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寫作文也一樣,很多同學提筆作文不知從何寫起,為開頭煞費苦心,就連大文豪高爾基也嘆息:“最難的是開頭,就是第一句話,如同在音樂上一樣,全曲的音調都是它給予的,平常得好久去尋找它。”現在高考作文一般都規定800字以上,是典型的800字文,千字文,篇幅短小,更要重視開頭的設計。元人喬夢符有“鳳頭豹尾”之說,意思是起頭要美麗,猶如鳳頭。怎樣的開頭才是“鳳頭”?
開頭要切入主題。梁啟超說過:“文章最要令人一望而知其宗旨之所在,才易動人。”“作文時最好將要點起首便提出,次則早點提出。”起首點題、開門見山是中國傳統的作文法,能一下子把讀者引入文章的中心問題或主旨上。韓愈《師說》開頭提出全文綱領:“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杜牧《阿房宮賦》開頭高唱而入,總領全文:“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開頭要短小精悍。這不僅因為短的空間,能在視覺上引起讀者的注目,而且在短的范圍內,在二三行字之間,還要求問題提得明確、集中。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設題開篇:“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短短三句提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啟發讀者思索。
開頭要引人入勝。好的開頭,有如春云初展,鮮花含露,叫人一見鐘情。筆落驚風雨,頭好一半文。如果一看開頭,便知結尾,索然寡味,誰還愿意讀下去呢?《我說“減負”》的開頭:“書,一疊疊堆起來;書包,一天天重起來;眼鏡,一圈圈厚起來。沉重,沉重,沉重。”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先聲奪人。《白牙》的開頭:“我決心做一個試驗:整整一個月里,一句話也不講。”設置懸念——為何要做試驗?試驗結果如何?吸引讀者非要一口氣讀下去不可。
如何寫好文章的開頭呢?有什么方法可鑒?
一、開門見山法。一個開門見山的開頭,不但會使文章不兜圈子就直接進入正題,而且會使讀者省去迂回曲折的語言迷霧而直接進入作者的主題敘述。這種寫法注意兩個問題:1. 寫作之前要認真地思考,提煉出能夠引領全文主題內容的開頭;2. 這個開頭本身語言要非常凝練,要有一種先發制人的效果,使讀者產生一種閱讀的欲望,在短短的幾句話里,創造出一個寫作和閱讀的全新天地。
【例】感動著我的感動
也許是因為多愁善感吧,我是如此地易于感動。
將個性進行到底
我們生活在一個個性化的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是世界的主角,因為我們有自己的個性。
二、過程敘述法。這種方式就是把“我”的經歷與情感高度凝練,用簡潔扼要的語言表達出來,多用于敘事性文章。
【例】 感謝清貧
當我的同齡人躺在各自的安樂窩里,享受著父母提供的優越的物質生活時,我陪著父母在地里揮舞著鐮刀,頂著驕陽,滴著汗水;當我身邊的同學抱怨他們的父母給他們的東西太少時,我卻由衷地感到滿足,盡管我的衣著樸實無華。
我感謝清貧。
三、景物描寫法。運用這種方式開頭,可以為人物出場提供活動的背景,同時也可以為情節的展開創造一種情感氛圍。在這里,景物不再是自然界中無生命的客觀存在,而是飽含了人的感情,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寫作時要注意協調好情與景的和諧統一;既不要因情設景,致使文章失去真實性,也不要迷景忘情,使景物描寫游離于文章之外。
【例】 路
河畔上,延伸著一條小路,濃密、高高的蘆葦將它緊緊擁抱。沒有日光,沒有人跡,偶爾有小鳥掠過,也只是轉瞬即逝。幽靜和孤寂,依然是它生命的主題。
四、類比推理法。這種方式一般由自然現象、風物引入人生話題,能明顯地體現文采,并且能體現一定的匠心。
【例】 快樂的真諦
快樂,大海里躍起的一朵浪花,走過了千山萬壑,它自由;快樂,鋼琴上舞動的一個音符,經過了精心創作,它美妙;快樂,生活中不變的真諦,經過不懈得努力,它永恒;快樂,一份勤勞后的收獲,收獲汗水澆灌的果實。
五、渲染氣氛法。渲染氣氛就是為了突出主要人物的某一特征或營造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勢,在主要人物出場之前進行必要的鋪墊。需要注意幾點:一是要創設一個可供比較的注意點,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到你所表現的那個方向;二是描寫和敘述要緊緊圍繞所要突出的這一特征或所表現的這一氣勢展開,刪除不必要的內容,即使運用曲筆也應考慮到是否會影響效果的表達;三是開頭渲染氣氛一定要適度,避免造成“大頭”現象。
【例】 精彩與你同在
春和景明,云淡風輕,鮮花盛開,綠樹蔥蔥,這是自然的精彩;長城綿延,故宮華麗,文廟莊嚴,運河渾厚,這是人類文明的精彩。那么,朋友,什么是你的精彩?
六、格言警句法。用此法開頭有兩種情況,一是正用,直接引用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好處是一方面容易使讀者產生共鳴,便于自己進一步論述;另一方面是簡介明了,很快就能進入正文。二是反用,目的是為了提供反駁的對象,在對格言警句的批駁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一般來說,反用要比正用更能出新意,因為它往往是從平常人們不注意的角度來進行思考的,所得出的結論也是人們前所未聞的,因此用這種方法開頭容易激發讀者的好奇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例】 給靈魂一個支點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把地球撬起來!”
我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把靈魂支撐起來!”
七、總結歸納法。此種開頭方法,對正文先做個簡明扼要的歸納,提綱挈領,簡潔明了地提出觀點,能起到統攝全文的效果,彌補了開頭泛泛而談的缺陷。
【例】 快樂,是一份感動
快樂,是年邁的老人看到兒孫滿堂時的心情;快樂,是一對戀人靜靜依偎在一起時的心情;快樂,是得到一本喜愛的書,吃到一顆甜甜的草莓時的心情。快樂,就是內心深處的一份感動。
八、攝取鏡頭法。運用這種方法,關鍵在于鏡頭的選擇。一般有一下幾種情況:一是事件結束后常常出現的某一情景,二是事件發生過程中某一重要情節,三是事件造成的嚴重后果,四是事件的誘因。不管選取哪一部分作為開頭內容,語言的優美很重要,不論是簡筆勾勒,還是工筆重彩,給讀者一種視覺沖擊和震撼。
【例】 多給自己一個答案
秦末,雄才并起,旌旗蔽日,戰火連天。垓下被困,一敗涂地。昔日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項羽,如今只得仰天長嘯:“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最終西楚霸王空有一身雄才韜略,只給自己留下唯一的答案,便投江自盡……
開頭之巧,在于不僅能總領全文、帶動全篇,使文章迅速入題、順利展開,而且一下子能抓住讀者,引起讀者的注意和閱讀興趣。文貴創新,不可陳陳相因。
(作者簡介:曹亞梅,蘭州民族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