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藹霞 王 鶯 徐秋玲
糖尿病是由于體內胰島素缺乏或胰島素功能障礙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質等代謝紊亂,致使血糖、尿糖增多的一種疾病是最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病之一,在小兒期發病的糖尿病多屬于胰島素依賴型,即1型糖尿病。2008年5月4日,收到1例幼兒糖尿病合并酮癥,經積極治療與護理,患兒血糖轉為正常,尿酮體轉陰,現簡述護理體會。
1 病歷介紹
患兒男,一歲半,因多飲、多尿、多食,體質量減輕2周,低熱3 d入院,入院時測隨機血糖21.1 mmol/L,尿酮體+++,白細胞12×109/L,脈搏90次/min。體溫38.1℃ 呼吸22次/min,神志清,倦怠無力,食欲不振,曾嘔吐胃內容物一次,生長發育屬正常范圍,不能言語表達。??摁[,易激惹,當日予正規胰島素2 U,2 U,2 U三餐前皮下注射及靜脈滴注抗生素,監測七段糖及指導飲食,于三日后血糖空腹波動于7~8 mmol/L,餐后2 h血糖波動在11~13 mmol/L,尿酮+,體溫正常,胰島素調整為3 U,3 U,3 U三餐前注射及晚上睡前中效胰島素2 U皮下注射,3d后血糖空腹4.1~8.1 mmol/L,體溫正常,尿酮體轉陰性,飲食正常,活動正常予出院。
2 護理體會
2.1 監測血糖 患兒血糖變化的監測,是最早糾正血糖過高,預防血糖偏低的重要環節,嚴格按照七段監測血糖時間點:三餐前及三餐后2 h血糖,餐前及出汗多及進餐少的情況下隨時監測,監測血糖時,適當調整采血筆的深度,以免過深產生巨大疼痛引起患兒心理恐懼。認真做好記錄,及時報告醫生。
2.2 發然的護理糖尿病患兒,尿量多,煩渴,尿中排出大量葡萄糖而有高滲性利尿,引起脫水,體溫不易退,予及時大量喂水或靜脈補液,體溫過高時愚物理降溫,保持適宜的室溫及室內濕度,及時更換汗濕衣服。
2.3 飲食指導調整飲食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療方法,指導患兒家屬合理安排飲食,適當控制飲食總量,限制純糖和碳水化合物,適當的供給蛋白質、脂肪,增加粗纖維類如蔬菜等,一日除三餐后可增加點心2~3次,患兒飲食由醫師和營養師計算后供給,應督促患兒吃完每餐所供給的食物,如有剩余或感覺不足應與他們聯系,住院期間囑咐家長不可將食品帶入。
2.4 應用胰島素的護理注射計量必須準確,應有第二人核對,用胰島素專用注射器注射,有計劃的安排注射部位,注射點輪流使用,針孔縱橫間隔為1 cm,注射胰島素后20~30 min進餐。
2.5 病情觀察病情不穩定或患兒食欲差進餐少,易發生低血糖反應常發生于短效胰島素注射2 h及中效胰島素注射10 h后,癥狀有面色發白,軟弱出汗、頭暈、上肢不適,應立即予果汁,糖水喂服,反應嚴重出現昏迷,脈細速,應及時聯系醫生予搶救,遵醫囑指導家屬協助留取尿標本,并注意尿酮體變化,及時了解血糖變化,配合醫師隨時調整胰島素劑量,留記24 h出入量。
2.6 皮膚護理糖尿病患兒非常容易引起感染,應保持皮膚局部清潔,經常洗澡,洗頭,更換內衣,糖尿經常刺激會陰部引起會陰部瘙癢,每日清潔局部1~2次。
2.7 健康教育教會家長掌握飲食治療方法,胰島素皮下注射方法及注射胰島素注意事項,外出時隨身攜帶糖塊以預防低血糖的發生,定期檢查血糖,尿酮體,必要時自購血糖儀。按時使用降糖藥,尤其是胰島素,切記三餐進餐時注射,注射后20~30 min務必按時進餐,以免導致低血糖的發生。
參 考 文 獻
[1] 葉任高,陸再英,等.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17.
[2] 林勇,吳興明,黃恒,等.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宜常規檢測血糖(附112例分析).臨床誤診誤治,2006,19(11):43.
[3] 牟利寧.對糖尿病患者運動和飲食的干預.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5,24 (8):41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