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風
“閃婚”是當代年輕人玩起的時髦事(即由閃電般的相識而閃電般地迅速結婚)。93歲高齡的劉高時也“閃”了一把,然而相識19天的“閃婚”,被“借”24萬元,他卻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幸?!?/p>
年過9旬勇敢征婚
1999年,湖北武漢市82歲的老教授劉高時結束了與妻子的婚姻。在此后8年的時間里,家里的冷清、晚年的寂寞以及很多書稿需要整理,讓劉高時有了找位伴侶共度晚年的想法。隨即,他到當地報社刊登廣告:“我要征婚”。并且提出:“我心目中的她溫柔賢惠,55歲-70歲,高中學歷以上,愛好音樂、寫作,最好能懂外語……”
應征信紛紛飛來,短短數周,有超過100位女性來電表示愿意交往,年齡最小的25歲,最大的75歲。每一封來信,老人都用放大鏡一個字一個字地看。
一天,劉高時接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電話,對方直接叫出了他的名字,并稱認識他。對方自稱是大連某音樂學校51歲的教師,叫林麗,以前在參加高校合唱時曾和劉高時有過三次邂逅。最讓劉高時欣賞的是,對方擅長電腦,通過電子郵件發來了她的照片,并寫來了火辣辣的情書。
此后一個月,兩人幾乎每晚都會通電話,一打就是一個小時。
2008年春節,林麗不遠千里來看劉高時,并給他帶來了大連特產。在一起生活的18天里,劉高時覺得找回了失去已久的溫暖……隨后,相識僅僅19天的兩人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
24萬元沒征來幸福
登記后,劉高時開始了他的再婚生活?;楹蟮?1天,林麗對他說自己在外面還開了一個店,現急需一筆周轉資金,如果他手里有錢,她只是應一下急,利息不付,但她會盡快還本的。
妻子開口,哪有不借的道理?再說還在新婚蜜月中。于是劉高時從抽屜里取出7本存折全部給了她,并告知密碼。
7本存折,共有24萬元,是劉高時全部的積蓄。但讓劉高時感到奇怪的是,林麗拿到存折以后,回家來的時間越來越少了,而每次與妻子在公眾場合出現時,林麗也總是說自己是劉高時的保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劉高時突然警覺起來。
他向林麗提出要回存折。林麗還了他6本,但每本存折上都已不剩分文。未還的一本,上面還有10萬元存款,但劉高時幾次給林麗打電話催要,林麗總是以種種借口拖延……劉高時一時心急如焚,又束手無策。連續幾天,茶飯不進,很快就血壓升高,病倒在床。
劉高時向武漢市漢陽區人民法院提請了離婚訴訟。法院依據《婚姻法》相關規定,作出如下判決:準予兩人離婚;因24萬元系劉高時婚前財產,應屬他個人所有,林麗應在判決之日起的30日內將24萬元返回劉高時……
雖然勝了官司,但經過這一場婚姻變故,年過九旬的劉高時已是身心俱傷,得不償失!
(文中當事人系化名)
一場征婚,原本只想晚年更多一份安寧與溫馨,不想卻換來了一個如此難堪的局面,這是老教授劉高時萬沒想到的。那么,在中國進入老齡社會的今天,如何關懷老年人,老人如何保護自己,相信此文能引起更多人的思考,讓更多的人受到應有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