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鐘玉華
能自我清潔的衣服
科技的發(fā)展催生出越來越多新奇的衣服。美國科學家最近研制出一種具有自我清潔功能的纖維。這種新技術利用微波將納米大小的離子附著在纖維上。這些納米離子不僅防水、防油還能抗菌,穿著這種衣服就省去了要不斷洗衣服的煩惱。除此之外,防蚊蟲的服裝也已經研制出來了。美國一家服裝公司推出了一種經過處理的馬球衫和高爾夫球運動短褲。當人們在戶外活動時,只需穿上這種含有特殊成分的纖維制成的“防蚊服”,蚊蟲一接觸到它便會暈死過去。 而據科學家檢測,這種“防蚊服”對人體并不產生危害。
同時,傳統(tǒng)衣服的保暖功能也仍受重視。美國3M公司生產的一種名為“新雪麗”的高效暖絨(保暖材料)近幾年在中國服裝市場引起很大反響。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技術部的負責人趙經理介紹說,這種保暖材料直徑只是一般纖維的1/10,保暖性卻是傳統(tǒng)保暖材料的2倍,羽絨的1.5倍。
智能服裝越來越多
科學技術也讓“智能服裝”越來越多。據報道,美國一家公司推出一款電子滑雪外套。它不僅配備了全套娛樂設備,還具有完備的通信系統(tǒng)。通過內置的藍牙立體聲系統(tǒng),消費者可將下載的音樂從移動電話無線傳輸到外套上,按一下袖子上的按鈕,就能夠收聽音樂和撥打電話,而帽子上的兩個獨立揚聲器則能制造出專業(yè)的3D環(huán)繞效果。德國一家服裝廠最近研制出內置MP3播放器的夾克衫,夾克衫里還有一個全球定位系統(tǒng)芯片,穿夾克衫的人無論走到哪里,都可以被精確定位。
此外,美國科學家還研發(fā)出一款心率呼吸檢測服。研究人員把光導纖維織進衣服的布料中,通過這種纖維檢測人的心跳和呼吸頻率?,F在,服裝制造商把這種衣服的目標人群定為運動員和健身人士。美國已經利用這種技術生產出多款能夠測量心率、呼吸、體溫及血壓等生命數據的貼身內衣和運動服。這種衣服還在醫(yī)學上被廣泛用于預防嬰兒猝死綜合癥。
因為運動服裝的面料和款式直接影響運動員的成績,許多高科技元素也應用到了運動服上。例如采用具有排汗和熱傳導功能的纖維織物制成的衣服,可以利用通風、濕度調節(jié)、熱絕緣等技術,將汗水和熱量迅速帶離人體體表,使皮膚感覺涼爽。在北京奧運會上,中國射擊運動員的射擊服后邊有模仿百葉窗的結構。該服裝原理是:射擊運動員在舉槍射擊的時候,由于后邊的骨骼和肌肉會突起,因而身后的百葉窗設計會自動打開,這就保證了運動員背部通風順暢,他們會感到十分干爽。
讓智能服裝更美觀
要想做出智能服裝,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布料。傳統(tǒng)的布料由棉、滌綸或者人造纖維編織而成,它們都不能導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fā)現,早在一個世紀前,印度人就開始使用一種絲質透明硬紗制作衣服,研究人員稱,由于這種金屬紗線能耐高溫,用尼龍和滌綸包裹后,能直接通過普通紡紗機編織成布。當絲質透明硬紗被編織成布后,要使它變成一個電子產品,還必須把如電阻器、電容器和鍍錫卷板等零件直接縫進布料里去。此外,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還研發(fā)出用塑料光導纖維和功能纖維織在一起的特殊布料。用這些導電的纖維做成的襯衫可與其他電子產品進行無線通信,傳輸嵌在襯衫里的傳感器產生的數據。
不過,專家指出,雖然越來越多新奇的“智能服裝”被研發(fā)出來,但大多僅僅是將電子產品鑲嵌到服裝上,看上去不夠美觀,這也是人們對智能服裝“不感冒”的一個原因。要想使智能服裝既擁有多種電子產品的功能,又保持衣服的原貌,需要電子業(yè)、計算機業(yè)及服裝界共同努力。有媒體大膽預言,在不久的將來,數碼產品與衣服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未來的電子產品能完美地“隱藏”在服裝里;而未來的服裝則變身為一臺能“穿”在身上的電腦?!?/p>
環(huán)球時報2009-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