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的中國春天,被史無前例的風雪驚擾。這個不期而至的叩門者已然宣布中國2008年的道路不會平坦。
——空前慘烈的5.12汶川大地震,掩埋了無數生靈,卻催生了中國的公民社會。雖然也有DIRO代言人莎朗斯通由于輕率妄言遭品牌拋棄,但更讓我們感動的是不論外資的寶潔、歐萊雅、資生堂還是本土的上海家化、自然堂、立白,無數企業的赤子之心昭示了現代企業的真諦,即化妝品企業不僅要做一個利潤的創造者更要做一個負責任的社會公民。
——從年初到歲末,國際原油經歷了從高峰到低谷的巨大震蕩。12月4日國際石油價格降至每桶46美元,與7月份相比,國際石油價格下跌了67%,成為三年以來最低點。采用石化材料作為表面活性劑與包裝的日化企業也經歷了極度體驗。從年中寶潔、聯合利華、立白企業產品的紛紛漲價10%,到年末各個賣場紛紛掀起降價狂潮,對成本高度敏感的品類與缺乏價值創造能力的企業將備受沖擊。
——在2008年,繼本土終端營銷的創始者絲寶旗下品牌被拜爾斯多夫收購,懸疑已久的大寶出售揭曉。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7月30日宣布,該公司收購北京大寶事項已經獲得了所有相關政府部門的批準,大寶化妝品有限公司成為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企業在此間展現的經濟理性不僅僅是“把品牌當孩子養,當豬賣”的挪揄,更凸顯了本土品牌可持續發展的深層困境。
——2008年許多企業,尤其是許多國際品牌順應整個中國消費升級的趨勢依然收獲頗豐。歐萊雅的全年增長超過40%,寶潔宣布對中國員工派發股票,資生堂的專賣店銷售也超乎預想。國際品牌在消費升級過程中的頻頻得手與眾多本土企業的寂寞窘境形成鮮明對比,沒有任何時候像今天這樣讓本土企業感到危機。
——8月8日北京奧運會召開,張藝謀將巨大的鳥巢變身成最大“秀場”,在這里全球透過五千年的恢宏歷史更看到走向現代的中國。佰草集2008?年9?月進入法國絲芙蘭香榭麗舍大街店,標志中國品牌第一次改變簡單貿易方式開始真正嘗試品牌國際化。收獲更加值得慶祝,佰草集單月零售額近3萬歐元,進入全店護膚品Top10。中國之美開始受到全球關注。
——并不是所有的本土化妝品品牌都對自己的中國出身充滿認同。從年初法國家美樂遭遇投訴,到年中丸美成為被告,虛假宣傳與假洋出身,似乎成為諸多本土企業的“原罪”。即是“原罪”就可能遭遇責罰,在網絡調查中,有超過八成的網友認為丸美化妝品冒充日貨,并且表示不會購買該產品。如何在現實獲利與長遠發展間平衡,將是許多本土化妝品企業老板在未來不得不“長考”的一步棋。
——臨近歲末“三聚氰胺”事件給化妝品企業敲響警鐘。從9月1日起,由國家質檢總局通過的《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開始實施。該規定首次明確了化妝品標識要標注全成分表,一直身份模糊的日化產品——牙膏,也將正式列入化妝品管理。不僅如此,這一規定還明確化妝品標識不得標注夸大功能、虛假宣傳、貶低同類產品、明示或暗示具有醫療作用。看似苛責卻是春風,化妝品行業虛假之風氣有望得到真正遏制。
——歲月流轉間,化妝品店已然在二三級市場成為化妝品銷售的最主要渠道。雖然這一業態在各地發展還極不均衡,但令人驚嘆的是其從無到有迅速發展所體現的勃勃生機。化妝品店的蓬勃興起正是改革開放30年中“群眾首創精神”的現實寫照。無數化妝品本土企業正在全力掙脫越來越繁重的商超負累,借助這一渠道實現新的突圍。
——奧運期間特別規定禁止郵寄的物品包括化妝品自10月1日起全面“解禁”。這一不起眼的規定卻牽動許多網民的心弦。在網上不僅有數以萬計的諸如淘寶等網上店鋪,更有了以妝點網為代表,在短短兩年里就實現過億銷售的化妝品網上營銷的創新模式。化妝品網購已經成為一個新亮點,期待更多有志者去嘗試與探索。
回望2008年的中國化妝品市場,從全球通貨膨脹到全球金融危機,一年間所遭遇的風雪是我們改革開放30年所未見,但我們也看到,仍有中國化妝品行業的諸多企業與從業者在在重壓中奮力再起,在風雪中艱難跋涉。
與年初的一幕驚人相似:在2008年初的那場雪災中,盡管冰凌凝結了大路,卻無法凍住游子的歸途。在各條道路上,使用著各種方式,無數中國人依然選擇了在風雪中前行。
因為大家相信希望就在前方。
編輯 / 張萍

作者簡介
吳志剛,盛世傳美首席營銷顧問,現任某公司董事總經理,深諳品牌系統管理與本土智慧的實戰營銷人,中國營銷最高獎2007年度中國杰出營銷人金鼎獎得主,中國化妝品行業十大策劃人。超過十年化妝品品牌管理與市場行銷經驗,任上市公司與知名企業總經理、市場總監、事業部總經理,
電子郵箱:
wzg1236@163.com
手機: 1392607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