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臺北特派記者 吳亞明
4日出版的臺灣報紙幾乎都在頭版頭條報道了圣嚴法師圓寂的消息。圣嚴法師因多發性肝腫瘤3日下午4時在臺北不幸病逝。噩耗傳出后震動兩岸,臺灣媒體尤其是電子媒體都在第一時間進行播報,大陸媒體也紛紛轉發了這個消息。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葉小文和國臺辦主任王毅先后發唁電深表悼念。島內各界無論政治立場如何,無論職業高低,也都以各種方式表達哀思。
島內佛教界代表人物
享年80歲的圣嚴法師是臺灣知名高僧、法鼓山創辦人、佛教界的代表人物。祖籍江蘇南通,少時出家,1949年到臺灣。39歲時赴日本求學,獲文學碩士、博士學位。1989年創辦法鼓山,提倡“許好愿,做好事,轉好運”,一時之間,在臺灣蔚為風氣。法鼓山后來逐步成為臺灣知名的四大佛教名地,圣嚴法師也在1998年獲選“400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50位人士”。
圣嚴法師在臺灣長期推動自殺防治,“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多想兩分鐘,你可以不必自殺,還有許多的活路可走”,這句話,許多臺灣人都耳熟能詳。晚年圣嚴法師為腎病所苦,醫生曾建議換腎,但他認為寶貴的腎臟應留給更有用的人。他的遺言也要求身后事務必簡約莊嚴,切勿浪費鋪張。遺言還加附偈語:“無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積極為四川災區出力
圣嚴法師生前致力于兩岸宗教文化交流,曾多次率領臺灣佛教界人士到大陸參訪。去年汶川地震發生后,圣嚴法師立即組織為災區募捐、捐物、派遣醫療隊,并親自給國家宗教局局長葉小文打電話了解災情。他還宣布法鼓山要為四川災區重建做6件實事,包括重建2所小學、2所中學、1所醫院及自來水廠、新村,設立獎學金幫助受災青少年完成從小學到中學的學業等。
島內各界表達哀思
3日晚8時,馬英九前往位于臺北縣金山鄉的法鼓山悼念,陪同的法鼓山首座和尚惠敏說,馬英九雙手合十地走到圣嚴法體暫厝的開山寮悼念,一度哽咽。馬英九表示,感謝圣嚴法師給予臺灣社會正面的影響,雖然他走了,但會繼續為臺灣帶來影響。聽聞噩耗,臺當局“二號人物”蕭萬長也非常難過,久久說不出話,4日上午親自前往拜祭。臺“行政院長”劉兆玄3日表示,圣嚴法師肉體雖已圓寂,但風范與志業將長留世人心中。期許大家循著圣嚴法師的步伐,繼續前進,找回臺灣人純真、善良、美好的本質,為自己、更為下一代,打造一片真正的人間凈土。
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鄭文燦3日晚間表示,圣嚴法師是宗教界與佛學領袖,他的思想與人格典范,深刻影響現代臺灣人的心理,他所推動的心靈環保與倫理運動,創造新的價值,他的離去,讓人不舍,他的思想與人格會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臺灣島內各大宗教團體佛光山、慈濟基金會、中臺禪寺等也以各種方式吊唁,并肯定圣嚴法師對佛教和臺灣社會的貢獻。
臺中市長胡志強說,兩年多前他們發生車禍,圣嚴法師從美國寫信關懷。妻子出院第一個公益活動,就是幫法鼓山義賣書法。圣嚴法師去年推動“心六倫”運動,內容包括職場倫理、家庭倫理、族群倫理、自然倫理、生活倫理和校園倫理,其中“四倫”找來著名藝人張小燕、林青霞、李連杰和蔡依林代言,呼吁重建臺灣人價值觀。聽到圣嚴法師病逝的消息,張小燕評說,“他真是了不起的人!”在“心六倫”運動中,蔡依林擔任校園倫理代言人,廣告拍攝當天,她首次見到圣嚴法師,拍完廣告時,發現圣嚴法師特別留下來等她,送她一本《心六倫》,并耐心解釋其中觀念,讓她感受到法師親切的一面。功夫巨星李連杰與圣嚴法師因緣深厚,每次來臺必然拜見。他曾透露,原本1997年打算退出演藝圈,專心學佛。接觸到圣嚴法師的書后,發現演藝人員的影響力反而有助宣揚佛法,因此決定繼續演藝工作。▲
環球時報2009-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