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勇
摘要:隨著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的發展,電子標簽(E-Tag)成為IT業的新寵。本文簡單介紹了電子標簽相關技術,并與傳統的條碼技術進行了對比,最后就電子標簽在應用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做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電子標簽;RFID;條形碼
電子標簽,可以說是IC卡技術的延伸,它是微電子技術與新型芯片封裝技術結合的產物。從20世紀60年代第一個電子物品監視反盜竊系統開始,現如今,電子標簽已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領域:在物流領域用于倉庫管理、生產線自動化、日用品銷售;在交通運輸領域用于集裝箱與包裹管理、高速公路收費與停車管理;在農牧漁業用于家畜、魚類、水果等的管理以及寵物、野生動物跟蹤;在醫療衛生行業用于藥品生產、病人看護、醫療垃圾跟蹤;在制造業用于零部件與庫存的可視化管理;另外電子標簽還可以應用于圖書與文檔管理、門禁管理、定位與物體跟蹤、環境感知和支票防偽等多種應用領域。目前,電子標簽已成為IT業的新寵,被視為IT業的下一個“金礦”。各大軟、硬件廠商都對電子標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相繼投入大量研發經費,推出了各自的軟、硬件產品及系統應用解決方案。一些企業(以Wal-Mart為代表)已經開始準備采用電子標簽技術對業務系統進行流程再造,以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并為客戶提供各種增值服務。
1電子標簽技術簡介
電子標簽通常由標簽天線(或線圈)及標簽芯片組成,分為無源標簽和有源標簽二種類型。其中,有源標簽的讀寫距離較長,但它的成本較高并且標簽的使用壽命取決于電池的壽命。標簽芯片即相當于一個具有無線收發功能再加存貯功能的單片系統。電子標簽與讀寫器之間可按約定的通信協議互傳信息,通常的情況是由讀寫器向電子標簽發送命令,電子標簽根據收到的命令,進行相應的讀寫操作。天線在電子標簽和讀寫器間傳遞射頻信號。一套完整的系統還需具備數據傳輸和處理系統。這種通信是在無接觸方式下利用交變磁場或電磁場的空間耦合及射頻信號調制與解調技術實現的。
2電子標簽技術與傳統條形碼的比較
電子標簽和傳統條形碼識別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勢:
(1)快速掃描。條形碼一次只能對一個條形碼進行掃描;電子標簽讀寫設備可同時辨識多個電子標簽,從而提高了掃描的速度。
(2)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傳統條形碼的載體是紙張,容易受到污染;電子標簽可以根據需要采用不同的封裝形式,以達到防水、防油和防化學藥品腐蝕的要求。此外,由于條形碼是附于塑料袋或外包裝紙箱上,潮濕變形或受到污染后數據就無法讀取;電子標簽是將數據存貯在芯片中,芯片又被封裝材料完全包裹起來,不易受損,更有利于數據的保存。
(3)可重復使用。現今的條形碼印刷上去之后就無法更改;電子標簽則可以重復地使用,包括新增、修改、刪除等操作,在這點上,電子標簽就如同一張磁盤可以任意重復使用。
(4)穿透性和無屏障閱讀。在被覆蓋的情況下,無線信號能夠穿透紙張、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屬材質,進行穿透性通信;而條形碼掃描機必須在近距離而且沒有物體阻擋的情況下,才可以辨讀條形碼。
(5)數據的記憶容量大。一維條形碼的容量是50字節;二維條形碼最大的容量可儲存2~3000個字符,電子標簽最大的容量則有數兆字節。而且隨著記憶載體的發展,電子標簽的數據容量也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6)安全性。由于電子標簽承載的是電子信息,其數據內容可由密碼進行保護,相對條碼而言,其內容不易被偽造、更改。
近年來,電子標簽因其所具備的遠距離讀取、高儲存量等特性而備受矚目。它不僅可以幫助一個企業大幅提高貨物、信息管理的效率,還可以讓銷售企業和制造企業互聯,從而更加準確地接收反饋信息,控制需求信息,優化整個供應鏈。
3電子標簽應用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現狀來看,電子標簽的應用有以下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1)技術不成熟。電子標簽是個充滿希望的行業,但它的推廣需要依賴于以下一些方面的因素,如:相關標準的制訂、芯片設計與制造技術、天線設計與制造技術、芯片封裝技術、讀寫設備開發與生產技術、系統集成和數據管理軟件平臺、生產制造技術等。特別是在芯片的設計與制造上我們與國際上還有一定的差距,這些都對電子標簽的應用與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
(2)成本居高不下。這是電子標簽目前最致命的缺點,僅電子標簽一項在日本的制作成本就達到十幾元人民幣,而條碼標簽的單位成本只有0.1元。目前全球電子標簽的年需求量大約是1000萬片,而只有需求量超過50億片后,價格才能降到2美分。
(3)標準不統一。由于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目前還不能保證所有的電子標簽和讀寫器實現兼容。因此在希望應用電子標簽的倉庫中,也許需要不止一種讀寫器,以此來分別處理來自不同硬件提供商生產的不同電子標簽。
4結束語
電子標簽的興起并不是因為它是一項新技術,而是因為這項技術已經開始成熟并逐漸具備了走向實際應用的能力,同時也是因為目前正廣泛應用的自動識別技術(例如條形碼技術)已無法滿足人們更高的要求。隨著社會的進步,我相信:電子標簽將會逐漸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IT業的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