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珍
輔佐漢高祖劉邦建立漢室,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有三個:韓信、蕭何、張良。得天下后,三人都得到封賞。
韓信被封為楚王,但很快就有人在劉邦面前進讒言,誣蔑韓信謀反,疑心重重的劉邦將這位中國最偉大的軍事家視作眼中釘,假借“南游云夢澤”,召集諸侯到陳地聚會,抓了韓信,用鐐銬枷鎖鎖了,帶回京城,貶為淮陰侯。韓信為自己淪落到與那些被他瞧不起的朝臣為伍而郁郁寡歡。后來,他被呂后與蕭何騙進長樂宮中的鐘室,斬殺了,并誅滅三族,時年33歲。他留下一句名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
蕭何被封為酂侯,享用的食邑戶數為各功臣之首。后來,蕭何協助劉邦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被拜為相國。蕭何為人太好,處處為劉邦著想,為百姓擔憂,做丞相也做得出類拔萃。因為他的表現太過完美,竟也成了劉邦的心頭之患。幸得門客提醒蕭何名望太高會惹劉邦疑心他有野心,蕭何恍然大悟,迫于無奈,只好用門客建議,去強奪、賤買民間田宅,剝削百姓,做一些貪官污吏干的勾當。劉邦知道后意味深長地說:“你身為相國,竟然也和百姓爭利!你就是這樣‘利民啊?你自己向百姓謝罪去吧!”蕭何的名聲受損,劉邦打消了對他的懷疑。
張良是三人中最灑脫,最能正確認識自己前途、處境之人。起初,劉邦封給他齊地三萬戶,他不接受,只希望能夠留在當初遇到劉邦的“留”地,于是劉邦就封他為“留侯”。后來,他說希望拋開人間俗事,追隨傳說中的仙人赤松子去云游天下,劉邦答應了他。他從此遠離勾心斗角的名利場,過著悠閑自在的生活,得以終其天年。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里說:功勛和名位之間,是為人臣子的人所難于長久立足之處。
張良的急流勇退使得他不僅避免被殺,還避免自毀名聲的麻煩——這是功名達到巔峰而知道止步的真正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