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美國、德國、法國、日本、埃及特派特約記者 管克江 青木 姚蒙 喬生 李瀟 ●本報記者 謝戎彬 鐘玉華 查雯
中國商務部18日打擊了可口可樂在中國無節制擴張的野心,其當天做出的裁決稱,根據《反壟斷法》第28條,禁止美國可口可樂公司收購匯源。可口可樂公司在當天宣布放棄收購。世界媒體迅速做出復雜反應,其中有對中國政府表示理解的,也有稱這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甚至說這個決定“純粹是政治”。國內也有人痛惜“再不會有人出這樣的高價買匯源了”。但網上調查一再顯示,希望幾十年后還能喝到匯源牌果汁的中國人占了八成左右。看來大多數中國人不想只喝可口可樂,全世界有這種意愿的人也不多。日本、俄羅斯以及歐洲的老百姓對待可口可樂的態度實際和中國人差不多。可口可樂在塑造當代人類的“喝水習慣”,但它也確實對“喝”文化的多樣性形成了挑戰。“全世界的飲料品牌在它的猛攻下潰敗,必須有人站出來抵抗它。或許中國有這樣的力量。”一位學者對《環球時報》說。
世界關注可口可樂“慘敗”
商務部在網上公布的裁決說,可口可樂收購匯源將對競爭產生不利影響,壟斷可能導致消費者被迫接受更高價格、更少種類的產品,同時還會擠壓國內中小型果汁企業生存空間。
許多外國媒體認為這對可口可樂來說是一次“慘敗”。法新社18日說,可口可樂準備用市值3倍的價格來并購匯源,現在看來還不夠。英國《泰晤士報》報道說,盡管這個月可口可樂公司宣布今后3年將向中國投資20億美元的計劃,但這次它拋出24億美元收購中國公司的野心還是破滅了。德國《法蘭克福匯報》18日說,這項收購如果達成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對中國企業收購案,也將是可口可樂歷史上金額排在第二的收購交易。但中國商務部周三宣布的決定,給急于在中國擴張的可口可樂“當頭一棒”。美國彭博新聞社評論說,中國商務部的裁決使可口可樂擴大在中國市場份額的夢想破滅。文章說,收購匯源有助于緩解可口可樂在美國市場銷售不振的情況,保持對百事可樂的優勢地位。去年可口可樂在北美銷售額下跌了一個百分點,但在中國市場增長了19%。
在商務部宣布裁決之前,英國《金融時報》就引用知情人士的話報道說,可口可樂可能放棄收購匯源。但香港CSC證券分析師18日對彭博社說,“這是個讓我感覺意外的決定。我們不認為并購會影響競爭。”另一名香港CIMB-Gk證券的分析師說:“北京想保護自有品牌。飲料不是政治敏感的產品,但這(個決定)純粹是政治。”英國《泰晤士報》認同中國政府的做法,認為“一旦這個巨人造就,將嚴重擠壓飲料界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文章還說,可口可樂收購匯源的事曾經被其他外國投資者熱切期待,認為這是測試中國政府在去年公布《反壟斷法》后對海外投資態度的一塊敲門磚。德國《柏林日報》則以“中國閃電拒絕可口可樂并購匯源”為題指出,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中國政府的無奈。因為中國民眾不允許外國公司收購知名的民族品牌。這將給外國在華投資業務帶來冷效應,并加大中國企業實施海外并購的難度。巴黎股票網18日在第一時間報道了收購失敗后匯源股票在香港市場出現的大跌,認為中國的這個做法可能會使西方大集團對中國市場望而生畏。美國《洛杉磯時報》18日引用一名在上海工作的美國律師的話說,這件事里“肯定包含有中國的經濟民族主義”,他甚至認為這是“中國方面對美國拒絕中海油收購尤尼科的報復”。
各國百姓談可口可樂
俄羅斯一家商業銀行駐北京的代表謝爾蓋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可口可樂收購匯源的舉動對他來說似曾相識,因為早在2005年4月,可口可樂就收購了俄羅斯第二大飲料生產商Multon公司。那次價值6.5億美元左右的收購也成了當時俄羅斯除能源行業之外獲得的最大一筆外國投資。Multon公司在被并購前占到俄羅斯果汁市場份額的1/4,而這次收購讓可口可樂控制了俄羅斯迅速增長的果汁飲料市場。他說:“我非常理解中國政府的這次拒絕,因為匯源果汁占了快一半的中國市場,比Multon大多了,如果通過,那么中國的果汁市場估計就得拱手讓人了。”
如今在俄羅斯各大超市,飲料柜臺上堆著的不是可口可樂,就是它的美國老鄉百事可樂,而不少果汁、礦泉水品牌,名字還是俄國式的名字,但仔細一看也寫上了“可口可樂公司出品”的字樣。經常往返于北京和莫斯科的俄羅斯商人蘇金表示“十分贊成”中國商務部的舉動,他說:“可口可樂把俄羅斯人都美國化了,我們俄羅斯有過那么多的好飲料,比如克瓦斯(一種傳統的俄羅斯消暑飲品),可現在,
環球時報200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