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書商》雜志網站12月19日消息,貝塔斯曼集團已將旗下擁有的英國最大的郵購書商圖書俱樂部代理公司(Book Club Associates,以下簡稱BCA)賣給了總部位于慕尼黑的工業股份公司AURELIUS集團,這項交易將于2009年1月1日生效。
BCA成立于1966年,除擁有一家傳統的大眾圖書俱樂部之外,還擁有6家專業圖書俱樂部,這些主題俱樂部經營的書目范圍涉及兒童圖書、科幻、歷史以及收藏本等。公司大約共有70萬個會員,分布在英國與歐洲,2008年收入在5000萬歐元左右,收入完全來源于其圖書俱樂部業務。
AURELIUS集團(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ISIN:DE000AOJK2A8)目前致力于收購與其之前主營業務無關的中等規模企業和集團子公司,也收購一些結構復雜的公司,目的是由集團的一個專業團隊改造被收購公司從而使之升值,以此來為自己的股東創造收益。
貝塔斯曼集團今年7月份公布了出售其直接集團在9個國家的所有業務的計劃,目標是將直接集團的業務集中在主要的歐洲市場中。集團在賣出BCA公司時稱該公司有望在2009年恢復盈利。
(姜曉娟)
英國出版商協會新任國際部主任即將上任
自2008年7月以來,一直空缺的英國出版商協會(Publishers Assodation,以下簡稱PA)國際部主任一職,已確定由倫敦書展國際發展部主任Emma House女士接任,她將于2009年1月5日正式履新。此前Emma House已為倫敦書展服務六年,在此過程中積累了相當深厚的國際國內出版界人脈。2008年10月接受PA任命之后,她用了近三個月的時間完成并交接有關2009年倫敦書展——特別是印度主賓國的相關工作。
對于這項任命,PA首席執行官Simon Juden說:“Emma是全球出版業中的知名人物,在PA工作的主要國家和地區中,Emma與當地政府的合作都被充分證明是取得了有建設性的工作成果。她給出版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活力與激情,有能力迅速、全面地掌握復雜情況。她的上任意味著PA將對國際部主任的主要職責略有調整——我們試圖在國際國內大力加強對會員企業擁有版權的保護,同時繼續尋找和拓展新的市場。”(姜曉娟)
哈珀·柯林斯將在任天堂出版圖書
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將聯手任天堂,2009年1月26日推出“經典圖書精選集”文學經典將會以電子小說的形式登陸DS主機。據任天堂公司披露,DS很快將變身為優化過的專業電子閱讀器。
據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出版人的博客,從圣誕節后第一個工作日起,擁有任天堂的手控DS機的數百萬英國人可以下載“百部經典小說”的完整版本。這些小說從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出版的圖書中精選出,并制作成數字版。
“經典圖書精選集”收錄的書包括《理智與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珍寶島》(Treasure Island),《白鯨》(Moby Dick),《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和《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并附有每部書的新簡介。
據《紐約時報》(Times)的報道,任天堂的主管James Honeywell對此表示“當你去度假或是一個上班族,隨身攜帶一本厚厚的經典名著確實是一件麻煩的事,不過如果攜帶的是一個小巧的DS就會輕松多了。現在你可以把整個圖書館隨身攜帶。我們希望鼓勵那些不去買書的人閱讀。” (宋保偉)
“小J·K·羅琳”就是凱瑟琳·班納?
據英國媒體報道,J·K·羅琳因為《哈利·波特》系列魔幻小說享譽全球。如今,正當她為是否繼續創作《哈利·波特8》而猶豫不決的時候,一顆可能是“小J·K·羅琳”的新星已經在英國冉冉升起,她就是——凱瑟琳·班納。
2008年以來,英國文學界顯得十分興奮,J·K·羅琳后繼有人,此乃文學界之幸,出版界之幸,讀者之幸。文學界的權威人士指出,這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名字:凱瑟琳一班納。她14歲時就在課間匆匆記下了關于第一部小說的靈感,現在,她剛剛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圖書。
現年19歲的凱瑟琳·班納即將到劍橋大學學習英語,她出版的這部奇幻小說的名字是《國王的眼睛》,美國蘭多姆出版公司預測說,該書將成為暢銷書。
作為三部曲的第一部,該書描繪了“魔幻世界中的年輕人和他們的冒險”,現在凱瑟琳·班納已經著手寫第三部。有些評論文章夸獎凱瑟琳·班納是J·K·羅琳的接班人。
目前,從《國王的眼睛》出版發行以來,英國各地的書店讀者盈門,銷售行情天天上漲。
中國報紙日發行量1.07億份
據美國媒體報道,在世界各國報業市場規模的排名中,中國獨占鰲頭。
在本屆國際報業大會上,行業權威人士表示,受亞洲和南美洲需求的推動,全球報紙發行量呈上升趨勢,否定了紙介質媒體即將壽終正寢的預測。
據世界報業協會報告統計,2007年,全球付費報紙的發行量上升了2.6%,其中,地處亞洲的印度和中國的發行量增長最多。中國目前是最大的報業市場,日發行量達1.07億份。
然而,該調查報告還表明,美國和歐洲的報紙讀者人數持續下降,傳統日報面臨來自免費報紙和數字媒體的激烈競爭和巨大挑戰。
業內人士認為,這些調查結果是人們對報業表示樂觀的原因之一。
在發行量居于全球前100名的日報中,經濟活躍的亞洲擁有74家,其良好的發行業績與西方日益減少的報刊讀者形成鮮明對比。
該報告顯示,2007年美國的報紙發行量下降了3%,歐洲下滑1.9%;最近5年來,美國的報紙發行量共下降8%。
印刷業問:紙介質喜帖還能存在多久?
在出版、印刷、發行三大環節中,最早得到IT業實惠的是印刷環節。而當發行環節特別是出版環節也受益于IT業時,給印刷環節帶來的并非都是好消息。比如,電子書、電子報、電子雜志的問世,使紙介質書、紙介質報、紙介質雜志的印刷數量逐漸減少。近些年,保護“綠色地球”、“綠色家園”的意識成為地球人的共識,保護森林、減少木材砍伐的運動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開展。以木材為主要原料的紙介質喜帖,不得不面臨印刷品種減少、印刷數量減少的命運。而電子喜帖的鋪天蓋地,更讓紙介質喜帖幾無存身之地。
如今有各種形式的喜帖:電子郵件、PDF文檔、幻燈展示、DVD光盤,甚至還有手機短信以及在Facebook和MySpace網站上開設的網頁。情侶們說,
這樣的請柬節約了樹林、時間、金錢和冰箱的空間。不必浪費紙張,不必花幾個小時在信封上寫姓名地址,也不必給回復的卡片歸類。
在一家發送電子請柬的網站,近12個月來用戶發送的電子喜帖數量達120萬張,比一年前增加了60%。
美國青少年喜歡閱讀《知更鳥》
據美國媒體報道,最新一項調查表明,與歐洲青少年的閱讀興趣相比,“哈利·波特”系列圖書并不是美國青少年的最愛。比較出人意料的是,美國青少年更喜歡閱讀《殺死一只知更鳥》。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哈利·波特”系列圖書在孩子們中間就像咖啡廳免費派送的冰激凌一樣受歡迎,但美國2008年5月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英國的J·K羅琳女士所有的著作都無法撼動美國的瑟斯博士、E·B·懷特、朱迪·布盧姆、S·E·欣頓、哈伯·李等知名作家經典作品的地位。
美國一家名為“復興學習網”的網站發起了這項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針對青少年閱讀的調查。登陸這家網站的300萬名青少年接受了針對他們2007年閱讀圖書的測試,并在他們提交的7850萬本書中統計出各年級青少年最愛讀的書。
老師和圖書編輯很高興地看到哈伯·李創作于近半個世紀前的小說《殺死一只知更鳥》在9到12年級學生中排名第一,盡管有編輯認為這更多地要歸功于“老師把這本書列為課內讀物”。一名把這本書列入必讀書目的英語教師說,他認為年紀稍長的學生會覺得這本書比“哈利·波特”系列圖書更好看,因為他們逐漸意識到“生活不是童話”。
“卡利馬”計劃與迪拜國際電影節共舞
在如今的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復興阿拉伯世界翻譯藝術”的“卡利馬”計劃開展得順順利利的同時,迪拜國際電影節也一屆比一屆舉辦得紅火。雄心勃勃的阿聯酋,既想成為中東的出版之都,又想成為中東的制片之都。使圖書和電影作為當代阿拉伯世界的藝術代表,從而成為能夠向全球展示的文化品牌。換句話說,阿聯酋要在石油之都的基礎上,建立屬于自己的同時也屬于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之都。
英國書店以朝鮮招貼畫促銷圖書
據英國媒體報道,對英國人乃至西方人來說,朝鮮是一古怪神秘的國家。英國一些書店別出心裁,利用朝鮮自己印刷出版的宣傳畫,促銷有關英語版的朝鮮、金正日以及韓國、李明博、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各種圖書。
“我們都要成為游泳高手!”“我們要多種向日葵!”“我們要多養高產魚!”“我們要在所有機構和工作場所普及籃球運動!”
這些都是最近在英國倫敦福伊爾斯書店展出的朝鮮宣傳畫上的標語,它們讓人們有機會了解這個地球上最神秘國家人民的生活狀況。
這場英國首次舉辦朝鮮招貼畫展,展出了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的400幅手工繪制的招貼畫。
這些畫涵蓋了朝鮮生活的各個方面,畫上的口號教導人們應當怎樣生活:“我們要營造穿民族服裝的社會熱情!”
朝鮮戰爭也是一個常見的主題:“我們不能忘記浸透著鮮血的深仇大恨!”
自從招貼畫展舉辦以來,參觀者絡繹不絕。他們在留連忘返之際,同時又成為爭先購買朝韓圖書的讀者。一些讀者還對書店店主提出建議:把這些招貼畫、宣傳畫出版成畫冊,好讓我們也收藏。
古巴有份中文報
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老城區一條潔凈的步行街上,有一座很舊的樓房,樓房正門上方刻寫的“光華報”幾個蒼勁有力的楷書大字格外引人注目。這里就是古巴惟一尚存的中文報紙《光華報》報社所在地。
自1928年3月20日創刊以來,《光華報》走過了80個春秋。據介紹,《光華報》由中華總會館出資辦報,由于財政困難,《光華報》幾年前改為每月出版兩期。每次開本為對開,分4個版,頭3版是中文版,第4版為西班牙文。主要內容包括:中國要聞、古巴要聞、國際要聞、古巴華人社會動態、小說連載等等。介紹中國的消息主要來自新華社、中新社和《人民日報》。
在古巴,媒體大都是官方所辦,《光華報》是古巴惟一的私營報刊。總體來看,古巴媒體業發展較慢,這或許是《光華報》能存活至今的一個因素。
本期供稿尹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