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職業病是指勞動者在工作中,因為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職業病包括10大類共115種,分別是:職業病中毒(鉛、汞中毒等56種),塵肺(矽肺、煤塵肺等13種),職業性放射性疾病(放射性皮膚病、腫瘤等11種),物理因素職業病(放射性疾病、高原病、航空病等5種),生物因素所致職業病(炭疽等3種),職業性皮膚病(接觸性皮炎等8種),職業性眼病(職業性白內障等3種),職業性耳、鼻、喉病(噪聲聾和鉻鼻病等3種),職業性腫瘤(石棉所致肺瘤、聯苯胺所致膀胱癌、苯所致白血病等8種),其他職業病(職業性哮喘等5種)。
最容易發生職業病的就業者有煤礦工人、建筑工人、紡織工人、煉鋼工人等。礦山、石場、紡織廠、化工廠、農藥廠、制革廠等通常是最容易誘發職業病的地方。各種塵肺病則是最主要的職業病,70%以上的職業病與此有關。
2.得了職業病怎么辦?
(1)勞動者因工患職業病,用人單位應該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規定進行工傷事故報告,或者經職業病診斷機構確診進行職業病報告。
(2)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按規定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
(3)勞動行政部門確認報告后,會督促用人單位或相關保險機構給予勞動者相關賠償。
(4)如果勞動者發現用人單位瞞報、漏報職業病,就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請求幫助。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請律師,上法院起訴用人單位。
(5)如果勞動者對賠償結果不滿意,也可以依法提起訴訟。(內蒙古 王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