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天新
A 雅典(Athinai)
入選理由:西方文明的搖籃,從蘇格拉底到亞里士多德,哲人們匯聚此地,柏拉圖在此構筑了他的理想國。
游歷時間:1999年夏天。
候選城市:亞歷山大(Alexandria)、安曼(Amman)、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安道爾(Andorra)、安特衛普(Antwerp)、亞特蘭大(Atlanta)、奧克蘭(Auckland)。
在我游歷過的城市中,以字母A開頭的并不算多,但卻遍布五大洲,其中有四座是首都。除了雅典以外,還有約旦的安曼、安道爾的安道爾和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前兩座城市都建在山谷里,只不過一個在阿拉伯沙漠的邊緣,離開死海和耶路撒冷不遠;另一個在比利牛斯群山的環抱中,夾在西班牙和法國之間。對我來說,那是兩次不可復得的陸上旅行,其中的一次還見到了通向巴格達的指路牌,而那正是在那場飽受非議的伊拉克戰爭期間。
阿姆斯特丹被公認為是歐洲最風化的城市,可我至今與她的緣分仍只是擦肩而過,確切地說,是在一次中轉的飛機晚點后帶來的短暫停留。車站附近那迂回曲折的運河和小巷令人回味,兩旁散落著明亮潔凈的落地窗戶。到了夜晚,那兒更是張燈結彩,仿佛遇到古代中國京城里的元宵佳節。無論玻璃窗的內側還是外圍,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漫游者。里面的陳設既簡潔、又整齊,且富有個性,甚至完全不會重復,如同玻璃窗上印出的嬌俏面容,稍縱即逝。
相比之下,我對埃及的千年古都亞歷山大、新西蘭的最大城市奧克蘭、比利時的最大商埠安特衛普和美國東南部名城亞特蘭大的記憶更為久遠。尤其是亞歷山大,那里匯聚了古代世界三大數學家——歐幾里得、阿基米德和阿波羅尼奧斯,以及第一個堪稱偉大的女數學家希帕蒂婭。我到達時正逢那座古老的大圖書館重新落成開張,氣勢宏偉的現代建筑,與失落的亞歷山大燈塔遺址隔水相望。遺憾的是,這座城市的其他部分仍停留在她的往昔,從中我無法預見其光明的未來。
奧克蘭位于南緯37度,可謂是地球最南端的大城市,也是以碰鼻子禮聞名遐邇的毛利人的聚集地。安特衛普作為比利時第一大港,在歷史上曾顯赫一時,并舉辦過1920年的奧運會。而亞特蘭大則是電影《亂世佳人》故事發生地和百年奧運會舉辦地,我曾在她郊外的喬治亞大學訪學一年。巧合的是,那座大學城的名字也叫Athens,承辦過奧運會的女子排球比賽等項目。這無疑又一次讓我想起了雅典,那是任何一個現代人為之向往和無法回避的城市。
在現代漢語里,歐洲各國的主要城市名大多采用音譯,雅典是僅有的少數幾個例外之一,“雅典”與它在希臘語(Athinai)或英語(Athens)里的發音有著較大的差異。可以這么說,我們中國人把最高貴的名字留給了這座城市,而把最美麗的名字留給了太平洋彼岸的新世界(美洲和美國)。上個世紀的最后一個夏天,我在羅馬參加了兩年一度的歐洲數論會議之后,自費搭乘奧林匹亞航空公司的班機,前往文明古國希臘游玩了一周。
飛機在濱海的雅典國際機場著陸,作為歐洲大陸最南端的首都,雅典比我預料的要涼爽許多,原來她的緯度相當于青島。那時歐元尚未啟動,我用美元兌換了少量德拉克馬(機場的服務費總是最貴的),它的縮寫剛好是CD,然后便乘坐機場巴士進城。像大多數歐洲城市一樣,雅典市區沒有高速公路。我甚至沒有見到一座高樓,司機便把我撂在一處小廣場上,與其他乘客一樣沒了蹤影。路邊的行人和店員不會講英文,那時我還沒學會歐洲其他語言,希臘語對我來說就像是天書,如同一句英國諺語所說的,It'sGreektome。
我沒有著急,終于走過來一位會英語的紳士,他把我引到附近的旅客問訊處。我索取了兩張免費的雅典和愛琴海地圖,分別是希臘語和英語版的。接著,在工作人員的引薦下,找到附近一家小旅店,3000德拉克馬一天,約合人民幣130元。值班的老頭胡須雪白,固執得可愛,我只是多問了幾個問題,他便顯得不耐煩,甚至從柜臺后面跳出來,過后又向我道歉。我的房間是單人間,衛生間和浴室共用。如果想洗熱水澡,需提前通知那老頭,他會一邊拉電閘,一邊用得意洋洋的語調回答:10minutes!
雅典是一座白色的城市,這一點尤以站在衛城上俯瞰全城時印象至深,多數建筑以白色為基調。衛城位于市中心的阿克羅波利斯山上。我來到的時候正值午后,灼熱的陽光照射下來,可是參觀者仍絡繹不絕。衛城的高度僅一百多米,大多數游客選擇步行。放眼望去盡是石頭,比起北京的圓明園來,廢墟至少多出十倍。波利斯(polis)在希臘語里的本意是城邦,一般來說,只要地形許可,城邦通常圍繞著山岡來修筑,這種設防的山岡被稱作“衛城”。衛城里最重要的建筑當然是神廟了,雅典衛城因為帕特農神廟而在希臘首屈一指。
巴特農神廟始建于公元前五世紀,由雅典民主政治的領袖伯里克利(比筑長城的秦始皇早兩個世紀,其知名度和歷史地位因馬其頓人亞歷山大的出現有所降低)下令修建。三角形的山墻、排擋間飾以及中楣上的雕刻均出自菲迪亞斯——古典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本人及其門徒之手。菲迪亞特具有超群的才智和非凡的創造力,他使群雕和長方形的建筑物結合成一個整體,沒有一件作品是重復的。這在當時和后世都是無與倫比的,直到兩千多年以后,意大利的米開朗琪羅才達到同一水準。
正如到中國的西方游客頭腦里總要浮現秦始皇兵馬俑,我也曾把飛機想象成現代木馬(這幕景象在影片《特洛伊》里獲得重現),而每回眺望遠郊光禿禿的山巒,又會想起那些古老的神話。雖然希臘已淪為歐洲的二流甚或三流國家,雅典甚至沒有獲得舉辦百年奧運會的機會,但周末海濱大道上仍熱鬧非凡,娛樂區的霓虹燈光閃爍不停,明信片和鑰匙鏈飾物上的圖像性感無比。在最近幾次各國公民性生活的抽樣調查中,希臘人的開放程度依然名列前茅,這當然與他們的祖先崇拜酒神崇尚裸體有關。據說數學家畢達哥拉斯之所以被迫離開故鄉薩摩斯島,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喜歡穿“褲子”。
在衛城東南方有一處懸崖下面,我見到了一座扇形的露天石階,那便是著名的狄俄尼索斯劇場。在神話中,狄俄尼索斯系宙斯和凡女所生,成年后放蕩不羈,成為最受歡迎的酒神。我在一本書里見過一只雙柄杯,上面描繪了他的一次旅行,身后跟著一群酒色之徒、人首馬身的怪物和狂舞的女子。古希臘既然英才輩出,適當的消遣和娛樂也是必要的。戲劇的誕生就源于對酒神的崇拜,戲劇比賽一度被納入古代奧運會,參賽者須演三出悲劇和一出喜劇,這或許說明了希臘悲劇和喜劇作家的數量之比。
有一次,我在辛格羅林陰道上看見一家以愛神阿芙洛蒂忒命名的俱樂部,進門一看,原來是一家脫衣舞廳。古希臘人崇尚自然,我也正想見識一下。遺憾的是,這里的姑娘大多來自前蘇聯和東歐國家,尤以俄羅斯、烏克蘭和摩爾多瓦姑娘居多,與歐洲別的城市的脫衣舞廳恐無兩樣。飲料是顧客的主要消費,面對她們胴體的引誘,所有的顧客都衣著整齊、神態自若。我的鄰桌是一位雅典青年,剛坐下就向我伸出了熱情的手,他叫喬治,專做軟件銷售。喬治每年往返波士頓兩次,從麻省理工學院的電腦專家那里購買新軟件。
從舞廳里出來,喬治開車把我送回旅店。等我游歷克里特島回來,正好是周末,便遵囑給他打傳呼。他下班后果然來接,我們驅車向南,來到卡拉瑪蒂海濱,從這里向東直到阿提卡半島的尖角蘇尼奧,被稱為阿波羅海岸。這里有希臘最迷人的海灘,人們喜歡躺著曬日光浴,用太陽神命名最合適不過了。隨著街燈和車輛逐漸稀疏,一輪彎月從愛琴海面上升起,照亮了整個阿提卡半島。我們趕回離機場不遠的前美軍基地,自從十年前美國人撤走后,那里就成為雅典人的美食城。城內縱橫各有四條小街,到處燈紅酒綠的,多數已客滿,我看到的是一幅安居圖。
作為歐洲文明的發祥地,希臘的興盛與它的城邦制度不無關系,在雅典之前,克里特、邁錫尼和米利都等先后達到了空前高度的文明。由于位處歐洲南方,氣候溫暖,水上交通發達,且與腓尼基、埃及和巴比倫等古代文明相距不遠,許多先哲和學者從旅行中獲益匪淺,同時造成了希臘人開放的心態。同樣值得一提的是,神話雖然在古代希臘人的生活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可是它并不干涉科學和哲學,這一點至關重要,也是與某些東方國家的區別所在。
自從與波斯的戰爭造成了兩敗俱傷,希臘便開始走下坡路了。終于,在公元前兩世紀,雅典和它所屬的其他城邦,被英勇尚武的羅馬人侵入,從此沒有恢復元氣,僅在前一屆歐洲杯足球賽(2004)中獲得一絲意想不到的安慰。希臘咖啡以苦澀聞名,一小盅高濃度的液體,既讓人想起北方名城薩洛尼卡(亞里士多德當年在那里教導他的學生亞歷山大)男子的絡腮胡須,也想到了這個國家往昔的輝煌。我注意到一幅風俗畫:一小盅咖啡,一大玻璃杯純凈水,一名男士和一份厚厚的報紙。
從衛城北坡下來,便是雅典的老城區波拉卡,這里遍布著各種小商店,插滿鮮花的餐館和咖啡座,滿街都是游人,到了黃昏時分尤其熱鬧。也正因為如此,我覺得波卡拉沒什么特色,那里的景致在歐洲每一座旅游城市都可以見到。繼續向前,就到了辛德格瑪廣場,那兒聳立著一座拱門、無名英雄紀念碑和國會大廈。從這個廣場隨意跳上一輛公共汽車,都可以到達阿卡德米(Academy),這個取自柏拉圖學園所在地的名字如今適用于全世界一切科學機構。
據拜占庭的一位學者說,柏拉圖學園的入口處寫著“不懂幾何學者請勿入內”。而在學園的出口處,則寫著,“懂哲學者方可治國”。阿卡德米正門采用了科林斯石柱,面朝西南,氣勢非凡,它的右側是國家圖書館和雅典大學,而對面正是亞里士多德創辦的呂園。如果說柏拉圖喜歡推理,那無疑亞里士多德更注重觀察,這與兩人的興趣不同有關。柏拉圖傾心于數學,亞里士多德更依重于生物學,他們都是歐洲歷史上的關鍵性人物。雅典無愧于一座“智慧之城”,從這里出發去看世界,應該是一種正確的選擇。
B 巴塞羅那(Barcelona)
入選理由:西班牙人引以為傲,卻講著一種叫卡泰隆尼亞語的方言;盛產繪畫大師,更以獨具魅力的建筑吸引各國游客。
游歷時間:1995年夏天。
候選城市:巴庫(Baku)、班加羅爾(Bangalore)、曼谷(Bangkok)、北京(Beijing)、貝魯特(Beirut)、貝爾法斯特(Belfast)、貝爾格萊德(Belgrade)、柏林(Berlin)、波哥大(Bogota)、波爾多(Bordeaux)、波士頓(Boston)、布拉迪斯拉法(Bratislava)、布魯塞爾(Brussels)、布達佩斯(Budapest)、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Aires)。
以字母B開頭的城市之多堪與以字母M或S開頭的城市相比,僅我游歷過的首都就有11座,即亞洲的北京、曼谷、巴庫和貝魯特,歐洲的柏林、布魯塞爾、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和布拉迪斯拉法,美洲的波哥大和布宜諾斯艾利斯。此外,還有北愛爾蘭的首府貝爾法斯特,它是泰坦尼克號游船的誕生地和愛爾蘭共和軍的老巢。在這些候選城市中,巴庫、貝魯特、波哥大、貝爾格萊德、貝爾法斯特、布拉迪斯拉法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等均不易為中國游客所抵達,因而也較為本人所珍惜。
北京是保存得最完好的中國古都,擁有故宮、天壇和萬里長城等不得替代的名勝,而CCTV新大樓和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場館又堪稱現代建筑的典范。可是,京城的氣候、飲食和天空的顏色卻不怎么討人喜歡,因此我寧愿選擇更為質樸、古老的西安,后者無疑也占了以字母X開頭的城市稀少的光。亞洲另一座美麗的古城貝魯特位于地中海濱,在腓尼基人的年代叫貝羅特,她是字母的發祥地,如今卻陷于綿延不斷的戰亂中。同樣,曼谷和巴庫也建于水邊,且分別以人妖和油田著稱于世,可惜前者因游客太多過于喧鬧,后者因地理偏僻過于冷清。
歐洲的六座首都(府)里,貝爾格萊德、布拉迪斯拉法、布達佩斯屬于東歐前社會主義國家,又恰好都有多瑙河流經,那里的人民讓我感到親切。地處西歐的貝爾法斯特和布魯塞爾分別說英語和法語,在重要性和現代性方面均不及說德語的柏林,后者堪與巴黎、倫敦和羅馬并肩為“歐洲四大名城”,且有著“同性戀之都”的雅稱,但在我眼里終究缺少某種柔和的素質。至于那兩座說西班牙語的南美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和波哥大,則分別輸給了以字母R開頭的里約熱內盧和M開頭的麥德林。
剩下三座候選城市里,大西洋邊的波爾多作為葡萄酒的代名詞,浪漫的風情遍布加龍河兩岸,曾經觸動和撥響我的情感之弦,那里還留有古老的羅馬圓形劇場和蒙田墓。班加羅爾作為南印度的花園城市,可以聽到藍孔雀的鳴叫,同時兼有一個時髦的綽號——南亞次大陸的硅谷。而波士頓作為新舊大陸傳統的結合點和獨立戰爭的發祥地,堪稱美國的精神首都;雖然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波士頓在國家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小,仍是美國教育、文化和科技的中心城市。可以說,波士頓和柏林、布宜諾斯艾利斯中間的任何一座都讓我難以割舍。
可是,我的心仍屬意于地中海邊的那座西班牙港市。最初的也是最美麗的,巴塞羅那正是我第一次歐洲之行飛抵的城市。那次也是去參加兩年一度的歐洲數論會議,我從上海出發,經過布魯塞爾的停留和馬德里的換機,歷時20個小時,最后才抵達巴塞羅那。與法國的馬賽、意大利的熱那亞相比,巴塞羅那擁有更多的人口和貨物吞吐量。她在外國旅行者眼里堪與首都馬德里相媲美(那兩支豪華的西甲足球俱樂部一直以來也相互較勁),甚至略勝一籌。這一點除了俄羅斯的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波蘭的克拉科夫和華沙,在其它歐洲國家難以見到。
考慮到巴塞羅那是西班牙的少數民族——卡泰隆尼亞人的居住區,這種情況更是少見。也正因為如此,她從西班牙分離出去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對那些貪心的游客來說意味著多游歷了一個國家)。在這里,卡泰隆尼亞語是第一語言,西班牙語是第二語言(即使后來我在南美生活了一年,學會了講西班牙語,并因此能聽懂一些葡萄牙語和意大利語,仍然無法理解卡泰隆尼亞語),地鐵報站就依這兩種語言的次序廣播。一般來說,處于一個國家次要地位的語言是難以取得舉世矚目的文學成就的,這已被無數事實所證實。
可是,操這種語言的藝術家卻可以成為世界級的藝術大師。比如,出生于巴斯克地區的法國作曲家拉威爾,他最廣為人知的管弦樂作品叫《波萊羅》(1928)。20世紀“西班牙三杰”中,霍安·米羅和薩爾瓦多·達利分別出生在巴塞羅那的市區和郊外,帕勃羅·畢加索雖然出生在安達盧西亞的馬拉加,少年時代全家便遷至巴塞羅那。即使日后他們三人移居巴黎以后,仍時常返回巴塞羅那。我想如果要評選20世紀十個最偉大的畫家的話,他們三位都會當選,這無疑是一個奇跡。
不過,在巴塞羅那,最著名的藝術家卻是建筑師安東尼·高迪,他是巴塞羅那人的驕傲,其建筑風格以形式自由、色彩艷麗和紋理奇特著稱,并能把三者有機地統一起來。有一天下午,我來到米拉公寓,這是高迪世俗建筑的代表作,它以雕塑般的連續運動為特征,波浪形的屋頂線條,猶如絢麗多姿的植物長滿了陽臺及其周圍的墻壁。一個房間或走廊,毫不間斷地向另一個流動。所有的墻壁都是彎曲或傾斜的,給人一種無限延伸、變幻莫測的空間感。這樣的作品,在植物的自然主義圖案裝飾和抽象中,浮現出一幅幅多彩多姿的夢境,而那卻是在一個世紀以前(1905-1910)。
高迪的另一件代表作——薩格拉達·法米利亞教堂堪稱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他把哥特式風格改變成一種平衡式的奇特結構,由許多復雜的螺旋狀墻垛、雙曲面的拱形邊墻和雙曲拋物面的屋頂組成。其中十字耳堂上的四個哥特式尖塔,已成為巴塞羅那的首要標志,也出現在1992年奧運會電視節目的片頭里(巴塞羅那是迄今為止西班牙語世界里惟一舉辦過奧運會的城市)。從1893年起,高迪開始為這座教堂工作。直到如今,一百多年過去了,這座教堂仍然沒有完工,還只是一些片斷。然而,每天游人如織,這又是一個奇跡。
作為后現代主義建筑偉大的先行者,高迪的才華并不為同時代的人所賞識,只有少數人喜歡他的風格。在巴塞羅那以外,他的才華更是無人知曉。晚年他只是自言自語地說道:“為避免陷于失望,不應受幻覺的誘惑”,來似是而非地解釋他終生獨居的原因。1926年,74歲的高迪獨自走在巴塞羅那的大街上,被一輛有軌電車撞倒身亡。40年以后,他那無限豐富的想象力,尤其是把復雜的幾何體與建筑結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才能,贏得了世人的廣泛認可。可以說,在我到過的國家里,還沒有一座城市和一個藝術家的名字聯系得如此緊密。
在出發去巴塞羅那以前,北京詩人芒克把他的一位畫家朋友介紹給我。此人本是哈爾濱人,后來到北京畫畫,與西班牙使館人員混熟了,便找機會來到巴塞羅那。先是在餐館打工,不久就做了老板。約定時間以后,我才發現這個地點比他家還遠一倍,覺著蹊蹺,尋問一位過路的少女。她的名字叫伊莎貝爾,來自西海岸巴斯克首府畢爾巴鄂,是個學法律的大學生和歌劇愛好者,同時也是一位難得的語言天才。伊莎貝爾熱情大方,且剛巧有空,我便請她陪我赴約,中間有些差錯,終于還是見到了畫家。
在畫家開的餐館里,我見到了他本人和他的作品,艷麗塊狀的色彩招人喜歡,顧客看中的話可以當場選購。他把巴塞羅那比作上海,把馬德里比作北京,而他一點都不喜歡中國南方。盡管如此,他仍請我們喝咖啡,那時我還不會任何西班牙語,結果四個人用四種語言交流。我和畫家說漢語,和伊莎貝爾說英語,伊莎貝爾和畫家說西班牙語。后來畫家的妻子也來了,他打開一瓶“自由古巴”,親自下廚,為我們燒兩只眼睛長在一邊的比目魚,兩個初次見面的女人又說起了卡泰隆尼亞語。
在巴塞羅那的一個星期里,我充分感受到西班牙人的熱情好客。學術會議期間,幾乎每天都有酒會、宴會或游覽活動(怪不得西班牙人的數學遜色于同為拉丁民族的法國人和意大利人),且常常有市長或行政長官(也是前任市長,巴塞羅那奧運會主席)親自出席并主持。這還是科學會議,與會的代表大多比較理性,如果是藝術活動,還不知道會怎么樣。記得有一次,我路過一處公共汽車站,看到一件令我怦然心動的事,候車的人們因為等得不耐煩,竟然全體跳起了舞蹈。雖然后來我走遍了歐洲,卻再也沒有看到這幕情景。與建立在理性之上的雅典相比,巴塞羅那完全是另一種風格。
一天晚上,我和幾位數學同行相約來到巴塞羅那最有名的蘭博特街。這條街西起西班牙廣場(每座西班牙城市必須有的地方),順坡而下向東至哥倫布廣場,與地中海相連(如果是白天,那里的海灘上散落著身著各式泳裝甚或半裸全裸的男男女女),其地位相當于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或紐約的百老匯大街。不同的是,這里中間約占三分之二的路面供游人行走,設有酒吧、咖啡座,還有各種小販和雜耍藝人,兩側是慢車道,最邊上又是兩條人行道。我忽然發現,只有當大批的游人迎面走過時,大街才真正地熱鬧非凡。
為了避開人群,我們最后來到與蘭博特街平行的一條小巷里,找到一處雅致的小店吃宵夜。游人漸漸散盡,微黃的燈光照在小巷深處不高的墻壁上,仿佛又回到了古代,一位手執長矛的騎士喝醉了酒唱起了情歌。多年以后,我重訪西班牙,在馬德里逗留了兩個多月的時光,其中有兩個星期住在市中心的一家小旅店里,才真切地體會到西班牙人對酒吧的熱愛。每逢周末夜晚,男男女女乘坐末班地鐵來到市中心,縱情狂歡,直到黎明時分頭班地鐵開來才逐漸散去。而要是遇到足球之夜,國家隊尤其是俱樂部得勝,那又該是何等的景象呢?巴塞羅那是歐洲少數幾座多次捧得冠軍杯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