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紐約時報》23日報道,奧巴馬政府計劃本周對全國20家最大的銀行進行“壓力測試”,以判斷這些金融機構是否有能力在未來經濟狀況繼續惡化時生存下來。據悉,這些測試將會持續幾周。
盡管美國政府不斷出臺救助銀行業的計劃,而美國的大銀行也宣稱自己財政狀態相對健康,在得到政府的支持后將會重新興盛起來。但許多經濟學家、華爾街分析師,甚至銀行高管都認為,有些銀行事實上已經破產。除了擺在臺面上的數十億美元的壞賬損失,還有數萬億美元的不良資產,幫助它們恢復將十分困難。分析人士認為,對全美20家大銀行進行“測試”,表明奧巴馬政府現在也很困惑,不知如何才能對花旗銀行、美國銀行等巨頭進行正確、公正的判斷。
據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的官員介紹,“壓力測試”將使用計算機模擬程序,預測各大銀行在大蕭條、失業率攀升至10%至12%、或房產價格下跌20%的經濟條件下將會落入何種境地。他們特別強調,這些假定的情況不太可能會發生。然而,由于這些測試包含噩夢般的經濟條件,測試的結果很可能會是“大銀行需要更多的資金”。這可能會加大政府購買大銀行股份、直至將其國有化的可能性。
官員們特別表示,“壓力測試”本身不應該引發擔憂。測試只是為了弄清楚各大銀行是現在還是未來需要更多的資金。聯邦政府不會為各家銀行設定及格線,也不會披露測試結果。一些官員表示,測試不僅沒有壞處,“還有可能會加強人們對于某些銀行的信心”。
據悉,聯邦官員在設計這項測試時曾咨詢過產業高管。一些銀行管理人員表示,測試得出的結果可能不會有什么新意,與監管層了解到的信息沒什么兩樣。事實上,美聯儲已經向各大銀行派出了數百名檢察員,監督銀行的運營。弗吉尼亞州銀行業分析師伯特·埃里說:“這些測試只會暴露更多的問題,增加不確定性。唯一可能讓投資者平靜下來的,就是政府宣布不會將這些銀行國有化。”
上周五,由于擔心政府會將陷入困境的銀行國有化,投資者大量拋售銀行股,花旗銀行股價下跌了44%,美國銀行股價下跌了32%。23日,又有消息稱,花旗集團與監管機構正在進行談判,美國政府最終可能持有花旗集團最多40%的股份以援助該行。▲(伊 文)
環球時報2009-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