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 文
作為世界頂級基金會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總裁,馬秀絲(Jessica Tuchman Mathews)博士是美國最顯赫的人物之一。她在新聞界、政界、學術界都有很成功的履歷,在《華盛頓郵報》、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務院都擔任過要職。她在著名的《外交事務》雜志上發表的“權力的變遷”一文,被譽為該雜志75年來最具影響力的文章之一。美國專門有人以她為研究對象,羅列她與美國最頂尖家庭、個人之間的密切關系。前段時間,馬秀絲訪問北京,接受了《環球時報》的專訪,闡述了奧巴馬政府的對華政策要務。
環球時報:您已不止一次來中國了,您認為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發生了哪些變化?
馬秀絲:每一個常來中國的人都會感受到中國的發展。同樣,也會對一些中國面臨的挑戰印象很深,就像今天這樣的空氣污染一樣。我1983年第一次來中國時,中國就已經產生了強烈的與國際社會合作的愿望了,那時中國人也開始感受到各類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和沖擊,于是,我們舉辦了一些研討會,邀請一些中國代表到華盛頓參會,推動中國與世界的關系,開始了我們與中國合作的第一步。后來,這種合作不斷加強,過去只是一些會議上觀念的交流,現在則深化到一些實質性合作。與此同時,整個中國對世界的作用都在加強,成為一個深層次影響世界、并被世界影響的“利益攸關方”和責任方。尤其是金融危機后,中國人更知道了參與國際規范的作用,比如在能源合作上。
環球時報:中國人非常關心奧巴馬政府會怎樣影響中國參與世界的進程?
馬秀絲:奧巴馬政府要經營和克服的外交問題很多,需要全球各國一起合作來解決。與中國相關的美國外交事務,至少有三個問題是非常特殊的。一是氣候問題,奧巴馬會發現,全球變暖問題是如此嚴重。目前,在美國的對外議程中,白宮、國會都非常重視氣候問題,他們會用某種方式去理解和說服中國,讓中國與美國在氣候政策上合作。而中國的政治支持對美國來說非常重要。如果中美能在氣候問題上合作,其他國家也會跟進。這是美國與中國合作的新領域,也是一個重大問題。畢竟,我們現在已經有了許多深厚的合作基礎。第二個問題是伊朗,奧巴馬很清楚,必須與伊朗接觸。而在伊朗問題上,俄羅斯、中國都有很強的戰略作用。三是巴基斯坦問題。奧巴馬必定會保持一個全新的美巴關系,因為巴基斯坦是一個相當敏感的國家,存在著一些不確定因素。要克服消極面,并取得一些新進展,需要美中的緊密合作。
環球時報:但是,現在金融危機那么嚴重,奧巴馬政府到底有多少精力和能力來應對這些新外交問題呢?
馬秀絲:是的,處理危機是第一要務。誰都不知道危機到底還要持續多久,美國只能盡全力去應對各類危機和挑戰。但是,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奧巴馬是第一位迎來與國際社會處于“蜜月期”的總統,無論是印尼,或者中東,或非洲,或歐洲,都因為奧巴馬的執政而與美國的關系變得短暫的融洽,大多數國家都表達期待全新美國的意愿。
環球時報:有人說,奧巴馬的執政受到許多利益集團的牽制。這會影響到美國對華政策嗎?
馬秀絲:奧巴馬總統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和學習者,與他的前任布什不一樣。時間久了,你會非常吃驚地發現,如果他不懂某種關系,他會保持這層關系的穩定性,對中國的關系當然也是如此。現在,他擁有很強的政治力。盡管沒有人知道他會不會成為第二個羅斯福,但是,我相信,他有這個潛力。▲
環球時報200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