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玲君
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人們法制意識的普遍提高,護理安全是全院護士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護理安全引起護理管理者及廣大護士的關注和重視。尤其是新上崗護士的抗風險能力較差,暴露的問題較多。因此,如何提高新上崗護士職業風險防范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近3年本院護理部對新上崗護士職業風險相關因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收效甚好,現報告如下。
1 潛在護理安全隱患
1.1 法律意識淡薄 由于現階段我國護理基礎教育中的法律課程占比例較小,法制課程遠跟不上衛生事業發展趨勢與法制建設的需要[1]。新上崗護士雖然經過護理部組織的崗前教育,但在實際臨床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職責,權利、義務不明確,交流、溝通技巧欠缺,時常引起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1.2 自我保護意識不夠 在護理文件書寫中表現出很大的隨意性,任意涂改、刀刮,記錄不及時,缺乏連續性、真實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具有法律效力的護理文件隨意記錄將會帶來很大的風險隱患。
1.3 思想壓力過重 隨著醫療市場的激烈競爭和護理專業的發展,護士的職能不斷拓展,患者及醫院對護士的知識、技能要求越來越高,加上護士編制少,工作繁重,易產生心身疲勞綜合征[2],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認知行為變慢[3],工作質量下降,存在差錯事故隱患。
1.4 護理核心制度自覺執行不夠 表現在交接班不全、不嚴,“三查七對”執行不到位,巡視病房不及時,患者提出的問題不能及時解答,均會引發醫療糾紛。
1.5 病情觀察缺乏判斷力 對病情演變觀察不到位,缺乏工作預見性,對治療方案理解不夠,對復雜多變的病情缺乏判斷能力,導致執行醫囑錯誤。
1.6 臨床經驗不足 臨床工作經驗是護士在工作中逐步積累的寶貴財富,是護理工作得以發展與提高的基礎,是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的重要保證。新上崗護士由于缺乏工作經驗,存在相當高的職業風險。
1.7 遇事應急反應能力差 新上崗護士業務生疏,缺乏工作經驗,遇到突發事件時應急反應能力差、驚慌失措,以至于失去最佳搶救時機。
2 防范對策
2.1 增強法律意識 有計劃安排法律知識講座,進行護理安全教育,以強化護士的法律意識,提高規避風險的自覺性,經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2.2 加強新上崗人員的業務培訓 護理部對新上崗護士進行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常用急救護理技術操作進行培訓,考核成績不合格者暫不允許獨立值班。通過這種考核方式,大大提高新分護士的學習積極性,掌握更多的知識,降低護理風險程度。
2.3 強化質量意識,嚴把質量關 指定專人負責新護士的全程質量控制,對重點患者、重點環節及時指出存在問題,提高工作預見性,及時評價進步和提高,增強自信心,提高服務質量。護士長不定期提問抽查各班職責及相關知識掌握情況。
2.4 培養獨立工作能力 大多數護理工作都存在無人監督下完成,培養新分護士要具有慎獨修養,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不可忽視病情觀察[4]。
2.5 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能力 認真組織新分護士學習臨床護理應急預案與程序,有遇事沉穩的心態,有效地提高了急救的成功率。
2.6 合理搭配人力資源 護理工作環節多、操作多、交接多、技術性強,有較強的連續性,服務要求細[5],因此合理的護理人力資源配置是確保安全的基礎。
2.7 規范護士行為、確保護理安全 護理工作是集知識、才能、愛心、責任心、禮儀于一體的特殊職業。新護士是我們護理隊伍的希望,重視護理安全問題是我院護理管理者的責任。新上崗護士的衣帽整潔、態度熱情、語言文明、精湛的技術,樹立良好的護士形象,也為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確保護理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
參 考 文 獻
[1] 雷鶴,曹寶花,林愛華,等.強化護理法制建設 提高護理管理質量.護理管理雜志,2004,4(1):38-39.
[2] 侯繼玲,李小英.護士易患慢性疲勞綜合征.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9,18(7):301.
[3] 俞立農,宋家浩.護士睡眠不良對急診夜班影響對策.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3,22(4):166.
[4] 楊引梅,劉香榮.淺談節假日護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2,18(5):71.
[5] 左月燃.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實施后護理工作依法管理的認識與思考.中華護理雜志.2003,38(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