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丹
【摘 要】會計工作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環節,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基礎。作為單位負責人應高度重視本單位的會計工作,依法履行會計責任。某些單位負責人會計法制意識淡薄,在個人利益驅使下做出了各種會計違法行為,使得會計信息失真,危害社會群眾利益的同時,也嚴重擾亂了會計秩序。針對這些會計違法行為,本文提出幾點防范單位負責人違反會計法規的措施。
【關鍵詞】單位負責人 會計違法行為 防范措施
一、單位負責人會計違法行為表現
(一)單位負責人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權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做假帳,偽造會計憑證,辦理違法會計事項
從前幾年整頓會計工作秩序的檢查情況看,部分單位負責人為了小團體或少數領導的利益,授意、指使甚至強令下,由會計人員“加工”出虛假的會計資料(如:有的單位在已無償債能力的情況下,為了獲取貸款,編制虛假的盈利報表;有的單位為了業績考核,虛增利潤;有的單位為了少交稅金或其他目的,故意隱匿利潤等)。
(二)單位負責人法制觀念淡薄,以不知情、不懂會計為由,將會計違法責任一推了之或找個替罪羔羊,來推卸或擺脫自己的責任
有些單位負責人認為,會計工作專業性很強,自己又不是會計專家,也不可能對本單位的真實性,完整性全面了解,因而不能全面負責。其實不然,單位負責人作為組織的法定代表,理應對組織的一切行為負責。會計行為不是會計人員的個體行為,也不是單位會計機構的集體行為,而是整個單位的組織行為。因此,單位負責人必須對其負責。
(三)單位負責人沒有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
許多單位負責人忙于行政管理或業務經營,而疏于對會計工作進行管理。甚至有些單位負責人對會計工作漠不關心,忽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約束會計行為。而沒有健全的內部會計監督機制,會計監督難以發揮其應有的職能,容易出現會計工作基礎薄弱、秩序混亂,會計信息失真等現象,單位的財務容易出現問題。
(四)單位責任人沒有承擔起保障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行使職權的責任
有些單位負責人不但沒有做到支持、保障會計人員依法進行監督,甚至對會計人員依法履行監督職責進行干擾、阻礙,打擊報復。工作中,當會計人員面對企業管理當局違法或違規行為時,如果知情不舉,就會違反會計法要負法律責任;如果向有關部門舉報,日后又有可能受到管理當局的打擊報復,從而把會計人員擺在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尷尬位置。
二、單位負責違反會計法規的防范措施
(一)加大對單位負責人會計違法行為的法律執法和處罰力度。要齊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幾個環節。凡是單位負責人從事會計違法行為,損害社會利益的,必須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保證讓承擔法律責任者確實得到懲罰。一方面加大行政處罰的力度,另一方面,提高民事賠償額度,不僅對個人進行處罰,同時要對違規企業實行經濟制裁,用法律的權威確保單位負責人知法守法。
(二)完善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對單位負責人任職期間其所在企業資產、負債、權益和損益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重大經營決策等有關經濟活動,以及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的監督和評價。杜絕單位負責人為實現“官出數字,數字出官”、“要數字”、“要利潤”等個人利益,指使、授權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做假帳,偽造會計憑證,辦理違法會計事項。經濟責任制審計不但拓寬了領導干部監督渠道,為客觀公正地評價使用領導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據,而且對于維護正常經濟秩序、增強領導干部的財經法制觀念、促進局經濟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完善內部監督機制,強化外部會計監督。
1.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和內部審計監督制度。針對單位內部會計監督不健全,管理和控制弱化問題,建立、實施《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加強內部會計控制建設及與會計相關業務的控制,形成完善的內部牽制和監督制約機制,以堵塞漏洞,消除隱患,保護財產安全,防止舞弊行為,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2.加強社會中介組織管理,強化外部監督職能,提高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中介機構是會計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中介機構執業質量的問題,應積極進行清理整頓和脫鉤改制,達到凈化會計市場,保證會計信息真實的目的。為保證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質量,規范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行為,一方面要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完善注冊會計師的職業準則;另一方面應堅持不懈地進行注冊會計師法律意識和職業道德的宣傳和教育,對不負責任及違反職業道德的注冊會計師要制定嚴格的處罰措施。
(四)創造良好的執法環境,保證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依法秉公辦事。單位領導應在廣大員工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使每個員工自覺遵守《會計法》和本單位制訂的有關規章制度,理解、支持財會部門的工作,接受會計監督,為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創造良好的環境。
(五)單位責任人需對自己嚴格要求,應以職業道德為基礎,加強工作責任感,深入學習法律知識。
1.以職業道德為基礎,嚴格按照會計法律制度的要求規范自己的會計行為,不能為躲避責任或為形成任職期間內利潤最大化,邀功請賞,獲取實惠等短期利益,做出違法行為。
2.不斷增強自身的工作責任感,以身作則,依法管好會計。為了保證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和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單位負責人應以身作則,帶頭學法、守法,支持會計人員依法秉公辦事。同時單位領導自身一定要樹立正確的經營觀念,自覺遵紀守法,帶頭執行有關內控制度,主動引導企業行為納入法律和政策的軌道。
3.增強法律意識,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培訓。單位負責人不斷增強自我法律意識的同時還應經常組織單位人員學習法律知識,增強全員法律意識,才能從根本上有效避免會計違紀,違法行為的發生。
三、結束語
總之,單位負責人權力在手,責任重大。防范單位負責人會計違法意義重大。必須采取措施,保證單位負責人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會計法規精神,依法履行各項會計責任,確保單位的各項會計工作合法有序地開展,把因違反會計法規而引發的法律責任風險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經濟法基礎.2006.
[2]孟昭穩.新會計法設定了哪些法律責任.中國農業會計,2005,3.
[3]黃蘭.會計行業需要誠信.廣西會計學會07優秀論文集,2008.
[4]黃鴻乙.對會計誠信問題的探討.廣西會計學會07優秀論文集.
[5]周浩.淺談經濟發展對綜合型會計人才的要求.廣西會計學會07優秀論文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