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李一然 本報特約記者 王秀森
新上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歐洲曾刮起的旋風遇上了現實的障礙。美國《洛杉磯時報》12日以“奧巴馬和歐洲的首次爭吵———為了錢”為題稱,在就任兩個月后,其政治魅力顯現出了限度,歐洲許多國領導人都不愿意追隨他的號召,像美國政府那樣“瘋狂支出”以拯救本國經濟。而歐洲內部分歧重重,即將召開的20國峰會可能會開局不順。
報道說,本周末,來自20國集團的財長們將在倫敦商討應對全球經濟危機的措施。而美國和歐洲對于“什么才是最好的解決之道”明顯存在分歧。奧巴馬11日再次敦促其他國家向美國學習擴大公共支出,希望借此促進消費需求,但歐洲許多國領導人對此并不同意,他們認為,在刺激經濟方面政府做得已經足夠多了,世界現在需要的是對金融市場施加全球性的強制監管,以免重蹈覆轍。
《洛杉磯時報》說,此時的歐洲領導人已經不像去年那樣熱情對待來訪歐洲的奧巴馬了,傳統的美歐地位正在發生轉變。法國經濟刺激計劃執行部長德維讓在接受一家電視臺采訪時說:“美國人應該更加謙虛,不要總是試圖教別人怎么做,因為此次危機正是來自美國。”
報道說,歐洲內部也存在著不同的聲音。一方面,奧巴馬政府也認為,現在是時候限制金融產業的過度擴張了,另一方面,歐盟希望制定一個能夠解決內部分歧的通用經濟政策———法國并不一定會與德國看法一致,而英國所采取的激進措施則拉攏了美國,疏遠了歐盟。報道分析說,這是因為歐盟國家經濟刺激方案的規模并不像美國那樣大,平均只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3.3%,是美國的一半。與此同時,美國和英國在金融市場的監管上也可能不會像歐洲國家那樣激進。
法國總統薩科齊的顧問、經濟學家、律師尼克拉斯·巴維雷茲說:“‘老歐洲將會優先考慮采取經濟緊急措施,在監管領域保持謹慎。這是因為金融產業在這些國家財富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與此同時,他們還對國際多邊體系抱有略帶敵意的警惕心理。”
他警告說,在正式開幕之前,20國集團峰會就有可能會開局不順。但他同時也表示,法國對奧巴馬的措施總體還是認可的,“規模如此龐大的經濟刺激方案中肯定會存在支出浪費的情況,但如果不這么做,就只能坐以待斃”。
20國集團峰會將于4月2日在英國倫敦舉行,討論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各國財政部長將于本周末在倫敦進行會晤,為峰會做準備。據悉,英國舉行此次峰會的成本不菲,高達5000萬英鎊,但媒體對于此次峰會所能取得多少的實質性成果并不樂觀。▲
環球時報200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