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傅 淶 本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
失業人員飆升、平均工資下降、食品價格上漲、盧布匯率下跌,甚至有些銀行開始凍結居民存款……俄羅斯《消息報》說,這似曾相識的一幕讓人擔心,1998年重創俄羅斯的金融危機有可能再次上演。
居民實際收入比去年12月下降了近一半
據俄統計局的報告顯示,2009年1月俄羅斯失業人數比去年12月增加了5.2%,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3.1%,達到610萬人。俄經濟學家認為,俄羅斯失業率還將繼續攀升,2009年有可能達到13%—15%。而更加令人擔憂的是,俄羅斯隱性失業率還在提高,也就是被削減工時和被迫休假的人數在不斷增加。
不僅失業人數大增,俄羅斯居民收入也出現了近9年來的首次下降。據俄《獨立報》20日報道,今年1月,俄羅斯人月平均工資為1.52萬盧布,與2008年12月的月平均工資相比降低了25%。而1月的俄居民實際收入更是同比下降6.7%,比去年12月份下降了45.7%。另一方面,拖欠工資現象越來越嚴重。據俄聯邦統計局公布,1月份俄羅斯企業拖欠工人工資總額高達70億盧布。與此同時,俄羅斯國內的通脹率還在直線上升,俄羅斯統計局預計,今年全年預計將達到13%。
眼下的狀況,讓一些俄羅斯人擔心重現1998年的噩夢。當年俄羅斯爆發金融危機,股市從400多點一路下跌到不足50點,老百姓的財產嚴重縮水,當時的平均工資只有2200盧布。1999年,俄羅斯失業人口達到了1020萬人。
居民總支出超過總收入
金融危機后的近10年來,俄羅斯通過能源出口的巨額收益贏得了持續的經濟發展,俄羅斯人的社會福利、平均工資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居民平均工資從1998年的2200盧布增長到了1.5萬多盧布,平均退休金從823盧布增長到了近6000盧布,貧困人口減少了一半。2000年俄羅斯有30%的人口處于貧困線以下,目前這一指標已經降低到了14%。每次記者去超市,都看到俄羅斯人一車一車地買東西,浪費的比用掉的還多。
但也就是富裕之后養成的消費習慣讓俄羅斯人在金融危機面前更加難過。俄羅斯經濟發展部11日公布的報告顯示,俄羅斯居民去年全年的總支出為25.5264萬億盧布,收入卻僅有25.5223萬億盧布,這意味著俄居民當年的現金增長率約為零。而在2007年,俄居民全年總收入較總支出多出8190億盧布,現金增長率為3.8%。俄經濟發展部表示,人們的收入不足以應付已經習以為常的消費水平,不得不花費部分存款,這在俄羅斯聯邦歷史上從未發生過。此前,在金融危機的1998年,俄羅斯的居民收入也比支出高出1.7%。
另據全俄輿論研究中心17日公布的一份民調顯示,32%的俄羅斯人為了省錢開始購買更便宜的商品,23%的俄羅斯人因為物價上漲而尋找兼職,12%的人開始動用儲蓄,另有5%的人購買備用商品以花掉快速貶值的盧布。22日,記者在莫斯科的跳蚤市場發現,把家中閑置的舊貨拿出來賣的人明顯增加不少。一位叫瑪麗亞-扎波羅熱切娃的婦女對記者說,1998年俄羅斯政府放任盧布貶值,拒絕償還外債,千萬人的存款隨著盧布的貶值而大幅縮水,身為會計師、會多種語言的她因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去當一個廚師以補貼家用,“那種危機似乎又回來了,工作已變得很不穩定。我在花每一分錢的時候都得慎重考慮,從下館子到買東西的每一件事情上小氣起來,因為也許明天我就失業了。”
不僅普通百姓生活大受影響,富豪們日子也不好過。2008年,俄羅斯身價10億美元以上的富豪排行榜上多達101人。時至今日,據俄羅斯商業雜志《finans》報道,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俄富豪數量已經少了一半,減少至49人。排名前十位的富豪總資產更是在一年之間蒸發了2/3,最高的縮水高達85%。
專家認為俄羅斯經濟不會回到1998年
全俄社會輿論研究中心專家古柯夫認為,全世界的消費者們都受到了沖擊,只不過俄羅斯人受的影響是他們的兩倍。但也有專家認為,俄羅斯經濟不會重回1998年。俄羅斯1998年金融危機后,政府用10年時間重建和完善了金融體系。據法國巴黎銀行估計,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過去5個月投資者從俄羅斯撤離的資金達2900億美元,早已超過1998年金融危機時的水平,但是俄羅斯金融體系并未受到毀滅性打擊。據俄羅斯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目前俄羅斯黃金外匯儲備約合3865億美元,而1998年時,俄羅斯的外匯儲備只有240億美元。▲
環球時報2009-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