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是最有效的政策
厲以寧 全國政協常委兼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這次世界金融危機從美國開始發生,來勢兇猛,主要原因就是經濟自由主義泛濫。10年以來美國一直采取低利率、大貸款,另外金融創新太快,金融衍生產品過多,缺乏監管。相對來說,中國金融業受到的沖擊并不太大。相比金融業,對中國沖擊比較大的主要在實體經濟,主要在出口企業。在政府能采取的應對措施中,哪一個應排第一位?我認為是減稅。高昂成本的下降是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的最重要因素,而減稅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重要措施,其他措施都不如減稅效果明顯。
借金融危機重新規劃產業分區
陳平 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
我們要按照中國的情況進行中國式的城市化,將農業、工業、教育、文化、行政重新合理規劃。中國的西北,黃河、長江等源頭地方,應該規劃為自然保護區和旅游區;沿海是工商業區和金融區;中部地區搞行政區、教育區和養老區;還可以規劃一部分污染相對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比如紡織和制鞋,可以就地解決農民的就業。污染大的化工廠和造紙廠不能遷到中部,這樣會造成上游污染,下游的治理成本高。
在這樣合理規劃之后,中國的新經濟增長模式就顯現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可以就近就業,大批農民工不必長途遷徙,有助于和諧社會的發展。
連“豬堅強”都能活,
你為什么不可以?
馬云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雖然2007年曾經預言“冬天就要來了”,但是當金融危機正在由美國蔓延到全球,并開始轉化為經濟危機之時,馬云再次預言,危機將在未來兩三年內打擊每一個人,但伴隨著危機,機遇也即將成型,優秀的企業在逆境中照樣可以發展。
為最壞情況作準備
向最好情況去努力
柳傳志 聯想控股總裁
“在金融危機面前,企業應該調整或者重新制定新戰略,苦練內功以應對‘寒冬。”聯想控股總裁柳傳志在談到中國企業如何度過這次金融危機時建言。
他的建議是,冬天里,企業要把目標制定得稍微寬一點:就是最好會怎么樣,最壞會怎么樣,還有最大可能會怎么樣。“要把這些情況全都想得比較透,環境因素要想得稍微寬一點。”
經濟環境不好
是搶競爭對手地盤的好機會
宗慶后 娃哈哈集團公司董事長
經濟環境不好對我們來講反倒是機遇。首先,經濟形勢的變化對快速消費品企業的影響相對較小。另外,經濟環境的變化,一些企業的現金流可能會出現問題,我們不僅沒有資金壓力,而且還有存款,所以他們著急,我們不急。有些企業經營比較困難,客觀上可能會把市場讓出來。我們預計2009年飲料行業的總體收入規模不會有大的增長,我們營業收入的增加主要是搶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
我國不應再保護耕地
茅于軾 經濟學家
保護耕地,不允許侵占耕地,已經成為社會的共識。然而我不得不說,這個觀點是片面的,甚至是害多于利的。不允許侵占耕地的原因是我國耕地十分稀缺,為了保證糧食生產必須保護耕地,這種觀點的問題在于沒有看到糧食問題已經不再是制約發展的因素,不論在我國,或者在全世界,糧食和其他絕大部分商品一樣,是供過于求的,這個重大轉變發生在最近的50年中。可是老觀點還沒有轉變過來。我們需要用全新的眼光來看待糧食問題,也要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保護耕地的問題。
究竟是保護耕地要緊還是城鎮化要緊?肯定是城鎮化更重要,因為糧食已經不是問題,完全沒有必要死守住耕地面積。
大學畢業生拿零工資沒什么不可以
張五常 經濟學家
青年初出道,論工資不對——不僅是經濟困難的今天。為人師表數十年,我對畢業同學的建議,永遠是出道選工作不要論工資,要著重自己的興趣與知識投資的機會。可惜市道好時這建議不易被接受—錢作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