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麗紅:
長江文藝出版社副社長、副總編輯
2009年,出版業雖然要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是我覺得也許還會不錯,因為圖書消費并不是什么大的消費行為,金融危機時,人們更需要放松和消遣,圖書有此功能。
張小波:
北京共和聯動圖書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9年圖書業起伏變化都會很大,比如紙張價位變化等,都會直接影響到出版界。我們的選擇就是小心謹慎、穩妥,同時尋求更多資本的進入,另外就是把力量更多地集中到目前發行較好的類別上,減少文藝類圖書的出版量。
路金波:
著名圖書策劃人
2009年出版業的情形,我覺得金融危機對出版業來說也許是個好事。因為金融危機時,高檔消費會受到影響,人們的出行消費也受到制約,在家、有閑的時間會多起來,人們會利用這些時間享受低價位的文化產品,圖書會有機會。
吳培華:
一般的中小大學社沒有必要成立董事會
蘇州大學總編輯吳培華在接受《教材周刊》記者采訪時說:改制的關鍵是管理機制和法人治理結構,高校出版社的管理本來就是多頭線索,存在著各種利益關系,何況這次是全新的體制架構。不少出版社私下抱怨改制的結果使得管理層次更加復雜,董事會、監事會、社委會,一下子多出來幾個管理層,如何協調?應該從自身實際出發,中小社可采用國有資產全資獨股的方式。董事會和社委會的關系,如果處理得好,對一個企業會有促進作用;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形成束縛。因為大學社與一般出版社不同,一般出版社成立的董事會是由出版集團董事會出面,是懂出版的行內人,而大學社的董事會是由學校方面出任,很多人是不懂出版的行外人,如果影響到出版社一些重大項目決策時,就會形成束縛。因此,一般的中小大學社,沒有必要成立董事會,可以采用國有資產全資獨股,授權社長作為執行董事,對國資委國有資產負責。
孫慶國:
定價銷售是現階段建立有秩序的圖書市場必需的選擇
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慶國在《出版商務周報》撰文說:中國書業市場價格體系的完善,首要的是要建立定價銷售的制度。現階段有一種怪現象,一方面有較多的出版社認為書價偏低,有千般理由要求漲價;一方面是打折銷售成風。因此筆者認為當前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地說書價低要漲價,而應首先根據當前圖書市場的混亂狀況,建立有約束力的定價銷售制度。從而把這種慘烈的不正當競爭逐步引向圖書質量和服務質量的競爭。定價銷售可以消除打折泡沫,建立真實的、關照各方面利益的相對合理的價格,可以根本杜絕具有欺詐性的高定價低折扣的圖書。只有建立定價銷售制度,才可以恰當地評判書價的高與低,購書者也包括媒體才可能建立對出版者定價的信任。
張世賢:
學術期刊怎么改革?
在新聞出版業改革中,學術期刊也在改制之列。我國學術期刊的改革,分為兩部分:一是帶有公益性質的學術期刊,包括一些基礎學科、前沿學科的學術期刊,要繼續實行事業體制。二是經營性的學術期刊要轉為企業。經濟管理出版社社長張世賢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說:發達國家創辦科技期刊一般不以贏利為目的,因為專業學術期刊是高層次期刊,一般是供專業人才閱讀的,讀者面窄,銷量小。國外包括劍橋出版社辦的很多雜志,因為要保持在這個學術領域的領先地位,就是要往里面“砸錢”,學校每年給這些雜志補貼印刷費、編輯費;如果學術期刊也變成了企業,還怎么補貼?建議對學術期刊改革時要重新定位。對于那些政府機關辦的學術期刊,可以放到科研機構,因為科研機構有經費來源,能夠維持期刊的生存和發展。
謝清風:
原創兒童文學出版的四重困境
謝清風在《出版廣角》撰文說:當前我國原創兒童文學出版的四重困境是:第一,兒童文學作品讓人堪憂,兒童文學作家普遍浮躁,兒童文學創作環境欠佳,使得原創兒童文學出版缺少源頭和基礎。第二,兒童文學編輯素質不高、出版社編輯激勵機制不科學,造成兒童文學編輯乏力,這使原創兒童文學出版失去了重要的助推力。第三,無端制造概念、宣傳過度、惡性競爭是原創兒童文學出版的暗流,使原創兒童文學出版有些無序。第四,閱讀邊緣化、閱讀習慣缺失、閱讀環境欠佳導致閱讀率持續下降,這讓原創兒童文學的出版缺少了前提和最基本的依托。
蔡尚偉、江南:
四大策略應對金融拖機
四川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的蔡尚偉、江南在人民網撰文說:金融危機的強勁破壞力正在逐步顯現,未來的一年,中國的出版企業可能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應對的策略是:1.準確把握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推出金融危機下滿足消費口味的優秀作品,搶占市場先機。2.有一定基礎的出版企業要通過上市融資壯大自身實力,以此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3.加大對優秀人才的引進,激發創造活力,為出版產業的發展尋求智慧支持。4.加快數字出版物的研發推廣,培養消費習慣,探索一種穩定的抗風險能力較高的贏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