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美國特約記者 林雪原 陸樂
日本首相麻生當地時間23日晚飛抵美國,等待成為首訪奧巴馬政府的外國領導人。原本備感自豪的日本媒體卻發現,麻生在美國受到冷遇。沒有記者會,甚至沒有安排午餐,這令日本媒體有些不是滋味。與此前的歡呼雀躍不同,日本媒體24日對麻生訪美報道都比較平淡,一帶而過。共同社24日分析說,美國既要滿足日本早日舉行首腦會談的愿望,又不愿意與飄搖不定的麻生政府走得太近。
據美國媒體報道, 由于時間倉促,麻生的此次訪問“一切從簡”:不發表共同文書、沒有首腦間的會餐,夫人也不同行。日本《產經新聞》報道稱,日本首相當地時間24日與奧巴馬會談后,奧巴馬并沒有請麻生吃飯,“這是近年來日美首腦會談中少有的事”。報道稱,連美國政府高官都“看不過去了”,說,“雖然麻生支持率很低,這么著急地邀請首相來,卻態度冷淡”。白宮新聞報道官在20日記者招待會上發表這周主要活動事宜時,“竟然沒有談到日本首相的來訪”。
《產經新聞》稱,當年與麻生同樣支持率很低的前首相森喜朗2001年3月訪美,還跟布什吃了兩個小時的飯,近年日美首腦會談通常要吃美國牛肉,而“麻生連美國牛肉都吃不上了”。報道還稱,2007年4月訪美的前首相安倍晉三、2007年11月訪美的前首相福田康夫均在白宮與美國總統聚餐。
共同社還報道說,麻生于當地時間23日晚抵達華盛頓郊外的安德魯斯空軍基地時,前往迎接的只是美國國務院禮賓司代理司長博爾達,“不得不說‘級別不夠”。 “盡管麻生是奧巴馬入主白宮后到訪的首位外國政要,但從會見規格來看有些過于樸素”。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說,希拉里訪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日本人對她可能偏愛中國而忽視日本的擔心” 。但是不久日本領導人就會醒悟,美國的友誼并不免費。文章引用專家的話說:“如果我是日本人,我會看好我的錢包,這種討好行為當然會減緩我的擔心,但我將不得不為此買單。”
面對一蹶不振的經濟形勢,麻生在日本國內的支持率一跌再跌,日本傳出“內閣將改組”的消息,然而有意見稱“該換的不是內閣,而是首相本人”。共同社報道說,被稱為麻生“盟友”的行政改革擔當相甘利明24日拋出“改組內閣論”稱,“首相的過人之處沒有充分體現。改組內閣可以看做是某種‘重新啟動的方法”?!?/p>
環球時報2009-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