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印度尼西亞特派記者 孫天仁
來自30多個國家的約2000名代表正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參加第五屆世界伊斯蘭經濟論壇。在論壇上,所有話題都圍繞“金融危機”展開,而印尼和馬來西亞則趁機大力“推銷”起伊斯蘭金融體系。
印尼總統蘇西洛2日在論壇開幕式上表示,相較于傳統銀行,伊斯蘭銀行遭受這波金融危機的沖擊較小,因此伊斯蘭銀行應該在西方世界充當一個傳播者,宣揚伊斯蘭金融體系概念。馬來西亞總理巴達維也表示,應該推動伊斯蘭金融體系取代華爾街模式,他還譴責,正是華爾街模式“放縱的貪婪”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
伊斯蘭金融體系最早只在某些伊斯蘭國家實行,它取消了隨市場行情升降利率的規則,而是銀行與顧客互相協商,有利同享、風險共擔。在伊斯蘭金融體系中,銀行計算的不是利息的盈余,而是幫助客戶用現金投資做生意,再分享其利潤。而且伊斯蘭銀行把吸納的資金全部用于實業投資,遵循伊斯蘭道德準則,“只進入對社會和居民身心健康有利的行業,禁止投機行為,對高風險投資也有一定限制”。因此美國人進行的“次貸”業務在伊斯蘭銀行是根本不存在的。
目前,伊斯蘭金融體系的業務金額在全球約15億穆斯林市場中所占的份額還不到10%,占世界經濟只有4%。此間分析認為,眼下金融危機給伊斯蘭金融體系的崛起提供了契機,世界各大銀行和投資者也愈發對伊斯蘭金融體系的運作方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爭相涉足。
伊斯蘭金融業在東南亞發展很快。近年來,為吸引中東地區以及其他伊斯蘭國家前來投資,馬來西亞和印尼競相出臺政策,支持發展伊斯蘭金融服務業。印尼《雅加達環球報》3月3日評論說,伊斯蘭國家將成為世界經濟恢復元氣的關鍵。印尼是擁有最多穆斯林的人口大國,有潛力創建全球最大的伊斯蘭金融區。而富裕的中東國家擁有大量外匯儲備,加之穩健的伊斯蘭金融體系,將會共同對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做出貢獻。▲
環球時報200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