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勝利 陳 琬 孫利芳
【摘要】 目的 探討分析13例小兒誤診支氣管異物的原因。方法 收集13例術前誤診為支氣管異物患兒的臨床及影像資料,對誤診原因進行分析。結果 13例誤診為支氣管異物的患兒中,特發性單側透明肺5例,支氣管淋巴結結核3例,支氣管囊腫2例,轉移性支氣管淋巴結腫大1例,淋巴瘤2例。結論 支氣管異物是小兒常見的臨床急癥,只有通過完善的影像學檢查并結合臨床病史才不至于誤診漏診影響治療。
【關鍵詞】小兒;誤診支氣管異物;影像學檢查
支氣管異物是小兒常見急診,1~3歲小兒多見,臨床大多有嗆咳史,聽診一側肺野呼吸音低,胸部X線表現為一側肺野透光度增高,本組通過對本院13例術前誤診為支氣管異物患兒的臨床及影像資料進行分析,查找誤診原因,不至于今后再出現誤診漏診現象,影響或延誤患兒治療。
1 對象及方法
1.1 對象 搜集本院自2004-2008年,病歷完整診斷明確的13例術前誤診為支氣管異物患兒的臨床及影像資料,對誤診原因進行分析。
1.2 方法 所有患兒支氣管鏡術前均進行X線胸片及胸部X線透視檢查,支氣管鏡術后又進行了胸部螺旋CT檢查。
2 結果
13例術前誤診為支氣管異物的患兒中,特發性單側透明肺5例,支氣管淋巴結結核3例,支氣管囊腫2例,轉移性支氣管淋巴結腫大1例,淋巴瘤2例。
支氣管淋巴結結核、支氣管囊腫、轉移性支氣管淋巴結腫大及淋巴瘤患兒胸部正位片顯示一側肺野透光度增高,胸廓飽滿,膈肌下移,縱隔心影向對側移位;胸部透視可見呼氣時縱隔心影向肺野透光度未增高側移位,吸氣時回復,肺野透光度增高側肺容積及透光度隨呼吸變化不大;胸部螺旋CT:支氣管淋巴結結核及轉移性支氣管淋巴結腫大患兒可見到肺野透光度增高側主支氣管上方有結節影壓迫使管腔狹窄,增強掃描可見其環行強化及輕度均勻強化,支氣管囊腫患兒可見到肺野透光度增高側支氣管后方有一類圓形低密度占位壓迫使管腔狹窄,增強掃描可見強化的薄壁,囊內容無強化。
特發性單側透明肺患兒胸部正位片表現為一側肺野透光度增高,肺容積小,膈肌抬高,縱隔心影向同側移位;胸部透視可見吸氣時縱隔心影向肺野透光度增高側移位,呼氣時回復,肺野透光度增高側肺容積及透光度隨呼吸變化不大;胸部螺旋CT可見到肺野透光度增高側肺容積及肺門小,肺紋理細小,縱隔心影向同側移位。
3 討論
3.1 支氣管異物[1]是小兒常見急癥,1~3歲多見,臨床表現刺激性嗆咳、喘鳴、反復肺炎或咳血,多數有異物吸入史,胸部聽診一側呼吸音減低。常見有兩型:①呼氣活瓣性支氣管異物,由于吸氣時氣體能經支氣管狹窄區進入肺內,呼氣時支氣管收縮,肺內氣體排出受阻,使患側產生阻塞性肺氣腫,患側肺膨脹,肺野透光度增高,膈肌下移,縱隔、心影向健側移位,有時可見縱隔氣疝,透視下可見呼氣時縱隔、心影向健側即肺野透光度未增高側移位,吸氣時回復;②吸氣阻塞性支氣管異物,由于吸氣時氣體不能進入患側肺組織,導致患側肺體積變小、肺野透亮度減低(肺含氣不良所致),縱隔、心影向患側移位,健側代償性肺氣腫肺野透光度增高,透視下吸氣時縱隔、心影向患側即肺野透光度未增高側移位,呼氣時回復;HRCT可見支氣管管腔內異物堵塞征象。
3.2 小兒特發性單側透明肺,又稱Swyer Jams Macieod綜合征,是一種臨床、病理、X線綜合征,多見于8歲以前肺發育期小兒,多于嬰幼兒期就開始有明顯反復呼吸道感染史,臨床癥狀輕重不一,多伴有缺氧和肺功能低下,病變可分布于一側肺、一葉肺或肺段,病變分布與原肺感染部位一致,病理表現為患側肺小支氣管閉塞、肺泡數量少、氣腫性肺泡、肺動脈發育不良及毛細血管減少[2]。X線表現為患側肺透光度增高,肺容積縮小,肺血管紋理纖細稀疏,這種血管纖細稀疏改變是患肺透光增高的主要原因,縱隔、心影向患側即肺透光度增高側移位,患側膈肌可輕度抬高,兩側胸廓基本對稱,深吸氣時縱隔、心影向患側移位,患側肺透光度隨呼吸變化不大,患側肺門陰影不同程度縮小,鄰近肺組織可有炎性改變,偶見肺不張,CT檢查可明確顯示肺血管紋理、肺容積和肺門改變,無支氣管異物堵塞及支氣管受壓征象。
3.3 中縱隔占位性病變 中縱隔占位性病變可壓迫支氣管引起同側阻塞性肺氣腫,其胸部正位片和胸部透視表現與呼氣活瓣性支氣管異物相同,胸部CT可以明確顯示占位對支氣管的壓迫以及占位的大小和其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甚至可以確定其性質。小兒常見的有支氣管淋巴結結核[3]、支氣管囊腫[1]、淋巴管瘤和惡性淋巴瘤等。另外,結核可侵犯支氣管內膜使支氣管內膜增生堵塞支氣管腔[4],引起阻塞性肺氣腫,出現與呼氣活瓣性支氣管異物相同的胸部正位片和透視表現,其診斷須結合支氣管鏡活檢和CT檢查才能與支氣管異物相鑒別。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小兒特發性單側透明肺和吸氣阻塞性支氣管異物根據胸正位片及透視時縱隔擺動的表現特征,結合病史不難診斷;由于呼氣活瓣性支氣管異物和中縱隔占位性病變壓迫支氣管引起的一側肺野透光度增高具有相同的胸正位片和透視表現,因此應進行胸部CT檢查才能將他們區分開做出明確診斷。
參 考 文 獻
[1] 徐賽英.實用兒科放射診斷學.北京出版社,1999:222-225,428-430.
[2] 劉芳,韓萍.呼吸門控定量CT評價早期小兒氣道所致的空氣殘留.臨床放射學雜志,2000,19:553.
[3] 朱曉華,邵江,尤正千,等.多層螺旋診斷支氣管結核的價值.中華放射學雜志,2004,38:26-29.
[4] Leeks,Kim YH,Kim Ws,et al.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CT features.J Comtut Assist Tomogr,1991,15:424-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