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東

交通管理井然有序
澳大利亞是汽車的“世界”,交通十分發達。該國統計局最新公布的一組數字顯示,全國有81萬公里長的公路和約1200萬部注冊車輛,每23人有1公里長的公路。每100戶擁有的汽車為183部,在全球名列第一。以悉尼市為例,人口600萬,私人汽車多達300多萬部,平均每1.6人就有1部車。
澳洲人的生活方式是按照“人人有車”來設計的,無論在悉尼和墨爾本這樣的大都市,還是中小城鎮,道路都是星羅棋布、縱橫交錯。墨爾本市的道路多是雙向六車道,中間有8至12米的綠化隔離帶。市郊馬路中的綠化隔離帶更為壯觀,寬度在20米以上。
歷屆政府十分重視道路建設,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據統計,全國每天在道路建設和維護上的費用平均高達2700萬澳元(1澳元約合人民幣4.5元),按人均計算占世界領先地位。地方公路所占的比例最大,為70萬公里。
不但道路四通八達,而且過路費、過橋費和道路管理費等費用都征收得相當低。悉尼到墨爾本長達900多公里,可是過路費和過橋費總計不超過7澳元。
有人感嘆道:“在澳洲生活,沒有私家車就像是沒有腿一樣。”這的確不是夸大其詞。在全國的1900萬人口中,擁有駕照的達到1200萬人。
為了減少交通隱患,交通管理部門對新司機考核嚴格把關。新南威爾士州從2000年起規定,第一次考取駕照的合格者只能先領取臨時駕照。至少在當了3年“白本”司機之后,才能轉為正式司機。這種做法雖然對許多人有所限制,然而卻有助于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澳洲地廣人稀,大部分地區暢通無阻。可是在悉尼和墨爾本等大都市,卻不同程度地存在擁堵現象。交管部門為了解決人力不足的矛盾,很早便采用了自動管理系統。在街頭巷尾,很少看到交警巡邏。然而一旦發生道路堵塞,他們便會火速趕赴現場,及時處理。
在上下班的交通高峰期,對重點路段加以疏導,以防車輛擁擠不堪,釀成事故。例如,悉尼海港大橋高速公路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它有六個車道,來往車輛通常為“三進三出”。為了緩解上下班車輛的擁擠狀態,上班期間改為“四進二出”,下班期間則變成“四出二進”,甚至“五出一進”。
與此同時,對交通違章加大處罰力度。凡是超速、酒后駕車、違章停車和開車打手機者,一經查處,除了罰款之外,還要扣分。到了節假日,處罰加倍。
租車駕駛實惠便捷
在澳大利亞,購物中心、飯店、旅館和娛樂中心等都集中在市中心,而民居絕大多數卻散落在離市區較遠的地方。除了悉尼和墨爾本,別的城市公共交通不是十分發達。所以上下班或出門購物,都少不了開車。對于去外地旅游或出差的澳洲人和外國游客來說,租車可以說是最理想的選擇。
租車公司遍布機場、火車站、市中心的各個區域和旅游勝地,其中“巴吉特”、“赫茲”和“艾維斯”的規模最大。它們在主要的城市設有分行,服務質量高。
租車方式靈活多樣,十分方便。顧客能夠在通過旅行社訂購機票和旅館的同時,也把車預先租好。顧客還可以在抵達目的地之后,去租車公司的服務柜臺選車。工作人員會詳細地介紹各種款式和價位的車型,直到對方滿意為止。有的租車公司還提供電話租車業務,直接送車上門。出租的絕大部分為新車,顧客開起來感到舒適愜意,而且安全可靠。
租車者領到車時,油已事先加滿,他們在還車之前也得把油加滿,這已成為一種慣例。租車公司從不以次充好,將有毛病的車租給顧客,因為此舉只會砸掉公司的招牌。還車也很便利,只要是同一家租車公司,可以視情況原地歸還或者異地歸還。顧客還車時,公司一般不會進行檢查,原因是租車者事先買了保險,即使車輛有什么損傷或問題,也是由保險公司處理。

租車費按天計算,小型車、中型車、大型車和四輪驅動車分別從60澳元、70澳元、80澳元和90澳元起價,其中包括了強制第三者保險和意外賠償保險的費用。所以當顧客租的車被盜、被損或發生故障時,全部由租車公司承擔責任。如果在行車途中出現拋錨等意外情況,公司不但照章賠償,而且還會盡快地派專人送來一部新車。
在澳洲,高速公路的最高時速不得超過110公里。出于安全考慮,同時為避免超速而被罰款,租車公司都在車上安裝有報警裝置。在租車者車速突破110公里時,汽車會發出報警聲,提醒超速。租車沒有公里數的限制,即使一天當中跑再長的路,公司也不會多收費。
澳大利亞的租車公司以人為本,手續簡便,講究信譽。按照規定,租車者必須年滿21歲,當地人要求持有“正式駕照”,外國游客則需要“國際駕照”,還須出示信用卡,用現金結賬者要繳納300澳元的押金。租車公司可以通過駕照和信用卡了解租車人的情況,故不擔心他們會開車一去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