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離臺沒多久,美國又將于4月初派貿易官員訪臺。美方此行目的有二:一個是了解“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進度,評估對臺美經貿的影響;另一個則是確認“臺美貿易投資框架協議”(TIFA)的協商進程。
據臺灣《經濟日報》24日報道,美國貿易代表署副助理代表艾爾巴克將于4月初率團訪臺,為期三天,將拜會“經濟部”、“陸委會”、“金管會”等部門。過去十多年來,美國貿易代表署官員從未拜會“陸委會”,此次“陸委會”之行,美方主要想了解兩岸ECFA的內容與進度,以及是否會納入“陳江會”的協商議題。薄瑞光日前來臺時透露,美方希望兩岸洽商時不會限制美商利益。
“臺美貿易投資框架協議”草案,主要是參考2004年美國提出的投資協議版本,并參考美國與巴拉圭2007年簽訂的投資協議為范本。協議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討論最惠國待遇與國民待遇,包括不可要求投資者出口比例等;另一部分則制訂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增加雙邊協議的仲裁機制”。
據報道,上周馬英九和“行政院長”劉兆玄對外都提及近期“內閣”宣傳ECFA不力,未來一個月還將發起總動員,讓民眾好好了解ECFA。據了解,海基會近期也會配合“政府”各部門,派出多名“要員”參加各類研討、座談會,“助講”ECFA。此外,海基會在最新一期的《兩岸經貿》雜志上說,兩岸日后要洽簽的ECFA,主要內容就是雙方合作的序言、目標和綱要,不會觸及勞工,也不會觸及開放大陸農產品來臺。▲ (蘇 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