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各式各樣的求職陷阱外,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騙術更是數不勝數。歸納起來就是騙子利用人們的貪心、同情心、粗心來行騙。
一、斂資騙術
寧波的徐老伯,好不容易存下2萬元血汗錢,沒想到被一種叫“創業互助聯誼”的騙術騙光了。這種斂資活動其實是一種新型的傳銷活動。它要求新成員注冊并不斷投入少量資金,然后被告知在兩至三個月就能獲利幾十萬元。在這種活動中,常常附一些所謂的《感謝信》、《敬邀信》,讓一些“受益者”以“親身經歷”來誘惑他人,或假稱該項活動被“國家級”會議核準了科學性和可靠性,以此來證實其“真實性”。同時,附有參加者通過郵政、銀行等匯款的憑證,以此來證明其活動有人參加。編造政府允許、支持,多個民間組織聯合發起等謊言,以證實其“無風險性”。這些斂資活動的操作規程是參加人員不斷地發展新成員,新成員不斷地發展下線。新的加入者,由發展的下線推進自己位次的上升而“獲利”,發展的下線越多,位次升得越快越高,“獲利”越多。
提醒:這是利用人們的貪念來行騙的典型例子。騙子抓住一些人想輕松、快速致富的心理,給騙術取了個具有誘惑力的名稱,然后利用郵寄、張貼廣告等手段大肆“撒網”。廣大農民收到類似信息后千萬不要信以為真,更不要參與,受騙者要及時向當地公安機關舉報。
二、網上貿易騙術
小李認為打工不如自己創業,于是,他結束了自己的打工生活,在網站上開了個小店。一天,他收到某“外貿公司”的消息:“外商看中你們的產品了……”然后叫小李報價,寄樣品,而后又通知小李去他們公司簽訂合同,拿30%的貨款定金。小李興沖沖地到了此“外貿公司”,卻被索要好處費、香煙、名酒等,然后叫他去指定的酒店住下,等小李察覺到不對時,騙子已經不見人影。
提醒:互聯網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給各類經濟騙子提供了方便。即使是網上貿易,也應該按常規流程辦事。對于不熟悉的公司,首先要查看其營業許可證、生產證等必要證件。比如有的“外貿公司”,他們是利用特有的地理位置,以邊貿生意為由,騙君入甕,典型的如丹東的“朝鮮”生意,內蒙的“蒙古”生意,“俄羅斯”的邊貿生意,所謂“周邊國家”,無非是他們騙錢的幌子而已。
三、街頭騙術
1.公交車到站開門后,一個男人突然堵住車門說自己的手機不見了,不讓人下車。人群嘩然。這時旁邊有人說打那個男人的手機,看在誰身上響誰就是賊,這個男人就向邊上的一個人借了手機要撥自己的號碼,突然靠近門口的一個人拔腿擠下車就跑,這個男人也沒還人家的手機就大喊著追了過去,轉眼間兩個人都不見了。這一下真的有人丟了手機……
提醒:這是利用人們的好心、同情心來行騙的例子。當然并不是每個需要幫助的人都是騙子,但人們在行善之時,也不應該放松警惕。比如以上情況,如果被借手機的人說:“我幫你撥電話吧!”也許手機就不會丟了。
2.某工廠一員工下班后準備回家,馬路邊的眾多推銷人員不斷向其遞來傳單或宣傳資料。他出于禮貌便接了幾張傳單,但當他拿著那幾張傳單數分鐘之后,忽然覺得頭腦昏眩起來,他感到情況不妙,急忙拔腿跑到路邊,攔了輛出租車直奔附近的醫院。醫院診斷,他是由于接觸或吸入了一種混合性麻醉藥而導致以上癥狀。
提醒:這是一起有預謀的搶劫未遂事件,一些圖謀不軌的不法分子向路人發放預先噴上麻醉性藥物的傳單或宣傳資料,然后鎖定一些目標(特別是女性),緊隨其后,一旦藥物發揮作用,不法分子便伺機對事主進行搶劫。建議盡量不要接受街頭散發的傳單或宣傳資料,不要隨便吃陌生人給的食物,買飲料等盡可能在正規的商店買。萬一遇到以上情況,并感覺身體不適時,應立即向就近的警察求助,盡快就醫。
3.在一家洗腳房打工的幾個小姑娘想買西瓜吃,小楊拿著一張100元面值的人民幣就出了店門。5分鐘后,她回來了:“賣西瓜的說我這張100元紙幣是假的。”幾個小姐妹仔細地看了那張100元紙幣,的確是張假的。但這錢是剛從取款機中拿出來的怎么會是假的?大家覺得這事情蹊蹺。
幾個小姐妹一合計,小朱決定再去一次。同樣拿著一張100元紙幣,小朱暗暗記下了紙幣上的編碼。挑好瓜,小朱把這張百元紙幣遞了過去。女攤主轉過身去翻錢找零,此時小朱說:“我有零錢,不用找了,把那張100元鈔票還給我。”女攤主倒也爽快,就把錢還了回來。小朱定睛一看,又是一張假鈔,上面的編碼完全不同。短短的幾秒種,錢已經被調了包。
小朱的朋友此時一擁而上,拉住騙子送到了派出所。附近居民告訴記者,這些流動攤販換假錢的情況很多,吃暗虧的人多了,被幾個小姑娘抓住這倒還是第一次。
提醒:騙子總是騙子,萬騙不離其宗。不管是哪類騙子,只要你不相信天上會掉下餡餅,不貪圖小便宜,多一個心眼,多點防范心,多分析,多詢問,一般來說上當受騙的機會很少。(上海 許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