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韓國、日本特約記者 詹德斌 孫秀萍 謝德良 ●陳萬新 張學峰 ●本報記者 劉揚
朝鮮12日正式向國際社會通告要發射人造衛星的消息,這給東北亞地區近來不斷加劇的對抗局勢增加更多變數,也把一個天大的難題留給了美國和日本———他們是否攔截朝鮮的衛星。此前,美國和日本有關“攔截朝鮮衛星”的說法叫得非常響,美國國防部11日說,朝鮮無論是發射衛星還是導彈,都是違反聯合國決議的行為,日本外相表示,美軍攔截朝鮮導彈符合國際法。而朝鮮則聲稱,攔截衛星的行為“意味著戰爭”。世界上以前并沒有發生過攔截衛星發射的先例,即使是非常敵對的國家之間也沒有發出過這種威脅,但現在朝鮮和美日在言語上的你來我往第一次讓人們看到了這種危險的可能性。
朝鮮將于下月發射衛星
據韓聯社12日報道,朝鮮宇宙空間技術委員會前不久宣布正在為利用運載火箭“銀河-2號”發射試驗通信衛星“光明星2號”而做準備,作為其中的一部分,已按照相關規定,向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和國際海事組織(IMO)等國際機構通報飛機和船舶航行安全所需的資料。
稍后,總部位于英國倫敦的國際海事組織證實了這一消息。據法新社報道,國際海事組織表示,朝鮮衛星的發射時間將在下個月早些時候,朝鮮還標出了衛星發射時可能的危險區域,包括日本海和太平洋的兩塊海域。
日本《朝日新聞》說,朝鮮發射導彈的地點是位于該國東北部的咸鏡北道。該地區瀕臨日本海,朝鮮火箭發射后很快就飛到公海和其他國家的上空。日本共同社說,朝鮮發射人造衛星使其進入繞地軌道,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向東發射,1998年,朝鮮發射人造衛星時,第一和第二段火箭飛抵日本青森縣上空約60—160公里處。
日本共同社12日報道說,為保障航空器及船舶安全,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和國際海事組織要求,各國發射導彈及火箭前需進行申報。此次朝鮮向上述兩個國際組織提交材料及加入太空條約,標志著其發射衛星的準備工作已近尾聲。共同社還說,1998年8月,朝鮮發射人造衛星時,沒有事先申報。
盡管朝鮮并沒有向外界公布發射的具體日期,但《紐約時報》報道說,朝鮮很可能會在4月4日至8日進行發射。路透社援引專家的分析說,朝鮮一直在其東部沿海地區組裝大浦洞-2號導彈,目前該導彈仍處于室內,一旦被豎立起來運到發射場,那么在7到10天內就可以發射了。人們廣泛的猜測是朝鮮會在4月15日前后發射,因為15日是金日成的生日。
“朝鮮的通告是最近幾星期來所發出關于此類發射的一系列警告和信號之一”,《國際先驅論壇報》12日的文章寫道,即使朝鮮真的是在發射衛星,那么發射衛星所用的運載火箭也能夠被用來發射可能襲擊美國大陸的彈頭。
朝鮮的動作迅速引起韓國和日本對抗性的反應。據韓聯社報道,韓國青瓦臺有關負責人就朝鮮將發射“人造衛星”評論說,這是威脅半島與國際和平的行為。韓國統一部長官玄仁澤12日表示,韓國正與相關國家合作,敦促朝鮮停止導彈試射等制造緊張局勢的行為。
12日,日本官房長官河村建夫就此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希望朝方保持克制的態度,中止發射。
朝鮮給美日出了難題
此前,美日和朝鮮在發射衛星或導彈的問題上針鋒相對。
美日繼續堅持近來一貫的可能進行攔截的立場。據共同社報道,日本外相中曾根弘文11日在參院預算委員會上表示,美軍攔截可能墜落在日本境內的朝鮮遠程彈道導彈的做法“被國際法所允許,也符合日美安全保障條約”。中曾根還說,即使朝鮮發射的是“人造衛星”,美軍攔截它在國際法上沒有任何問題。日本防衛相濱田靖一也表示,如果日本因此受害,必將實施攔截。
美國的態度與日本類似。據韓聯社報道,美國國防部11日表示,無論朝鮮發射的是人造衛星還是導彈,都是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第1718號決議的行為。在回答美國是否會攔截朝鮮衛星的提問時,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莫雷爾表示:“不便透露相關情報或作戰計劃。即使我們制定了針對這種可能性的應對計劃,也不會發表。”
朝鮮對美日的“攔截說”做出前所未有的強硬反應,警告日本和美國,對朝鮮發射“衛星”實施攔截的行為“意味著戰爭”。據共同社報道,身著軍裝的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部發言人9日在朝鮮中央電視臺發表強硬聲明稱,“若我們的衛星被攔截,將會對美日侵略者和南朝鮮(韓國)的首都發起正義的報復打擊戰。”
日本朝日電視臺分析說,本來,美國和日本有關攔截導彈或衛星的發言目的在于阻止朝鮮的發射行動。但現在朝鮮已經明確一定會發射衛星,這必將給日本乃至國際社會造成難題。
有分析認為,衛星從發射到進入繞地軌道的時間一般不過1個小時,如果美國在火箭發射后才做出反應,那么這1個小時的時間顯然顯得太短,美國很可能現在就要做出決策。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倪峰說,美國目前的態度反映出它對朝鮮行為的憤怒,想給日本、韓國等盟友心理上的支持,并對朝形成心理威懾。但美國如果要做出攔截的決定,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抉擇。
衛星為何也成威脅
朝鮮是自己發射衛星的國家中國土面積較小的國家之一,它發射衛星引來的議論也是最多的。同樣與美國處于敵對狀態的國家———伊朗也發射過導彈和衛星,但卻沒有遭遇朝鮮這樣的情況。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布萊爾10日說,根據美國情報界掌握的情況,朝鮮確實在準備發射衛星。他還說,朝鮮用于太空發射的技術與用于洲際彈道導彈發射的技術“沒有區別”,“如果三級太空發射運載工具獲得成功,那么它不僅能到達阿拉斯加和夏威夷,而且還能到達美國大陸。”此前,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韓國都一口咬定朝鮮即將進行遠程彈道導彈試射。
實際上,通過技術手段很難在發射前,甚至發射過程的前半段來判斷發射的到底是運載火箭還是彈道導彈。早期的運載火箭和彈道導彈在技術上,特別是發動機技術上擁有很大的相似性,美、俄等國的第一種運載火箭都是從洲際彈道導彈的基礎上研制而來的。從外形上看兩者也很相似,多數遠程彈道導彈和運載火箭為兩級火箭,運載火箭的頭部裝衛星,而彈道導彈的頭部裝備各型戰斗部。一般來說,單彈頭遠程彈道導彈的戰斗部頭部尖銳,利于再入大氣層時減小阻力,而運載火箭的頭部整流罩內要容納衛星,相對飽滿,但是通過衛星照片也很難區分。在發射后,兩者也不能立刻區分。在飛行的前半段,運載火箭和遠程彈道導彈也都是進行爬升和轉向,實際上只有兩級發動機熄火后,通過雷達等裝備探測頭部是進入地球軌道還是飛向地面,才能最終判斷其屬性。
《國際先驅論壇報》12日稱,西方之所以對朝鮮的發射感到擔心,其原因在于,不管火箭是用來發射衛星還是導彈,其技術要求是相似的。如果火箭成功發射,那么朝鮮就能向該地區展示其導彈實力,而該地區已經對其“遠程打擊威脅和核威脅”感到越來越不安。
攔截衛星后果非常危險
無論朝鮮即將發射的是搭載衛星的運載火箭還是遠程彈道導彈,美國具有一定實施攔截的能力。
目前,在韓國水域集結參加“關鍵決斷”演習的美國海軍“宙斯盾”軍艦有7艘之多。這些艦艇的作戰系統大多數經過了提升,裝備了“彈道導彈防御型宙斯盾”作戰系統和“標準-3”反導攔截彈。該系統是專門為攔截中、遠程彈道導彈而設計的,其試射的命中率也在美軍各種反導系統中屬于較高的。此前,美國“宙斯盾”艦曾經使用“標準-3”攔截彈成功擊落一顆高度約為200公里的報廢衛星,其高度和速度都超過飛行中段的運載火箭,攔截難度也更高。因此,只要美國戰艦部署的位置合理,也可能在類似的高度攔截朝鮮發射衛星用的運載火箭。
但技術上的困難也不少。中國軍事問題專家魏國安說,日本根本就不具備攔截的能力,就算美國進行攔截也是很困難的。因為美國的攔截實驗都是在提前通報彈道和發射時間、地點的情況下進行,對于朝鮮衛星發射的情況,就算美國可以從衛星上監測到一些,也很難準確獲得朝鮮衛星發射的很多關鍵信息,這都將對攔截造成影響。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生過一國攔截別國發射衛星的事情,也沒有一個國家在進行導彈試射的過程中,遭到別國的故意攔截。根據外層空間法,任何國家都擁有和平利用太空的權利,對別國的衛星實施攔截,是完全違背國際法的行為。今天美國對別國運載火箭實施攔截,明天就會對別國衛星實施攔截,這將打破太空的平靜。
在朝鮮稱攔截就意味著宣戰之后,美國要攔截朝鮮衛星將是非常危險的,不過,目前雙方還只是在打嘴仗。魏國安認為,美國和日本攔截朝鮮衛星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美國的立場還是希望能和平解決朝鮮問題。朝鮮表現得這么強硬,這樣做更多是從政治上考慮,就是要試試美國的底線在哪里,在與美國的較量中掌握主動權。
倪峰認為,美國如果攔截,將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決策,因為不確定性很大,后續的一系列影響可能失控。而且,美國這種攔截沒有經過實戰的驗證,如果打了沒有打著怎么辦這是很丟人的事情。▲
環球時報200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