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姚蒙 莫凡
英遙·特拉賽爾(Anh Dao TRAXEL)是法國前總統希拉克的養女。不久前,她獲得了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其理由之一是她始終支持奧運會在北京召開,并積極支持薩科齊參加奧運開幕式。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法國官方對中國的積極態度。1979年,英遙作為越南難民在公海上遇救而來到法國,希拉克當時很喜歡這個小女孩,就收養了她。在希拉克家,她受到了最好教育。作為法國旅游部公務員,英遙組織了不少法中友好的活動。日前,她接受了《環球時報》記者的專訪。
環球時報:目前,中法關系比較緊張,您對此怎么看?
英遙:其實,法中關系并不令人悲觀,一是中法的國家間關系一直很好。法國是西方最早承認中國的,歷屆領導人都十分重視法中關系。兩國民間友誼也不錯。從我自己組織的活動看,兩國老百姓都對對方有良好感情,并沒有像一些媒體報道的那么糟。因此,現在的波折是會過去的。
環球時報:中法關系出現這種波折的原因,您是怎么認為的?
英遙:我認為這里有多種原因,但主要的還是雙方理解的差異和媒體的推波助瀾。首先因為達賴這個人在西方看來和在中國看來很不同。在西方,他被視為一個宗教領袖。而在中國,他被視為西藏流亡政治勢力的代表,一直在許多地方聯合西方勢力與中國唱對臺戲。而對薩科齊總統來說,他要顧及本國的民意,又不想中國不高興。因此,見達賴,對薩科齊來說,只是普通國務活動的一部分,本意不在激怒中國。但問題是法國一些媒體一開始就把他和達賴的會晤與政治、對華關系等掛上鉤,有挑動輿論的嫌疑。因此,事情就越鬧越大了。其實,好多事情和媒體有關,如北京奧運前法國媒體對中國報道不公正、很片面、量也很少。就達賴本人而言,他說關心西藏,但在外60年了,為何不回去一次看看,中國沒有不讓他回去。西藏事務不管怎么說,西藏人民才是最重要的。而中國中央政府對西藏的大量援助,基本點是為了西藏人民好,符合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
環球時報:從您父親希拉克到薩科齊,法國的對華政策是否發生了變化?
英遙:我認為沒有發生變化。對華友好政策是法國外交政策的一個基本點。這點誰都沒有否定過。對華友好和尊重中國領土完整是法國一貫政策。如果不是這樣,前總理拉法蘭也就不用訪華了。而經過對話,雙方消除誤解,就可以恢復過去的良好關系了?!?/p>
環球時報2009-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