減少產生不利影響的可能性;
(二)土地利用規劃涵蓋各類用地,可以從規劃區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整體角度出發,考慮諸多建設項目的協同效應和累計效應;
(三)土地開發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可以全面考慮替代方案,它可以在對規劃區域生態環境現狀、環境目標分析和評價的基礎上,針對規劃方案的潛在環境影響,評價影響的范圍和程度,擬訂替代方案,并提出消除、減緩不利環境影響的措施。
二、土地開發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與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關聯性分析
(一)環境影響評價的層次性。環境評價的層次性取決于決策過程的層次性。總體而言決策過程具有自上而下的層次關系。一個完整的決策鏈應該是遵循“政策——規劃——計劃——項目”的順序。首先是在較高層次上形成政策,其次是規劃、計劃,最后則是具體的項目。政策可以視為行動的方針和指南,規劃是實施政策的一套具體的時空目標,計劃則是在特定區域內實施規劃目標的一系列項目。因此,政策、計劃、規劃和項目在同一決策過程中具有自上而下的層次聯系,上一層次的決策為下一層次提供背景和依據。
環境評價系統的這種層次性要求將土地開發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進行關聯性分析,而這種關聯性分析應遵循如下原則:首先進行較高層次的環境評價,并為其下面層次的環境評價提供背景和分析框架;環境影響分析在決策過程中的適當層次進行,其詳細程度及所需資源應以在該層次上能做出恰當的決策為依據;不同層次的環境評價應相互一致并互為補充,避免不必要的重復。
(二)關注重點不同,存在模糊地帶
1.土地開發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需要回答的基本問題
對一項政策、規劃或計劃的決策,可能引發或帶動一系列的經濟活動和具體項目的開發建設,或者規劃、計劃本身就包括了一系列擬議的具體建設項目,從而可能導致不利的環境影響,而且這些影響可能是大范圍的、長期的、具有累積效應的。將環境影響評價納入到政策、規劃和計劃的制定與決策過程中,實際上是在決策的“源頭”避免、防護不利的環境影響。
宏觀上,規劃、計劃的環境影響評價重點解決與戰略決策有關的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是否需要”(Whether)、“何處實施”(Where)、“選擇何種類型”(What type)的“3w”問題,當然,在規劃、計劃層次上也需要考慮“如何實施”(HOW)的問題。
2.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需要回答的基本問題
在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層次上,主要回答“如何實施”(HOW)的問題,也考慮“在何處實施”(Where)的問題,但只是在一定的范圍內考慮。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建設項目選址選線的環境合理性:
——建設項目規模、布局的環境合理性:
——工藝流程的環境合理性和可行性:
——染物排放的環境可行性與不利環境影響的最小化;
——不利環境影響的公眾接受程度(公眾參與意見)。
三、協調土地開發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與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對策
(一)介入時機較早,為戰略抉擇提供依據。土地開發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一開始就介入發展規劃的制定過程,并且貫穿始終。這樣能夠及早預測和防止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并對發展戰略進行不斷的選擇和調整。從而真正從源頭上解決環境問題,實現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
(二)拓寬評價范圍。土地開發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評價的范圍在地域上更廣泛,不僅包括區域級、國家范圍的而且包括全球范圍的;時間尺度上,土地開發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開展于項目立項前期,先于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進行,以便在規劃決策中考慮其可能帶來的顯著環境影響。因此,土地開發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能夠從區域環境范圍充分考慮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并能對項目生命周期進行全過程評價。環境影響識別時空范圍的擴大,促進全面識別環境影響,保證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
(三)實現累積影響評價。土地開發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能夠在早期的區域范圍(或行業范圍)內開展多個開發項目的綜合環境影響評價,并能考慮多個“小”建設項目影響造成的顯著性累積影響,從而解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在累積影響上所遇到的難題。
(四)考慮間接環境影響
土地開發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通過介入規劃戰略決策,把項目附帶的環境影響以及項目廢棄后的環境影響納入土地開發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考慮。從而在全局上把握住直接間接影響,保證對環境影響的全面考慮。
(五)能夠實施替代方案。由于土地開發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在抉擇早期介入,對不適的選址、布局和生產工藝進行調整和重新選擇的空間余地很大。因此能夠真正考慮替代方案,選擇更加合適的場址,確定更加合理的布局。
參考文獻:
[1]仇惠瓊.土地利用規劃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之我見,建材與裝飾(中旬刊)2007/10
[2]王敏.土地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比較水土保持研究2006/04
[3]周吉全.基于土地利用變化的城市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