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曉峰 王明焱
依托地方資源優勢創建地方特色經濟
蘭西,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素有“哈爾濱后花園”、“中國亞麻之鄉”、“中國亞麻紡編織名城”、“全國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地區”和“全國亞麻汽車坐墊生產基地縣”等美譽的小縣城!
自1937年亞麻種子被撒到蘭西土壤中那一刻起,蘭西便開始與亞麻結緣,上世紀90年代末期,蘭西連年受災,加之結構性矛盾突出、基礎設施薄弱等因素,縣域經濟跌到了最低谷。2001年,隨著黑蘭麻紡公司的停產,蘭西成了“無工業縣”,四千多名職工下崗。困境中,一個叫于長富的普通下崗職工,和愛人設計編織了幾套亞麻汽車坐墊,輾轉到上海銷售,喜獲成功。回來后,夫妻倆組織了一批下崗職工,進行汽車坐墊編織。從而大大小小的亞麻加工廠也如雨后春筍般成立并發展起來,這當然引起了縣委縣政府領導的極大重視,經充分的考查研究后決定利用蘭西亞麻種植業的良好基礎,利用現有農業資源和優勢去發展建設一條亞麻經濟之路!
于是,從2003年開始,蘭西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亞麻汽車坐墊等行業的發展。在稅收上,給予麻紡編織企業許多優惠政策。另外,縣政府下發文件:任何機關、機構不得向企業攤派費用,以免增加企業負擔。
與此同時,政府出資為企業搭建了信息和技術平臺,并通過舉辦大型的亞麻制品訂貨會,幫助企業開拓市場,90%的企業全年絕大多數訂單都是在訂貨會上完成的,至今已經成功召開了五屆亞麻產品訂購會。
在扶持政策的推動下,蘭西亞麻汽車坐墊業迅速發展起來。目前,蘭西縣共有340多家汽車坐墊生產企業,其中上規模的有50~60家,拉動了10萬人就業。目前已經形成了6大類170多個品種的亞麻加工產業鏈。其中,規模最大的亞麻汽車坐墊行業,占全縣GDP的1/3,為全縣支柱產業。去年,該縣亞麻汽車坐墊產量達到650萬套,在國內市場上占86%以上的份額。
發展亞麻產業集群加快脫貧解困實踐
如今,依靠發展以汽車坐墊為主的亞麻加工業,蘭西人開始把經濟搞活,群眾逐步富裕起來。“現在的發展程度和速度都還遠遠不夠”,為了深入了解蘭西亞麻生產企業的現狀和市場的發展趨勢,幾乎啃遍了所有與亞麻相關書籍的王秀平縣長說:“蘭西亞麻產業的發展需要向科學理論和市場要出路,蘭西亞麻產業不能停留在國內市場,要逐步向國際市場并軌,在這一轉型過程中,產業升級和深度開發利用顯得尤為重要,今后蘭西縣政府還要著力做三件事:一是把蘭西打造成全國的亞麻制品集散中心。二是建立亞麻制品產業園區,拉長產業鏈條,實現產業升級,吸引一批有實力的企業和投資者來蘭西,共同開發亞麻產品。三是積極推廣亞麻產品,發展亞麻文化。現在,蘭西亞麻汽車坐墊僅是工業品,將來要做成工藝品。具備一定文化內涵,蘭西亞麻產業才能更好更快發展。”
目前蘭西亞麻產業從種植到深加工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化結構,產品有亞麻纖維、亞麻紗、亞麻坯布、亞麻汽車坐墊、亞麻工藝品等六大類170余種。亞麻產業已經進入分工階段編織機械、縫紉設備營銷、輔助設備生產、輔料經銷、配件經銷、產品運輸等配套行業的發展。未來幾年,蘭西縣政府將進一步推進完善亞麻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充分發揮產品研發中心和信息服務中心的功能,為亞麻產業向醫藥、保健、食品、建材、化工、造紙等領域拓展發揮積極作用。
政府部門將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推動亞麻訂貨會市場升級,打好訂貨會的品牌,以展促銷多頭并進,為解決中小企業的資金短缺、融資難等問題另辟蹊徑。
蘭西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乘勢造勢,牢固樹立了“打麻牌、發麻財”的工作理念,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專項推進、全民創業等一系列措施,舉全縣之力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心系百姓所想面向未來展望
肩負著全縣百姓的眾望,蘭西縣政府縣長王秀平深知自己責任的重大,他說只要是利于人民合乎黨的政策的發展之路,他都將義無反顧地爭取和支持!蘭西資源富集,物產豐饒,除了被譽為“亞麻之鄉”外,它還是中國東北民豬之鄉,中國鮮食玉米之鄉,中國商品糧基地和全國糧食產量百強縣。同時蘭西的旅游資源也非常豐富,東林寺佛國勝境,顯佑宮道觀規模宏大,黃崖子民俗文化館真實質樸,呼蘭河、拉哈山風光旖旎,王子墳,女兒城金元歷史厚重,還有傳奇人物朱開山大院也始建成功,如今,投資4300余萬元建成的河口水電站,東北三省唯一一座平原水電站,也為蘭西旅游業添置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蘭西縣委、縣政府代表蘭西縣人民誠摯地邀請各界人士到蘭西做客、旅游觀光和興業投資,政府將給予最大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