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揚
【關鍵詞】肩周炎;液壓擴張;透明質酸鈉注射;臨床評價
肩周炎又稱凍結肩、五十肩,是中老年人常見病和多發病。好發年齡在四十歲以上,女性多于男性(約3C∶C1)。是由多種原因致盂肱關節囊發生炎性粘連、僵硬,以肩關節周圍疼痛、各方向活動受限為主要臨床表現,稍有活動或碰撞即發生劇烈疼痛,尤在夜間為甚,嚴重地影響了人們正常的生活與工作。
肩周炎的治療一般采用針灸推拿理療、服用非甾體藥物、局部封閉或麻醉下行手法板拉或手術松解粘連等方法。物理療法、止痛藥服用和局部封閉療效不確切;手法板拉可造成神經血管損傷或骨折,手術創傷很大且術后功能不十分滿意。就如何運用簡單、有效的、安全的方法治療這一常見慢性疾病,臨床醫生一直在研究與探索,筆者應用液壓擴張結合透明質酸鈉注射技術來治療肩周炎,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經確診肩周炎患者96例,均符合1991年全國第二屆肩周炎學術討論會制定的肩周炎診斷標準[1],排除了神經性、腫瘤性疾病所致的肩關節功能障礙。其中女63例,男33例;平均年齡(53±15)歲。左側75例,右側24例;單肩患者90例,雙肩患者6例。病程大多在6~18個月,最長者4年,最短為3個月。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肩部酸痛感、肩關節活動范圍受限、肌肉萎縮等癥狀。有明顯扭傷史28例(29.2%),有受風寒史40例(41.6%),無明顯誘因28例(29.2%)。
1.2 療效評定標準 參考劉繼軍等的療效標準[2]:①優:肩關節功能活動范圍正常,無疼痛。肩外展達90°,雙上肢伸肘上舉,患側中指尖高度與健側相差為0㎝,第二掌骨頭達胸10棘突水平以上;②良:肩關節活動功能明顯改善,活動疼痛減輕,外展>75°雙上肢伸肘上舉,患側中指尖高度與健側相差小于5 cm,第二掌骨頭觸及腰2棘突水平以上;③差:治療后功能無明顯改善,疼痛無緩解。
1.3 治療方法 患者均采用肩關節前側穿刺,即在喙突外下1.5 cm處向外側傾斜約30°刺入。穿刺部位皮膚消毒后,使用一7號長針頭接5 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5 m1做穿刺點局部麻醉,穿刺成功后接50 m1注射器向關節內加壓注人擴張液(冷藏生理鹽水40 m1(4~5℃)+ 2%利多卡因5 ml+曲安奈德25 mg),注射量盡可能大于20 m1,使患者有肩關節脹痛、發冷及輕松的感覺,退針后以創口貼貼住進針點[3]。注射完畢5 min后,協助患者進行肩關節的前屈、后伸、外展、內旋及外旋活動(約20 min)。后囑患者每日行聳肩、上肢擺動畫圈、爬墻及甩手拍肩等體操訓練,3~4次/d,每次10~20遍。5 d后同法關節穿刺注射國產透明質酸鈉2 m1,注射后繼續每日行肩部體操訓練。間隔5 d后重復以上治療,液壓擴張與透明質酸鈉注射交替進行,間隔期為5 d。各注射3次為1個療程。
1.4 治療結果 96例均經1個療程治療后全部獲得隨訪,隨診時間為1~16個月。無1例加重,無感染、副損傷等并發癥。療效優者74例,達77%,良有19例,占19.9%,差3例,有效率達96.9%。療效差3例主要原因是術后未能自覺地按要求進行功能鍛煉,使關節再次發生粘連。
2 討論
肩周炎主要病理變化是因肩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發生無菌性退行性炎癥,滑膜滲出,充血,增厚,組織缺乏彈性,粘連,關節囊攣縮,關節腔變窄,產生肩關節疼痛和活動障礙[4]。在行肩周炎治療時,通過向肩關節腔內注射一定量的冷藏生理鹽水,利用機械原理充分擴張攣縮的關節囊,分離粘連的組織,恢復關節容積,擴大肩關節活動范圍而達到治療目的。關節腔內液壓可保持1周左右,形成一個持續的張力;低溫生理鹽水可降低關節囊的牽引反射及反應性充血、水腫,能減少被動鍛煉時粘連分離面的出血;同時利多卡因局部浸潤而達止痛作用,有利于肩關節在無痛下松解粘連和功能鍛煉;曲安奈德具有抗炎、消腫作用,促使無菌性炎癥消退,促進關節恢復;注射后進行手法按摩,松解肩關節周圍粘連的肌肉、滑囊,進一步改善肩關節功能。
透明質酸鈉是一種關節液及軟骨基質的主要成分,是有潤滑性及粘彈性的高分子物質[5],具有參與細胞外液中電解質及水分調節、潤滑關節、抗御感染,參與創傷愈合等多種生理功能,對關節的保護、營養及功能的發揮均起重要作用[6]。注射透明質酸鈉則是通過透明質酸鈉的潤滑及緩沖應力作用,進一步鞏固液壓擴張的療效,防止發生再粘連,減少關節運動及組織滑動產生的摩擦力,增大關節活動范圍。另外透明質酸鈉的填充劑作用、清道夫功能和對組織細胞的調節作用,維持了關節腔的體積和關節軟骨的正常代謝;恢復滑膜功能,降低滑膜的通透性,減少關節內滲液;抑制滑膜及滑膜下的痛覺感受器與感覺纖維的興奮性,從而達到消腫和緩解關節疼痛的作用。本治療方法就是利用液壓擴張和注射透明脂酸鈉兩方法的協同作用,促使關節粘連充分松解,恢復關節活動范圍。
本治療方法療效果顯著,操作簡便,易于開展,筆者認為是門診治療肩周炎的最理想方法,具有推廣價值。應用此方法治療時,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對于局部皮膚有破損或炎癥,以及合并有糖尿病患者應慎重使用,避免引起關節腔內感染的不良后果。
參 考 文 獻
[1] 郭長發,陳敏.肩周炎的診治與康復.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3:36-136.
[2] 劉繼軍,鄭國柱,趙炬才,等.液壓擴張療法治療凍結肩的臨床研究.中華骨科雜志,1999,19(6):349.
[3] 凝肩綜合門診局麻下液壓擴張療法.國外醫學,創傷與外科基本問題.分冊雜志,1990,1:57.
[4] 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實用骨科學.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0:1439.
[5] 丁香浮,劉曉平,周銀,等.玻璃酸鈉在肩周炎治療中的應用.中國生化藥物雜志,1998,19(5):355.
[6] 楊志,趙勁民.玻璃酸鈉預防肌腱粘連的實驗研究.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0,17(6):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