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平
[摘要]介紹的府采購資源管理系統實現了政府采購整個流程動態化的電子化管理和運作,使政府采購的理念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完美結合。
[關鍵詞]政府 采購 管理系統
中圖分類號:TP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110071-01
一、引言
政府采購,也稱公共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和實行預算管理的政黨組織、社會團體、事業單位,使用財政性資金,以公開招標為主要形式,從國內外市場上購買商品、工程和服務的行為。政府采購的基本原則是公開、公平、公正和自由競爭[1]。其實質是將市場競爭機制和財政支出管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使各級政府得到價廉物美的商品和服務,有效地節約財政性資金;另一方面財政支出管理更趨規范化、制度化,提高了財政性資金的使用效率。
二、政府采購信息管理系統及特點
(一)數據采集系統。數據的采集是信息系統的基礎環節,對后續工作的質量將產生直接影響。其核心工作,就是按照“真實、準確、全面、及時”的原則完整體現所有的政府采購信息[2]。盡管目前財政部已開發設計了一套數據匯總系統,各地政府采購部門按統一表格上報數據后,通過該系統匯總形成全國政府采購統計報表數據,但該數據匯總系統簡單,數據分散,不具有查詢和分析等功能,大部分基層政府采購部門仍以手工匯總的方式統計基礎數據,在一些報表項目統計上,缺少統一口徑,隨意性大,降低了數據匯總的質量。因此,應當以現有系統為基礎,通過開發、升級,把政府采購資金收支情況、采購項目預算、合同執行情況、供應商信息、商品價格信息等數據納入該系統并加強其內在邏輯關系,使之成為完整反映政府采購價值運動的信息庫的同時,增強信息的準確性。
1.原始數據錄入界面應簡約化。所有需要錄入的數據信息應盡量體現在一張表格上,這樣可以避免遺漏或重復錄入,也使錄入更加簡單。
2.原始數據涵蓋的內容應包括采購單位的政府采購資金的收支、采購項目的預算、合同執行、資金控制進度、供應商、評標專家、商品價格等所有系統需處理的信息。
3.原始數據具有內在邏輯性,原始數據基礎上自動生成采購單位管理庫、單位資金管理包括單位資金明細帳、單位資金余額總帳、項目資金管理包括項目明細帳、項目資金余額總帳、各種統計報表、商品價格庫、供應商庫及業績明細、評委專家庫及評標經歷、小車管理庫等,并確保各報表之間,庫庫之間以及表庫之間有關聯數據的一致性[3]。
4.原始數據錄入渠道的多樣性,不僅要有手工錄入的方式,而且還要有從外部系統或網絡上獲取數據的方式。
(二)分析系統一。系統采用的分析方法。系統采用的分析方法很多,主要有對比分析、結構分析、增量分析、因素分析、平衡分析、預測分析等。橫向比較是不同地區之間,同一行業不同供應商之間的比較,縱向比較是與歷史數據的比較。這是信息分析的一種基本方法.結構分析是研究政府采購支出項目的構成情況以及主要的比例關系。增量分析是探討主要指標的增長情況以及增長的主要貢獻因素,可以用絕對數和相對數反映。
分析的主要內容:一是分析政府采購執行情況,分析貨物類、工程類、服務類政府采購項目的支出情況以及各項目占總支出的比例,分析政府采購項目預算及實際支出情況,通過節約率的指標反映資金使用效益,分析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詢價、單一來源五大采購方式在實際采購中的運用的比例,反映政府采購的規模性和公開透明度,分析國內外、省內外采購貨物的比例,反映研究各地經濟發展的均衡性,分析各行業的采購比例,反映采購資金資源配置的合理性。二是分析政府采購資金的收支情況,包括對單位政府采購資金預算安排及其支出使用情況的分析,對政府采購項目的資金、計劃、付款進度的分析,以保證政府采購資金的安全性和對單位采購資金預算安排的合理性。三是分析政府采購價格和數量的合理性,揭示政府采購中的不合理支出和暗箱操作的腐敗行為,促進廉政建設。
政府采購資源管理系統的特點如下:
1.功能的全面性和擴展性。該系統不但能夠解決政府采購所包含的所有業務流程,能快速、準確地統計各種信息報表,同時還提供了供應商和專家庫的管理以及監督員的抽選等特殊功能,使政府采購系統功能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展。
2.強大的網絡連接。系統考慮到政府采購任務實行分人負責的管理模式,提供了強大的聯網功能,實現了數據共享,分機操作,方便和滿足了不同操作人員在不同時間、地點完成各自的任務,同時還提供了與財務部財務軟件的接口,從而實現該系統與財務軟件之間實現網絡聯系。
3.數據控制的嚴密性和傳遞的自動性。各個功能模塊之間控制嚴密,環環相扣,并且每一環節都需要相關負責人進行審核,保證了數據的準確性。由于實現網絡共享,系統自動進行數據的上傳與下載,滿足了采購辦與采購中心實行分離后任務分管、數據共享的這樣一個管理模式。
4.設置的靈活性。在進行預算單位、采購品目、供應商等項目的設置時,您可根據需要自定義分級信息、分類、編號長度等設置,人員權限的設置也根據管理的需求自動控制。
三、政府采購資源管理系統的實現
全系統的功能模塊很多,分成三個階段進行實施:
(一)首先建立供應商系統、專家系統和采購資金管理系統。在采購處建立供應商數據庫和專家數據庫,完善對供應商和專家的管理,建立初步的項目資金管理系統。
(二)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購資源管理系統。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建立完善專家管理系統,供應商管理系統,采購代理機構管理系統,項目管理系統,采購項目審批管理,信息管理系統,招投標過程管理系統,合同執行管理系統,采購資金支付管理系統,招投標效果分析系統,決策支持系統,質疑投訴管理系統,網上招投標管理系統等各個系統,實現政府采購過程的電子化。在省廳建立好的基礎上,統一規劃和實施地州、縣的政府采購網。
(三)建立統一的政府采購網絡服務平臺。在前二個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體系完善的政府采購資源管理系統,實現政府采購的立體式綜合管理。在財政系統從省廳到地州、縣實現統一的網絡化管理,數據動態匯總到省廳;加強對供應商、采購單位、中介機構等的網絡化管理,實現政府采購的計劃、需求以及政府采購活動的全過程的監管寓于整個政府采購信息化的建設之中。現階段政府采購資源管理系統初步分為,供應商管理、專家管理和采購資金管理。下圖為政府采購管理系統軟件。

四、結束語
本文對政府采購資源管理系統進行了詳細的需求分析和規劃,并闡述了其具體實現的方式。系統已應用到政府采購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有力地推進了政府采購工作向規范、科學、高效的方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衛民,多系統整合原理,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2]李安澤,政府采購規模與效率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4.
[3]李國強,政府采購理論與實踐研究,吉林:吉林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