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彥 張春霞
毛澤東:程悅長同志,你很愛兵,你對部隊很有感情
2006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墾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前往湖南長沙,在程悅長將軍的兒子程七大家征集到將軍的大量遺物。其中有程悅長20世紀50年代在新疆工作時的工作筆記、剿匪時的照片,個人的衣物、書信、創作的詩稿等,收獲頗豐。我在整理這批遺物時,認為有三件非常有價值,基本可以反映程悅長在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的革命歷程。
程悅長是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1911年出生。16歲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并參加了黃麻起義。1929年參加紅軍。193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任紅四方面軍少共國際團副排長。在第四次反“圍剿”戰斗中,排長犧牲,程悅長率戰士奮戰,殲滅國民黨軍一個機槍連,受到團部獎勵,升任排長。后歷任紅三十一軍九十三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九十三師醫院政委、師供給部政委。抗日戰爭時期,程悅長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七七二團衛生隊指導員、營教導員和新一團政委。
新一團組建半年后,由程悅長和團長率領參加了香城固誘擊戰。新一團的任務是以一個營鉗制增援之敵,以兩個營切斷敵人的退路。由于無法事先構筑隱蔽工事設伏,當日軍突然回竄時,新一園和日軍的戰斗十分激烈。許世友趕到新一團后,帶領一個營沖了上去,切斷了日軍的退路。這一仗殲敵200余人。
戰斗結束后,許世友評價新一團:“新一團從團長、政委到每一個戰士,個個都是好樣的!”朱德贊譽新一團是“模范青年團”。八路軍總部授予新一團“模范朱德青年團”稱號。抗戰后期,程悅長擔任了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新編第四旅十六團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程悅長任西北野戰軍六縱新四旅旅長。新四旅后改稱一野六軍十七師,程悅長為師長。十七師是西北戰場主力部隊之一。西府戰役中,十七師在隴東的南家李莊。及時填補了警三旅來到位而造成的空隙,節節抗擊了一整天。避免了全軍的損失。在保衛延安時,十七師也出了大力,尤其是該師五十團,是一個能攻能守屢建戰功的老團。
在長期的戰斗中,程悅長發明了“膏藥戰術”,即首次進攻未成功,但有一部分部隊已攻到敵人腳下,程悅長不讓這些部隊撤下來,稱之為“在敵人眼皮底下貼上一片膏藥”,為下次進攻創造條件。十七師在攻克蟠龍和蘭州戰役中都成功運用了這一戰術。
1949年10月,程悅長率領十七師進駐新疆,參加了平定國民黨起義部隊騎七師中的叛軍,剿滅烏斯滿、賈尼木汗匪幫,平定謝爾德曼叛亂等戰斗,修整了和平渠,擴建了紅雁池水庫,修建了猛進水庫、八一水庫等,建起了奇臺農場等。1952年。程悅長任第六軍軍長。1953年任新疆軍區生產管理部部長。195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程悅長任兵團黨委第三書記、副司令員。
1952年,《解放軍報》、《人民日報》刊登《艱苦樸素的程悅長》一文,中央軍委號召全軍向他學習。同年,毛澤東接見程悅長時說:“程悅長同志,你很愛兵,你對部隊很有感情。”1955年,程悅長被授予少將軍銜。1961年5月1日,程悅長去世,年僅50歲。
第一件遺物:《邊區反擊戰“野(爺)臺山”戰斗》手稿
程悅長所作《邊區反擊戰“野(爺)臺山”戰斗》的手稿是夾在一個筆記本中的,我在整理時發現。文字樸實無華,但可以從中體會到程悅長打了勝仗后的喜悅和自豪。文中寫道:
爺臺山
高又高
八路軍戰士逞英豪打下爺臺山繳了敵人槍和炮
五十五師黨衛營一個沒跑掉沒跑掉
蔣介石胡宗南
我們教訓你再要搞摩擦用爺臺山戰役給你瞧給你瞧
以下是程悅長修改過的《邊區反擊戰“野(爺)臺山”戰斗》:
爺臺山
高又高頑固軍背地放指(槍)來把內戰挑調兵遣將來進攻邊區軍民同奮起繳了他的槍和炮連蔣介石的黨衛軍一個也沒跑掉
沒跑棹蔣介石胡宗南我們教訓你再搞摩擦用爺臺山戰役給你瞧給你瞧
爺臺山位于陜甘寧邊區的邊界上,是邊區西南門戶。1945年7月25日,延安新華社報道:
[新華社延安二十五日電]關中息:爺臺山戰事擴大,蔣軍正面攻擊部隊,除三十六軍之暫五十九師外,增加了一個師。據我偵察員報告:增加上來的是從河南前線調來之十六軍部隊。據三十六軍逃來我方之士兵說:他們有許多新式武器,是美國送來的,其中有一種叫火箭炮,你們要注意。爺臺山為一重要據點,蔣軍志在必得,然后深入關中分區,據為向北進攻之有利陣地。但我軍士氣高漲,決不讓任何反動派輕易竄入,屠殺邊區人民。關中全區民眾已迅速動員起來,協助守軍作戰,送茶水、抬傷兵,熱烈異常,對于戰勝這些反動派,具有充分的信心。
1945年7月21日至22日。國民黨三十六軍暫編五十九師、騎兵二師向位于爺臺山的關中分區保安縱隊、關中警衛隊、警一旅三團和新四旅七七一團的6個連突然發起攻擊,侵占了山南10多個村莊。朱德、彭德懷迅疾向國民黨軍發出“立即停止一切軍事行動,以利團結抗日”的特電警告。國民黨軍不聽勸阻,一意孤行,不但不后撤反而增加預備第三師的兵力繼續進攻。八路軍艱苦戰斗七晝夜,終因寡不敵眾,于27日奉命撤出爺臺山及其以西的41個村莊。
此時,國民黨軍又以6個師3個團之兵力集結于耀縣、淳化、彬縣、黃陵和洛川一帶,企圖盤踞所占陣地,繼而向邊區縱深進犯。陜甘寧晉綏聯防軍命令新編第四旅,教導第一、第二旅和三五八旅增援關中。程悅長率十六團受領了主攻爺臺山的任務,該團一營、三營參加了戰斗,并于8月8日23時發起反擊。經過三天激烈戰斗,終于在8月10日奪回爺臺山。
第二件遺物:記錄新疆剿匪經歷的筆記本
程悅長在1951年10月至1952年4月期間使用的筆記本,其中第一頁記錄著1951年新疆剿匪時的情況:
(由于匪幫)反動宣傳欺騙搶劫、威脅壓迫組織叛亂,加之鎮壓反革命,減租反霸開始后,有的反動牧主怕斗、怕清算,加之哈(薩克族)民工作深入不夠,對我黨政策教育不深入,有些頭目畏罪潛逃為匪。謝(爾德曼)匪在政治上,是英美間諜、蔣介石忠實爪牙,最頑固的死心塌地,亡命之徒,“殺父之仇”反革命分子。軍事上,主力避我主力作戰,尋找我小部隊作戰與大量搶劫,擴充人馬、武器的反動戰術。
為了堅決、徹底、干凈殲滅土匪,鞏固人民社會治安。保護人民利益,保障新疆和平生產建設,我各部隊急從生產戰線上抽調進入剿匪。
在數月追剿中,克服了各種困難,爬雪山涉冰河,走戈壁沙漠,西至阜康、南山,東至鎮西黑山頭。北入北塔山、阿山,輾轉沙漠地區長達3000華里,雨雪中露營,人無糧食吃馬肉,無鞋裹馬皮。如張□□支隊……三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