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潔 陸書峰 廖麗萍
中圖分類號:S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110109-01
規?;B豬又稱現代化養豬,是指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設備和工業生產方式進行養豬;利用先進的科學方法來組織和管理養豬生產,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繁殖成活率、出欄率和商品率,從而達到養豬的穩產、高產、優質(無公害)和低成本高效益的目的。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人們對畜產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千家萬戶的分散飼養已經難以適應,而規模化養殖既可增加經濟效益,又可以提高生豬及其產品的質量,增強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是今后養豬業的必然趨勢。
一、規模化養豬的生產特點
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專業化、規?;潭容^高,運用綜合科技手段如先進的遺傳育種、營養需要、標準化生產、專業化的機械設備和疫病防治等技術,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水平,在生產過程中更加重視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協調統一。
二、規模化養豬的意義
有利于政府用經濟手段加強宏觀調控, 保證市場的持續供應和價格的相對穩定,確保證養豬業健康穩定增長;有利于提高養豬生產的經濟效益,推進先進的養豬科學技術應用和科技成果的轉化,加速養豬生產的專業化、商品化和現代化的進程;有利于規范生豬飼養規程,對生豬生產實施監控,使最終產品符合國際衛生組織標準,增強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有利于開展糞污無害化處理工作,避免對環境的污染。
三、規?;B豬場的總體布局
根據科學規劃要求,規模化養豬場至少應包括生產區、生產輔助區、行政與生活區。生產區包括各種豬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消毒池、獸醫室、病死豬處理室、出豬臺、維修及倉庫、值班室和糞便處理區等,生產區應設在豬場的最里邊,不與外來人、車、物相接。生產輔助區:包括飼料倉庫、飼料廠、水井房(水塔)、鍋爐房、變電所、車庫、屠宰加工廠及修配廠等。行政生活區包括辦公、食堂和職工宿舍等,行政生活區應在上
風頭或場區的前面,外來的人、車、物停留在此處,禁止進入生產區。
四、規?;B豬應解決的幾個技術問題
(一)堅持自繁自養
豬場自己飼養優良種豬,自己培育雜交仔豬,自己育肥,有利于防疫滅病,提高仔豬成活率,降低飼養成本。
(二)提高母豬繁殖率
1.仔豬早斷奶
實際生產中,60天斷奶母豬可產1.8窩/年,45天斷奶母豬可產2窩/年,28天斷奶母豬可產2.2窩/年以上。早期斷奶可增加母豬年產仔窩數和斷奶仔豬數,也可提高飼料利用率。但值得注意的是過早斷奶會降低仔豬成活率,不利于母豬子宮恢復。
2.選擇優良種豬
生產中可選擇長白、約克等具有優良繁殖性能的品種。應注重對母豬體型的選擇:(1)體型平直或微傾,腹部較大、松弛;(2)乳頭排列整齊均勻,一般在7對以上,乳頭飽滿不能有瞎乳頭;(3)外陰部大小適中下垂,上翹的母豬繁殖性能一般較差,經常有配種困難、返情或不受孕現象。豬場每年應對基礎群母豬進行更新,一般按30%的比例更新,淘汰繁殖力下降及長期不發情母豬。
3.適期配種
(1)掌握初配年齡,過早配種不僅產仔數少,而且影響小母豬的發育;配種過遲,則增加飼養管理費用;(2)掌握適時配種,本地豬發情后宜晚配,引進品種發情后宜早配,雜種豬居中間。
4.加強管理
(1)妊娠母豬應采取“前低、后高”的飼養方式,即妊娠前期營養水平較低,后期營養水平較高。保證妊娠期維生素和礦物質充足,可防止流產、化胎、木乃伊、死胎、畸形;(2)將妊娠母豬單欄飼養,禁止驚擾;禁止飼喂發霉、變質飼料;適當運動,增強體質,產前5-7天停止運動;做好防暑防寒工作;(3)哺乳期乳汁分泌量大,泌乳母豬應飼喂高能、高蛋白質全價飼料,保證供給充足的必需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不限量飼喂;(4)產后2-3天到舍外適當活動,有利于提高泌乳量和體質恢復。
(三)提高仔豬成活率
仔豬是養豬生產的基礎,仔豬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養豬生產的經濟效益,要通過把好溫度關、乳頭關、補料關、奶膘關、斷奶關、防止下痢關以及防疫關來提高仔豬成活率。做好三個關鍵時期的飼養管理工作即:加強初生仔豬7天內的保溫、防壓護理期;出生后10-25天的及時給料期;仔豬一個月后由吃乳為主過渡到吃料獨立生活的過渡期。
(四)搞好環境控制
1.群居環境
要合理組群,按品種和體重大小強弱分群,搞好調教,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覺和飲水并養成習慣。飼養豬只的密度要適當,保育豬和育肥豬每群在20頭左右。
2.豬舍環境
生長育肥豬最適宜的氣溫在16~22℃,氣溫過低或過高都影響豬增重飼料利用率??諝獾南鄬穸纫?0%~70%為宜,過高或過低都會降低豬只的抵抗力,豬舍內有毒氣體的限制指標是CO2不超過0.2%,氨的含量不超過0.02mg/L,硫化氫不超過0.015mg/L。封閉豬舍應經常保持通風換氣,豬欄經常打掃,保持舍內空氣新鮮,溫度、濕度適宜。
(五)提高綜合防疫措施
1.飼料及飲水衛生
大多數的致病因素是隨著吃料飲水侵害豬體的。豬吃了不潔的有毒害的,特別是發霉玉米,就會引起消化不良,下痢和母豬流產、死胎甚至大批死亡,所以要用無污染的飼料和飲水。
2.豬舍環境衛生
規模豬場環境衛生是防止二次感染的有效措施。豬場用具常清刷消毒,豬舍要冬暖夏涼,通風、清潔、干燥、光線充足,定期進行消毒,消毒藥要常更換,以防細菌、病毒產生耐藥性。生產區要種植花草、樹木,美化凈化環境。管理和處理好糞便,豬場禁止飼養貓、狗等小動物,在安全地帶要定期滅鼠,嚴禁將病豬肉帶進豬場食堂,控制疫病傳播。
3.免疫、驅蟲
免疫接種是防止疫病流行的最佳措施,但疫苗的保存及使用不當都有可能造成免疫失敗。因此豬場要嚴格按照疫苗的保存要求和使用方法進行存放、使用,確保疫苗效價。免疫接種可根據豬場周圍疫病流行情況有選擇的進行,要制定本場豬的免疫程序,同時經常進行免疫抗體測定,保證豬群維持有效的抗體水平?;A豬群每次空懷時要用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或伊維菌素等驅除豬體內外寄生蟲,仔豬60日齡及120日齡左右驅蟲1次,確保豬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