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中 純 真
在丹徒區上黨鎮,只要一提起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徐玉榮,幾乎無人不曉。有人說他對事業過于執著,也有人說他工作了幾十年該歇歇腳了,他對此一笑置之。他說,對一個人來說,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能全力以赴地獻身于富民為民的事業,是最大的幸福。
在上黨鎮實地采訪時,許多干部群眾用“領導放心,群眾信任”來形容徐玉榮幾十年來為上黨鎮農業發展作出的積極努力和無私奉獻。
在徐玉榮辦公室里,記者看到一本2005年由國家一級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精神文明大典》,里面刊登了徐玉榮的事跡介紹……工作幾十年來,熟悉全鎮山、水、田、林、路,在全鎮農村農技推廣工作上具有獨到見解,政治優,事業強,業務精,是在農業戰線上勤奮工作的老兵。連續多年被評為鎮級優秀黨員,2002年被鎮黨委授予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自1997年事業單位實行年度考核以來,已有6次受到鎮政府考核嘉獎,其中2004年度,不但個人嘉獎,所領導的農服中心,也被鎮政府評為考核先進單位。由于科學種田經驗豐富,1996年在鎮江市組織的農業豐收競賽中,獲三等獎,由于工作業績突出,于1994年3月被鎮江市委、市政府評為科技有功人員,2005年1月,被鎮江市農林局、人事局評為2003—2004年度鎮江市“十佳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標兵”。本著為農服務的思想,大力推進地方產業、地方特色、地方結構調整,為振興上會經濟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由上可以看出,徐玉榮用業績精彩詮釋了人生的價值。
2005年年底區劃調整,上會鎮與上黨鎮合并后,徐玉榮繼續擔任上黨鎮農服中心主任,他沒有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吃老本,而是感到自己身上的擔子重了,責任更大了。他帶領全中心同志一起攻堅克難,奮發有為,立足老區為百姓,有效地解決農民最想要、最盼望、最急需的實質性問題,為民架起致富橋。正因為如此,他本人2006年被市農林局評為農村集體財務規范化管理優秀個人,2007年被市委評為“農村新五件實事”先進個人,2008年被省農林局評為農林系統先進個人,他領導的上黨鎮農服中心2005—2007連續三年被區農林局評為先進集體、物技掛鉤一等獎、農民培訓先進集體、科技入戶先進集體。中心2007年被省農林廳評為農經綜合服務先進單位,被市農林局評為鎮江市農村集體財務管理示范鄉鎮。
這幾年來,徐玉榮帶領大家做了大量工作,其一,宣傳、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在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油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良種補貼、農業保險以及申報財政支農項目、科技項目、宣傳農業結構調整、高效農業推進項目上的優惠政策方面做了許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其二,認真做好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工作。其三,開展農民培訓和科技入戶。其四,開展農業結構調整,大力推進高效農業的發展,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方向,全鎮已形成萬畝茶葉、千畝有機稻米、特種水產、花卉苗木、高效園藝、畜禽養殖等二十個高效農業示范基地,高效農業面積2萬畝。其五,改善服務手段,提高服務質量。建成丹徒區首家農村信息化示范鎮。其六,科學規范做好農村集體財務經營管理工作。2007年底,全鎮15個村已全部通過了區政府辦公室“農村集體財務規范化合格鎮、合格村”的檢查驗收。到目前為止,全鎮已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8家,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1家,在丹徒區位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