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蒙古特派記者 霍 文
蒙古人愛喝酒是出了名的,平時愛喝當地生產的白酒,如“哈拉”牌白酒等,而過“國慶那達慕”等傳統節日期間,蒙古人要喝當地產的“成吉思汗”白酒。這是當地最好的白酒,不用說本國人,即使是生活在首都烏蘭巴托的外國人,沒有人不知道“成吉思汗”白酒的。一些富裕人群經常去歐美國家,也喜歡喝高檔洋酒。雖然中國的白酒還未正式進入蒙古,但蒙古人也十分喜歡。許多蒙古人不僅知道中國的茅臺、五糧液,還知道北京的二鍋頭,內蒙古生產的草原白、河套王等等。
朝勒蒙是蒙古政府公務員,他曾對記者說:“我喜歡喝清香型的中國白酒,不喜歡醬香型,因為清香型中國酒與蒙古酒口感相近。另外,喝中國白酒不上頭,第二天不影響工作。”朝勒蒙的兒子在中國留學,每次回國給爸爸帶的禮物就是中國白酒。根據蒙古海關法規定,每個人最多可帶4瓶白酒入境。
與中國不同的是,在蒙古的酒吧或餐廳,白酒可以按“克”零賣,比如50克、100克,客人可以根據酒量點酒。有一次,記者在烏蘭巴托的一家中餐廳與朝勒蒙吃飯,他選了中國的河套老窖。沒想到,一頓飯時間,朝勒蒙一連要了5個100克,正好喝了一瓶。但似乎還沒盡興,就在記者到服務臺結賬時,朝勒蒙在服務臺又加了100克。朝勒蒙的酒量令我驚嘆。
據了解,上世紀90年代前后,蒙古很少有中國白酒。每次中國使館舉行招待會時,蒙古客人最喜歡喝中國的茅臺酒。那時候,中國白酒是贈送蒙古朋友的最好禮物。近幾年,隨著中蒙關系的發展,兩國民間交往增多,來蒙古經商旅游的中國人都會帶一些白酒作為贈送蒙古朋友的禮品,像水井坊等新型高檔酒也越來越為蒙古人所接受,蒙古人對中國的酒文化也越來越了解。蒙古人與中國人喝酒時,大部分人都會用漢語說“干杯”,而且明白是要把杯中酒全部喝完。在蒙古喝酒實際上沒有勸酒的習慣,但是當蒙古人和中國人喝酒時,他們會動不動讓你“干杯”。
蒙古商人奧特根一直經營礦山大型機械的銷售生意,貨源來自中國山東省一家公司。中國公司的產品價廉物美,使得奧特根在蒙古的生意越來越好。奧特根經常到中國,他有一個愛好是收集中國酒。記者曾去奧特根家看過,他的酒柜里有茅臺、五糧液、水井坊等各種中高檔白酒,奧特根說這些都是中國朋友贈送的。
遺憾的是,中國白酒至今還未通過商業途徑進入蒙古國。記者平時逛烏蘭巴托各大商場時注意到,這里除出售蒙古國自產的白酒外,也有從國外進口的酒類,如從歐洲和美洲國家進口的威士忌、白蘭地和伏特加等,品種繁多,卻看不到中國產的白酒。有業內人士認為,蒙古國目前不允許進口中國白酒,原因是擔心價廉物美的中國白酒一旦進入蒙古,可能會沖擊蒙古本國的制酒業。▲
環球時報2009-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