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詹德斌
嚴重依賴出口的韓國經濟面臨重重考驗,原本互有芥蒂的韓國企業也在生死關頭開始抱團取暖。
據韓國統計廳2日發布的報告,韓國制造業1月份的平均開工率已跌至61.5%, 40%的生產設備和人力處于休息狀態。韓國知識經濟部2日則稱,韓國上個月的出口額同比減少了17%,去年第4季度戶均實際收入(-2.1%)和實際消費(-3%)也首次同步出現減少的現象。
面對經濟困境,韓國總統李明博1日發表講話,呼吁國民團結起來共同克服經濟危機。據韓國《中央日報》3日報道,原本是你死我活的競爭對手之間也都開始伸出友好之手。報道舉例說,同屬韓國電子產業界巨頭的三星和LG是一對傳統對手,長期以來在國內外市場競爭激烈。為了防備對方,兩個公司此前用于液晶顯示器的LCD嵌板即使不夠用,也絕不采購對方公司的產品,寧可去買臺灣企業的產品。不過,LG顯示器社長權暎壽在上月表示,將會和三星相互購買嵌板實現合作,此舉已得到三星方面肯定的回應。此外,因為過去電腦制造公司競爭激烈,作為硬件制造商的LG公司和軟件公司的合作并不愉快,但最近LG公司決定在自產的50款智能手機模型中只使用微軟移動操作系統Windows Mobile,“曾經互相牽制的不同產業企業也在攜手合作”。
對此,紐約市立大學教授戴本·李分析稱:“過去的合作經濟主要集中在拓寬品牌認知度和消費層,但最近主要是為了節約經費、提高效率。” 不過,三星經濟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韓昌洙表示:“隨著環境的變化,企業為解決問題而選擇合作戰術。經濟蕭條持續越久,過去意想不到的合作會不斷出現。”韓國“數碼時代”網站3日則稱,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的合作更加重要,但目前兩者的之間合作仍很不足。不過,也有分析認為,“從目前的情況看,危機是全球需求減少引起的,三星和LG的點滴合作益處并不大”。▲
環球時報200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