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 濤
溫州瑞安市雪菜(雪里蕻)種植面積逾3300公頃,其中大部分基地集中在宋家埭村附近。當地農民從事雪菜生產、腌制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由于其腌制方法獨特,腌制的產品以鮮、香、脆、嫩、色澤金黃等特點而享譽瑞安、溫州市場。但由于腌菜初制品在保鮮、保質、風味、包裝、儲運等方面的技術問題,產品無法遠銷國內大中城市的賓館、飯店、超市等,更不能出口創匯。為了解決這方面的難題,使產品走向國內外市場,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以及進一步提高初制品的附加值,筆者對該腌制品進行了精深加工的研究。利用先進的加工工藝和科學的配方調料,應用保鮮新技術,通過真空包裝和巴氏殺菌后形成的產品——“宋家”雪菜,滋味更鮮美,營養更豐富,清潔衛生,生津開胃,開袋即食,儲運方便,保質期達180天,市場反映良好,經濟效益顯著提高。
一、雪菜腌胚的操作
1.整理:雪里蕻采收后先進行大小分選,去除爛葉、黃葉、病蟲葉等。
2.清洗:用清水洗去表面及葉柄基部的淤泥、細沙等雜質。
3.風干:洗凈后的雪里蕻再經風吹日曬2~3天,使其脫去一部分水分,重量為原重量的80%~90%時即可進行腌制。
4.預腌:腌制時每100公斤鮮菜加食鹽3.0~3.5公斤,將食鹽與菜充分攪拌揉搓后,裝入洗凈的特制木桶中,上面用石塊壓實。
5.二次腌制:預腌3~4天當菜汁溢于菜面后,將菜取出擠干進行二次腌制。每100公斤鮮萊放食鹽2.0~2.5公斤、生姜5~6公斤(目的是防腐抗菌、增加香味兒),一層鹽加生姜,一層雪里蕻,層層踏實。之后隔兩天倒桶一次,連續倒桶5~6天,即可封桶保存。在菜上面加竹簾或一層稻草,再用大石塊壓實,然后在木桶口加蓋,但不密封。約3~4個月后,即成為腌菜的初制品,可直接上市或進行深加工。
二、“宋家”雪菜的加工技術規程
1.工藝流程:
原料-浸洗-整理-切段-拌料-稱量-裝袋-封口-滅菌-冷卻-干燥-檢驗-成品。
2.操作要點:
(1)腌胚處理。腌胚從木桶中取出后應立即進行加工,避免在空氣中暴露時間過長而變質產生異味。將腌胚用清水洗凈泥沙,瀝干水分,用手工切除菜葉和菜心的老樁頭,對過于粗壯的菜梗要用刀縱向切幾刀,然后用切菜機切成小于1厘米的短段。
(2)調味兒拌料。根據化驗腌胚的實際含鹽量和含酸量,按配方稱量配料,以1公斤菜段計,稱取固體配料味精1.5克,白糖50克,香料末(八角45%、桂皮15%、丁香10%、甘草15%、小茴香5%、干姜5%、花椒5%)2.5克,特鮮味精0.2克,食鹽40克,檸檬酸5克,將所有的固體配料攪拌使之充分混勻,加入到切好的菜段中,充分攪拌,然后加入黃酒20毫升,最后將菜段倒入攪拌機中攪拌5~10分鐘使其充分混勻,出料待用。
(3)裝袋和封口。包裝袋采用聚丙烯/鋁箔/聚乙烯材料制成的復合塑料袋,以保證氣密性,同時能經受沸水殺菌而不分層。裝量每袋凈含量要求達到125±5克,用漏斗裝入,注意不能污染袋口,以防止封口不嚴。采用DZ4400-2D型真空包裝機包裝,抽氣真空度應達到0.09兆帕以上,熱合帶寬度應在6毫米以上。封口后立即檢查包裝質量,如發現封口花紋不清晰、熱合縫有折疊或夾有菜末等,應取出內容物重新包裝。
(4)滅菌。滅菌工序是直接影響成品品質和保質期的關鍵,應有專人負責操作,要嚴格按照《殺菌規范》進行。每批產品的殺菌過程都應有書面記錄。采用巴氏殺菌法:125克裝,90℃條件下保持15分鐘。熱殺菌結束后,立即將產品投入冷卻池,盡快將包裝內的產品中心溫度冷卻到38℃以下。
(5)干燥。冷卻后的產品瀝干水分后,進入烘干機。以烘到表面水分基本蒸發為度,注意烘干溫度不超過38℃,時間不能過長,否則會使產品溫度上升,嚴重影響產品質量。
(6)檢驗、包裝、入庫。將產品逐袋檢驗,剔除封口不良、漏氣和真空度不足的產品,合格產品即可包裝入庫。(浙江 溫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