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敏
【摘要】 總結本院在實施整體護理以來的有利因素和弊端。有利因素,促使護士充電,增進醫護溝通,護患感情,減少護患糾紛;負面影響,主管護士責任太重,患者及家屬對主管護士產生依賴性以及護理病歷書寫存在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整體護理;責任;護理
隨著醫學科學的不斷發展,醫學模式的不斷更新,護理工作模式的改進也隨之成了義不容辭之事。因此,在許多醫院都開展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工作;本院也是其中之一。多年來,整體護理工作的開展對本院的護理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當然也存在著許多的不足。現以我院為例,談談整體護理工作在縣級醫院開展的利與弊。
1 整體護理的有利因素
1.1 促使護士充電,縣級醫院的護士,原本知識層次的起點就很低。在我院所有護士的第一學歷也全部是中專畢業,所學的課本知識是有限的,實踐賦予她們的更是有限。雖然整體護理工作不是依靠高等學歷的人員去實施,但它要求護土所扮演的角色卻很多。例如:管理者、教育者等。這樣。就要求許多的知識需要護士為患者及其親屬講解、示范。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患者對疾病的理解也不再停留于以前的簡單概念之上,他們對于疾病問題的了解需求越來越多,越來越深.所以,這就迫使護士要不斷地去鉆研多方面的知識,在實踐中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才以順利完成對患者健康問題的正確指導。
1.2 增進醫護溝通,傳統的護理模式中,所體現的是“醫生的嘴,護士的腿”,護上只是醫囑的忠實執行者。而在整體護理工作中,擴土為患者所做的每一項操作,都要為其解釋是為什么,另外,作為患者的主管護士,患者的活動、休息、飲食、服藥等,這些與疾病密切相關的問題,都要及時的為患者做出正確的指導。同時,主管護士及時將護理問題及措施匯報于主管醫生,從而為患者制定更為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此過程,也是增加醫護溝通,增進醫護感情的過程,即對醫生的工作起到提醒和補充作用,也對護士的工作起到幫助扣指導作用,更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復。
1.3 增進護患感情,減少護患糾紛在過去的護理模式中,護土往往只是把患者當作一個“被操作者”,能夠給予患者的大多也只是護理操作技術。而整體護理讓護士賦予患者更多人性化的服務,護士從入院宣教開始就對患者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住院期間,護士更是要對患者不斷溝通,更全面了解患者,第一時間為患者排憂解難,并及時提供最需要的幫助和指導,這樣,擴士和患者之間就少了很多的隔閡,更多時候是一種朋友的關系。因此,護患的糾紛大大減少。開展整體護理工作以來,為護士錦旌旗、表揚信的患者屢見不鮮。
2 整體護理帶來的負面影響
2.1 主管護士責任太重,其他護理人員工作依賴性增強 縣級醫院,護理人員編制原本緊缺。因此,每個科室只能安排2個責任護士,而1個責任護士往往要負責管理10~15例患者。在床位滿的情況下會更多。從1個患者的入院宣教、健康教育、住院期間的護理計劃、護理措施,出院指導等等一些護理工作都由責任護士1人來完成。責任護士任務繁重,工作量大。而其他各班次的護士,只是在清閑的時候可以協助責任護士,一般來說,對患者出現的一些問題,由于自己對患者不了解,也推給責任護士去解決。久而久之,對責任護士也產生依賴性,缺乏工作的主動性,因而出現“頭重腳輕”現象。
2.2 患者及家屬對主管護士產生依賴性,整體護理要求護土扮演多種角色,同時,也肩負了更多的責任,與患者溝通,督促患者吃藥、扶患者下床活動、翻身拍背等工作,周而復始。久之,患者及家屬也對責任護士產生依賴性。在他們的潛意識里,認為很多護理工作只是護士的“專利”。于是,在責任護士不在的情況下,一些力所能及的護理(如:扶患者下床活動,給患者翻身按摩等)家屬也不去做,由此,形成護理過程中患者的過分被動地位。從而影響整體護理的效果。
2.3 護理病歷書寫中存在的問題
2.3.1 護理病例的書寫占用護理人員的大量時間在整體護理工作中,患者從入院評估、健康教育、護理措施、出院指導等,都要有書面記載。這樣,一方面有利于全面的觀察、了解病情、另一方面也占用護士大量的時間,其實,在護理工作中,很多的工作都已成為常規。例如,不能進食的患者.要為其做口腔護理,防止口腔潰瘍的形成;長期臥床的患者,要為其定時翻身、按摩,防止褥瘡的形成等等。就是這些常規的護理操作,要求在操作的同時,還要完全的體現在護理病歷上。因而花費護士很多的時間,另外,對于不同的患者,存在著不同的問題,即使是同一病種的不同患者,也會出現不同的癥狀。而我們的護理計劃要依據病情而定,因此,我們的護理計劃在一些具體患者的病程演變過程中己不再使用。所以,這樣擬訂的護理計劃也就白費時間。
2.3.2 一些患者的不配合,影響護理病歷的完整性及真實性 對于一些病情較輕、外傷(特別是打架引起的)及年輕患者,對護理病歷所記載的內容表現出極不耐煩,甚至戒備、抵觸的心理(例如:護理評估表中的家族史、既往史、聯系方法等)還有一些患者,對護士的講解總是存在著不確定性,總會在護士講完后,再去大夫那里進一步證實。而且,在對自己病情的敘述上對護士也有所保留。因此,這就大大影響護理病歷的完整性與真實性。
2.3.3 護理病歷得不到很好的重視,一份完整的護理病歷,是護士了解患者及病情的第一手資料,其中記載的有些護理措施對其他患者也有可以參考的價值,而且它也花費了護士很多的心血。但最后,往往這份病歷看的最多的也只有書寫過它的護士,其他工作人員很少問津。等患者出院后,護理病理的保存也隨之失去價值。
以上是我院在實施整體護理以來,所總結出來的有利因素和弊端。相信隨著醫學科學的不斷發展,醫院的不斷壯大,結構的不斷完善,醫護人員整體素質不斷提高,整體護理工作會在我們這樣縣級醫院里,具有特色的開展起來,使患者在我們的工作中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