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 剛
2008上半年,物價飛漲,經濟過熱,銀根緊縮,控制通貨膨脹成為政府的頭等大事。而養殖業仍繼續著2007年的大好行情,一路高歌。不少養殖戶還打算在2008年整修圈舍,擴大養殖規模,可惜風云變換太快;下半年,受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影響,房價受挫、股市狂跌、物價也在逐步回落,珠三角、長三角大量企業倒閉,農民工提前返鄉回家過年。在養殖戶還沒回過神來,養殖業也結束了長達12個月的黃金期。面對這輪行業的冬天,養殖戶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認清自己,真正的養殖投資者宜堅守。我們的廣大養殖戶必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養殖行業的投資者,還是投機者。如果只是投機者,那就請您趕快離開,因為養殖業的寒冬即將來臨,不然你們將成為寒冬里的第一批受凍者。在去年的那段養殖業的黃金期里,很多原本不搞養殖的投資機構、農戶因貪圖養殖的暴利,想快賺錢,一窩蜂地扎堆搞起了養殖業。在行情好的時候,不管你怎么養,只要你養的豬、牛、雞、鴨等不死不病就能賺錢。這錢賺得也有點簡單。現在不同了,養殖業的微利時代來了,在這個時期想賺錢就得靠技術、靠管理。所以,如果作為投機者的養殖戶,還是趁早收手,轉投其他行業吧!養殖的微利時代,我們需要的是真正的養殖投資戶。
二、了解行業局勢,考慮自身的養殖規模。豬肉價格已經從高峰期的每公斤28元,下降到現在的每公斤16元,而飼養成本又高居不下,很多地方的養豬戶已經出現了虧損。受豬價的連累,其他大宗肉質品的價格也紛紛下降(特種經濟動物的價格另當別論),因此,我們的養殖戶要根據自身的情況、資金的大小、所能承受虧損的程度和銷售能力,來決定是縮小養殖規模,還是乘機在行業的低潮期擴大自己的規模。這點廣大的養殖戶需要仔細考慮清楚。還有一點要考慮,就是2009年的經濟形勢。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一年半載是不會消退的?,F在大量的農民工因企業倒閉,紛紛提前返鄉。如果年后大量農民工還沒找到工作,其中很大一部分農民會選擇在家搞養殖,到時候會進一步加劇市場供需不平衡,行業利潤會進一步的降低。所以,養殖戶們要及時了解行業動態,隨時做好應對準備。
三、延伸養殖行業鏈,降低養殖成本。在養殖難賺錢的時候,我們的養殖戶就要想辦法開源節流了。延伸養殖行業鏈,將養殖成本分攤到整個行業的環節中去,可以有效的降低單環節的飼養風險。例如:原來只養育肥豬的,現在開始自繁自養。原來只養母豬的,現在可以自己育肥大豬出售。還有就是,如果養殖戶有山、有塘、有田那就更好了,可以發展立體養殖模式,像現在比較流行的“豬—沼—果”、“豬—沼—魚”、“?!球尽~—無公害蔬菜”、“雞—林—果”等模式,都可以在養殖不賺錢的時候,靠其他項目來有效降低養殖成本,增強抵御市場波動的能力。
四、加強飼養管理技術,在細節中追求養殖效益。在養殖行情好時,管理似乎并不重要。而在養殖的微利時代,管理的好壞就決定了養殖是賺還是虧。在平時的飼養管理中我們要勤添少加,根據畜禽的生理需求來投喂飼料,堅決杜絕飼料的浪費。并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飼料資源,降低飼養成本。例如在江浙一帶盛產蠶桑,當地養殖戶就可以用蠶蛹作為蛋白飼料替代高昂的魚粉,并且飼養效果不比用魚粉的差。如何在飼養中加強管理,是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需要學習和積累的。賺錢不容易,唯有細節管理中出效益才是根本。
五、養殖戶之間加強合作,提高在市場上的話語權。在整個養殖行業里,真正的養殖者沒怎么賺錢,絕大部分的行業利潤都被飼料商、生豬收購商、肉制品零售商瓜分了。不是說市場肉價低,而是我們的廣大養殖戶沒有市場議價能力。因此,當地的養殖戶要聯合起來統一采購飼料、獸藥,統一組織銷售,作為一個團體提高在市場上的話語權。
以上五點建議對于整個行業來講可能微不足道,在此也只是希望廣大養殖戶增強對行業的信心。即使現在養殖業到了低點,但只要全國人民還要吃肉,這個行業就不會轟然倒下,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堅韌地存活下去。以前比這更寒冷的冬天,我們都安然度過了,難道這次我們還會等不到春天嗎?(江西 喻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