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科 程麗娟 周良麗
0+塵肺系接塵作業工人的重要觀察對象,其隊伍龐大,每年進行一次普查,如發現病情進展便收入院進行觀察治療,在觀察期間,患者心理變化較大,心理現象是腦的機能,[1]是腦對客觀現實的主觀能動的反映,幾年來,對77例患者的觀察,歸納為以下幾個特點。
1 孤獨寂寞心理
1.1 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有孤獨寂寞心理,表現為情緒低沉,不愿與別人交談,失眠多夢,睡眠晝夜顛倒,產生原因:①患者對住院環境陌生;②對本病有神秘感,另外醫生除每天一次查房和患者說幾句話外,護士定時打針,送藥又極少和患者交談,特別是小病室的患者更易產生孤獨寂寞感。
1.2 急待明確診斷心理 在本中心收治的77例0+塵肺患者中,其中定診為塵肺者73例,未定診出院4例。這些患者入院后最迫切的一個愿望就是盡早明確診斷,自己究竟患的是不是塵肺,或是其它疾病,渴望有一個明確診斷及治療方案,一般來說,未做診斷前,患者顧慮重重,寢食不安,0+塵肺患者中絕大部分患者都希望自己能定診,因為塵肺一旦確診,患者的醫療費用全部由國家負擔,而且在生活上給予適當補助和照顧。[2]塵肺發病大部分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因此帶有老年人特點的心理衛生問題同時存在,在此略述。
1.3 焦慮恐懼心理
絕大多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恐懼心理,表現為入院后食欲下降,坐立不安,病情進展,產生這種焦慮恐懼的原因很多,歸納為以下幾點:①診斷不明確;②周圍一些重患者的狀況產生一種恐怖感;③對本病缺乏了解,擔心自己今后生活不能自理,使焦慮感加重。
1.4 定診后的心理
0+塵肺患者定診后,有以下幾種心理:①高興心理,這是因為,首先對自己疾病有了一個明確診斷,而且通過觀察與了解,認識到本病并不象自己想像得那樣可怕;②抱怨心理:抱怨自己患了職業病, 而入院前竟未得到及
お
作者單位:154007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精神病人福利院
時診斷與治療;③滿足心理,診斷后得到國家一定待遇及醫療
保健,使心理達到了一定的平衡而比較滿意。
1.5 未診斷患者的心理
這類患者占少數,有如下心理特點:①高興心理,高興自己排除塵肺疾病,因為塵肺是一種終身疾病,要想根治十分困難;②擔憂心理,自己還得花費許多精力和時間去看病,接受各種化驗檢查,給家庭經濟造成一定負擔,不知何時才能確診而憂心忡忡。
2 心理護理
2.1 入院心理護理 排除入院后的孤獨寂寞感,減輕焦慮恐懼心理,首先熱情接待每一入院患者,主動自我介紹,并介紹病房環境,安排床位,介紹同病室病友及醫院規章制度,作息時間,對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的患者協助生活護理,滿足其基本需要,使之感到親切。
2.2 明確診斷消除焦慮恐懼心理 注重與患者感情上的溝通,多與患者交談,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對患者的一些提問要耐心傾聽,細心解答,尤其對病情擔心的患者,更應仔細解答,使患者充分了解病情,提高對疾病的認識。
2.3 宣傳心理衛生知識 定期組織患者學習,提高對本病的了解,利用報紙,電視等進行宣傳教育,使患者心理衛生狀態達到一定水平,這樣即普及心理衛生知識,又活躍患者的精神生活,給他們的晚年增添樂趣,從而使患者感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2.4 即將出院患者的心理護理 向患者講解記康復知識及情緒與疾病的關系,指導他們正確對待疾病,保持健康心理,增強治療信心,對預防病情繼續發展及減少合并癥的發生有著重要意義。
參 考 文 獻
[1] 郭念鋒.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民族出版社,2005.
[2] 李德鴻.職業病醫師培訓教材.人民日報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