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毅
在某商學院,一位知名教授給學生出了一道奇怪的論文話題:“你最喜歡哪個季節?”起初,學生頗感費解,這分明拿文學說事,好像跟商業沒什么內在聯系。靜心考量,學生們逐漸理會了教授的意圖。原來,教授是想考察這些未來商人們的眼光和頭腦,論文答辯結束后,教授將其大致歸為三類。
第一類,七成學生喜歡春天,因為春天是“播種季節”,它象征著希望和未來。對于創業者來說,良好的開端意味著成功的一半。意欲馳騁商海的創業者都是滿懷希望起步的,而且他們的根基大多打得都很牢固。即使有什么閃失,也可以在播種季節及時更正。
第二類,兩成以上的學生喜歡夏天,因為對于打拼者而言,真正的考驗是在“炎炎夏日”,無論你的理想多么宏大,也無論你的愿望多么美好,沒有經過時間打磨和實踐檢驗的聽有規劃都可能夭折于某種困境和意外中。那些真正走向成功的巨子們,都是在“炎炎烈日”暴曬下經得住考驗的勇者。所以,成功必須經受考驗,而這個考驗的過程就是夏季。
第三類,只有不到一成的學生喜歡秋天,因為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但凡奮斗者都期待這一天。沒有收獲的奮斗是痛苦的,而更多的打拼者最終都陷入了這種痛苦。換句話說,成功只是少數人,尤其在競爭激烈的現在。所以,成功的結局猶如金光燦爛的秋季,值得每個成功者驕傲。
有趣的是,居然沒有一篇論文涉及到“冬季”。教授經過調研和分析后知道了原由,因為”冬季”似乎和“奮斗過程”不沾邊。為此,教授專門用一堂研討課闡述了他的觀點:無論對于創業者還是所謂的成功者,“冬季”都顯得更為重要,因為這個“體眠季節”最便于他們靜下心來思考。
教授進一步分析道:規劃比起步更重要,一個切實可行,思量縝密的規劃能讓爾少走許多彎路,摸著石頭過河有時是追不得已的做法,靜心規劃是“冬眠期”的必修課;總結比或功更寶貴,持續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冷靜而客觀地總結經驗和教訓往往也在“冬眠期”,因為這個時候人的大腦最清醒。
寧靜以致遠,這正是教授喜歡“冬季”、喜歡“冬眠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