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賽音巴雅爾
走近高爾基
莫斯科的冬季較長,每年9月末到第二年3月末為冬季。平均溫度為一10——一15℃。
早晨9時(北京時間下午14時)起床,我從玻璃窗向外一看,天剛剛放亮(莫斯科冬季白天短夜間長),還下著小雪。樓頂上、馬路上、都鋪上了一層白雪,在燈光照射下,閃著白光,特別是馬路兩旁的樹枝上,落下白雪之后,好像含苞待放的雪蓮,顯得十分圣潔、鮮艷和美麗。
我們中國作家代表團一行十人,吃完早點后,在俄羅斯作家協會外聯局負責人奧列格爾的陪同下,決定去克里姆林宮、紅場參觀,拜謁列寧墓。奧列格爾五十多歲,細高個兒,白臉,黃頭發,藍眼睛,說話幽默,愛開玩笑,但有分寸,據說他在前蘇聯時期當過外交官。我們的車一出賓館,奧列格爾說:“去克里姆林宮的路堵車了,不能去了。”我們只好改變路線,先去高爾基故居參觀。
高爾基是前蘇聯社會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是無產階級文學藝術家的最杰出代表。
高爾基出生在俄羅斯中部的諾夫格羅德(今高爾基城)的一個窮苦木工家庭,4歲喪父后,跟隨母親寄住在外祖父家。他從小受過苦,只念兩年書,10歲就走向社會,當過學徒、飯館跑堂、搬運工人,受盡了人間的苦難。1884年,他從家鄉來到喀山,接觸了很多貧民和知識分子,同時也讀了一些書,包括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1888年后,他由于生活的逼迫,走南闖北,過了較長時間的流浪生活,更廣泛地認識了社會,了解了社會各階層各式各樣的人物,這對于他后來的文學創作,起了巨大的影響和重要的作用。
我年輕時讀過高爾基的散文詩《海燕》,小說《人間》、《我的大學》、《母親》以及他的長篇巨著《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這些作品都是前蘇聯文學寶庫里的經典著作,我都喜歡,但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散文詩《海燕》,文章雖然不長,但意義很深,有激情,有意境,生動鮮明地塑造了一位象征大智大勇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海燕的形象,他不僅告訴人們革命風暴即將到來,而且還鼓舞人們去迎接,去戰斗,去取得勝利。它是一篇戰斗的檄文,是一個勝利的號角,是一首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贊歌。高爾基的作品,確實哺育了一代人,不僅哺育了前蘇聯讀者,也影響了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讀者。那時候,高爾基也說過一.些錯話,做過一些錯事,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和當權者政治斗爭的需要,對高爾基不是實事求是,不是一分為二,特別是前蘇聯時期,把他捧為神,只說他的好的,不說他的錯誤的,甚至把他的反對過列寧反對過十月革命的一些文章作為“禁書”不讓它們與讀者見面,說:“高爾基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作家、社會活動家,是蘇聯社會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等等,可到了上世紀80年代,也就是前蘇聯末期,由于歷史的變化和人們思想上的解放,對高爾基的評價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人認為他是“雙頭海燕”,有人還指責他是斯大林暴政的“幫兇”,特別是他的多年被視為“禁書”的十月革命前后撰寫的反對列寧、反對十月革命的政論文章《不合時宜的思想》在《文學評論》雜志上重新發表之后,使本來撲朔迷離的高爾基的評價問題,更加復雜起來。關于這個復雜問題,我從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高爾基研究專家陳壽朋教授的專著《步入高爾基的情感深處》中得到了比較滿意的答復。陳壽朋教授說:“《不合時宜的思想》真實地反映了高爾基在十月革命前后一段時期的思想和立場。作家對當時俄國革命的形勢和任務,對各個階段的分析都存在著一系列錯誤的看法,這己被歷史所證實。但是這組文章中有許多閃光的思想,至今仍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彼€說:“作家懷著對革命的前途,對人民命運的憂慮的心情,敢于對當權者,包括對革命的領袖提出直率的、有時也許是過分尖刻十分刺耳的批評,這的確是十分難能可貴的。盡管高爾基的這些批評多半是錯誤的,但這比那些明知當權者犯有錯誤,仍然阿諛奉承、一味討好的政治小人要高出百倍。從這里我們看到了熱愛人民的藝術家的一顆真誠的心靈和那無私無畏的勇氣。”我認為陳壽朋教授的這個評價是比較客觀的,是實事求是的,是一分為二的。但是,我這次來俄羅斯時,特別是今天要到高爾基故居參觀時,這個已經弄清了的復雜的問題,在我的腦子里又冒了出來,心里想:高爾基還是原來的高爾基嗎,俄羅斯人對他還是那樣崇敬和愛戴嗎……
高爾基故居,在莫斯科市中心卡恰洛夫街6號,是一座灰色的兩層樓房,門前釘著一塊牌子,上面用俄文寫著“阿·馬·高爾基于1931——1936年曾在這里住過?!睋f這座樓是斯大林出面給他解決的。高爾基的工作室、臥室和書房安排在一層。工作室的一切都擺放得十分整齊,放著一張鋪著綠色呢子的寫字臺。我看見高爾基的手稿清晰、工整,這反映了高爾基對寫作一絲不茍的認真態度。故居解說員是一位70多歲的俄羅斯老太太,但看起來,比她實際年齡小得多,衣著整潔高雅,態度和藹可親。她得知我們是中國作家代表團之后,更是高興,解說得更加全面,具體和細致,還帶著感情。在高爾基的工作室,她說:“高爾基每天上午9時到下午2時在這里從事寫作。午飯后,略休息一會兒,然后到花園里干點澆水、鋤草、松土等體力勞動。下午5時又來到這里,編輯稿件,給作家或朋友寫信或回信。”在高爾基的書房,她告訴我們:“這里保存著高爾基收藏的12000多冊書,大約在3000多本書上都有他做的眉批或記號,這說明高爾基不僅藏書多,而且看書也多?!痹诟郀柣臅褪遥f:“在這間屋里,高爾基曾經接待過斯大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待過法捷耶夫、羅曼·羅蘭等國內外著名作家、文學家?!彼f到這兒,停了片刻,然后笑著說:“如果高爾基現在還活著,得知你們是中國作家代表團時,他肯定非常高興,在這間屋里,請你們喝茶、喝伏特加,熱情招待你們?!彼呎f著邊用手指著會客室一側的玻璃柜里陳列著的藝術品,接著說:“這是高爾基搜集的部分東方藝術品,其中有你們中國的牙雕等工藝品?!备郀柣呐P室不大,墻上掛著一幅風景畫,中間擺放著單人床,床頭左上方的墻壁上裝著一個小型書架,書架上放著一本書,解說員告訴我們:“這是高爾基生前看過的最后一本書。是塔爾列寫的《拿破侖傳》,可惜他沒有看完,只看了一半就去世了?!?/p>
“現在俄羅斯人對高爾基的看法有沒有變化?”我們提出了問題。
解說員很自然地回答:“你們來參觀高爾基的故居,了解高爾基,研究高爾基,一定要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去了解,去研究,只有這樣才能認識一個真正的高爾基,一個完整的高爾基,一個活生生的高爾基,知道他的偉大,知道他的探索,知道他的迷誤和不足?!彼€笑著說:“每個人都有一個從少年到成年的長大過程,從幼稚到成熟的進步過程,不是一生下來就十全十美,高爾基也一樣,他是人,不是神!”
我發現來高爾基故居參觀學習的人很多,有老的,也有年輕的;有男的,也有女的;有機關干部也有學校的老師和學生。我還看見幾位非洲或拉丁美洲來的黑人。我從高爾基故居出來時,又看見一位俄羅斯少婦領著一個小女孩(可能是她的女兒),每人手拿一束鮮花進來,把鮮花輕輕地放在高爾基塑像前,表達她們對高爾基的無比崇敬和懷念之情。
陳壽朋教授說:“高爾基這位來自底層的作家是偉大的,但又是不幸的。幾十年來,全世界有多少人欽慕他、景仰他、歌頌他但又有多少人在貶損他,誣蔑他。聲名顯赫,毀譽交加,這也許是許多名人共同的遭遇吧!然而,人民自有是非標準,歷史總會給出裁決?!?/p>
回賓館的路上,“高爾基是人,不是神!”這句話,依然回響在我的耳邊。
托爾斯泰的陽光
今天上午10時,我們中國作家代表團一行十人,在奧列格爾陪同下,乘車去圖拉州,參觀那里的19世紀末俄羅斯最偉大的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出生的地方——托爾斯泰莊園,也叫雅斯納亞·波浪尼莊園。
雅斯納亞·波浪尼莊園在莫斯科市南,有200公里遠,車走四個小時。車馳出莫斯科市區后,便進入一片放眼望不到邊的大平原。路兩旁有俄羅斯建筑風格的城鎮、村莊,而更多的是樹林,特別是那些白樺林,一片連著一片,一片比一片好看,棵棵都有筆直的干,筆直的枝,每個樹枝上都蓋上了一層白雪,仿佛俄羅斯姑娘們,不,白雪公主們,在頭上披了白紗巾,顯得更加純潔、美麗和高雅。此時,我想起了我的好朋友——蒙古族著名畫家官布,他愛畫白樺林,不論是畫油畫還是畫國畫,甚至是刻版畫,其中都有白樺林,他對我說:“白樺樹是樹林中的美女?!边€說:“在你們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學館的花園里,一定要栽幾棵白樺樹,肯定增添一個分外好看的景色和亮點?!?/p>
下午2時我們到達雅斯納亞·波浪尼莊園。名不虛傳,這個地方真美,是個風水寶地,因為下過雪,這里一片白,白得一眼望不到邊,白地、白草、白樹、白房子,銀裝素裹,令人心曠神怡。雅斯納亞·波浪尼莊園里,共三棟樓,一棟是托爾斯泰及家人居住的地方,一棟是托爾斯泰工作和接待來訪的國內外作家或親戚朋友的地方,一棟是托爾斯泰家雇用的工人或農民住的地方。現在這三棟樓都成為珍藏、展示、交流、研究托爾斯泰的著作、手稿、書信、照片、實物以及有關資料的博物館。博物館解說員是一位十八、九歲的俄羅斯姑娘,白臉,藍眼睛,黃頭發,身材苗條,嬌小玲瓏,在長長的睫毛下流動著柔和的目光。她言談舉止嫻靜優雅,一看就是一位十分美麗純潔的好姑娘。在我的想象里,她的長相,與托爾斯泰的長篇小說《復活》中塑造的美麗純潔的少女瑪斯洛娃一模一樣。所以,我在這篇散記里就稱呼她“小瑪斯洛娃”吧。
小瑪斯洛娃開始介紹雅斯納亞·波浪尼莊園,她動情地說:“這是我們俄羅斯人民的驕傲——列夫·尼古拉耶維奇(俄羅斯人對托爾斯泰非常崇敬,從不直呼其姓,任何時候都叫列夫·尼古拉耶維奇)出生的地方,也是他多年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我首先代表我們莊園全體職上,歡迎中國作家代表團來我們莊園參觀訪問?!彼又f:“列夫·尼古拉耶維奇1828年8月26日在這里出生,他父母是我們這個地區很有名望的大地主大貴族。但是,列夫·尼古拉耶維奇不到十歲時,他的父母先后去世。雖然父母去世了,但因家資殷實,他還是在無憂無慮和富裕舒適的生活環境中長大的,他的早期小說《童年·少年·青年》里所描寫的那座風景優美的大地主大貴族的莊園就是這座雅斯納亞·波浪尼莊園,那位聰明伶俐、天真活潑但不怎么漂亮卻能自我分析、羞怯,還好夢想的小主人公,是這座莊園的小主人、作者自己小時候的生活狀況和性格的真實寫照。”小瑪斯洛娃說到這兒,停了片刻,然后說:“這說明什么呢,說明我們的列夫·尼古拉耶維奇一開始寫作,就寫他最了解最熟悉的生活,寫他家,寫他自己。所以,讀他老人家的作品,就覺得非常親切、感人和真實。后來,他為了熟悉生活,研究社會,嘗試改革,追求進步,放棄自己的無憂無慮和富裕舒適的生活條件,去偏僻遙遠的高加索地區當兵,在沙皇軍隊中當一個小軍官。此后,他又兩次出國旅行,到歐洲實地考察,了解情況,回來后,在家鄉辦學校,進行實踐,對農民子弟進行普及教育,維護農民利益,如果地主和農民之間發生矛盾時,他親自出面調解,當義務調解員?!?/p>
我讀過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長篇小說。我想,如果他沒到高加索地區當兵,沒有參加克里米亞戰爭,《戰爭與和平》中的人物及故事,特別是對戰爭場面的描寫,就不會有如此真實和生動的。
小瑪斯洛娃說:“《戰爭與和平》中的庫圖佐夫等很多人物,都有原型,而且都是他家里的人或親戚?!栋材取た心崮取泛汀稄突睢分械娜宋锖凸适乱彩撬盍私庾钍煜さ纳钪衼淼模杂H切、感人和鮮明的藝術形象,反映了那個時代俄羅斯人的真實生活和俄羅斯社會的本質。列夫·尼古拉耶維奇說:‘人生不是一種享樂,而是—樁十分沉重的工作。他老人家是這么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的一生就是不斷深入生活的一生、調查民情的一生、研究社會的一生、嘗試改革的一生、忘我工作(創作)的一生。”
1910年10月28日,他老人家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之后,最后決定擺脫自己的大地主大貴族生活,把房子和一切財產交給他的妻子,然后離家出走,以此達到他所追求的改革的目的,實現他所希望的“平民化”的宿愿??上?,沒過十天,因他年老體弱,再加患肺炎,死在離他家不太遠的一個小小火車站。
小瑪斯洛娃領我們去拜謁托爾斯泰墓。從博物館后門出去,我看見一條小路伸向前方,路兩旁沒有建筑,沒有草原,沒有田野,全是又高又粗的沖天的大樹,把小路變成了樹的小胡同。我們跟著小瑪斯洛娃向前走,誰也不說話,默默地向前走,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走到小路的盡頭,看見有—塊小平地,中間有一塊突起,兩米多長,一米多寬,是一個長方形的多面體,上面覆蓋著一層白雪,和周圍的白茫茫的雪地沒有任何區別,這就是我們專程來雅斯納亞·波浪尼莊園拜謁的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的墳墓。沒有墓碑,沒有十字架,沒有任何特殊的標記,一個普普通通的墳墓。
“真是偉大,真是偉大!”我們代表團副團長張煒在我一旁小聲說:
“特老師,托爾斯泰和英國的莎士比亞是不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呀?”
我點頭,然后補充說:“還有我國的作家曹雪芹?!?/p>
“這三位最偉大的作家,對世界文學的發展都有自己的巨大貢獻?!睆垷樥f。
“對!”我接著說:“莎士比亞的作品是18世紀人文主義的頂峰;托爾斯泰的作品是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的頂峰;曹雪芹的《紅樓夢》是以深刻的思想內容與完美的藝術形式的統一,不僅成為中國古典小說的頂峰,而且也成為世界古典小說的頂峰,對以后的小說家們的小說創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p>
這時,太陽從云隙里露了出來,溫暖的陽光照耀著銀白的大地,照耀著古老神奇的雅斯納亞·波浪尼莊園,給我們一種如釋重負和增添活力的感覺。因為,從我們來到俄羅斯的那一天起,直到今天,不是陰天就是雨夾雪天??偸顷幊脸恋?,給人一種壓抑感或沉重感。此時此地,我們突然見到了太陽,得到了陽光的溫暖,大家激動地喊:“啊,陽光!”
看來,托爾斯泰的在天之靈,可能知道了中國作家們的到來,他很欣慰而露出了陽光般燦爛的笑容……
這是雅斯納亞·波浪尼莊園的陽光!
是列夫·尼古拉耶維奇的陽光!
是托爾斯泰的陽光!
【責編 曉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