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頤武
2008年已經過去,2009年的文化會呈現何種面貌是人們所關心的。在經濟面臨挑戰的今天,人們會對文化創意等方面寄予更大的期望和更多的關注,而在文化和創意方面,社會展現更多的活力和創造,其實對于社會的其他領域也是一種激勵。從2008年年底以來,電影業的“賀歲檔”的熱潮,直到今天還尚未結束,從《梅蘭芳》《葉問》《非誠勿擾》到《赤壁》,人們對于電影的關注和熱議迄今沒有消褪?!百R歲檔”電影的觀影潮流其實顯示了電影業這一文化產業的領先效應。而電視劇《走西口》、《丑女無敵》等也引起了相當的關注?!按和怼币l的熱議雖然是每年的通例,但春晚仍然保持著其影響力。春節期間的演出市場也顯得十分活躍。而一些傳統作家也將在2009年推出新的作品。網絡文化也呈現出相當活躍的態勢。這些其實都說明公眾對于文化創意領域的發展仍然有相當巨大的期待和需求。
從總體上看,文化創意產業在經濟面臨挑戰的時候當然會受到影響和沖擊,如在藝術品領域中,由于經濟繁榮時期價格上漲很快而會回調;一些需要政府大力扶持的文化項目,如大型的文化和節慶活動等由于經濟情況偏緊和政府財政在新的條件下更加集中于解決民生問題和拉動經濟而會受到沖擊。同時一些企業的廣告和公關費用的縮減或者經營困難也會影響其對文化產業和事業的投入等等。
但問題也有另外一面,對于文化創意產業來說經濟遇到問題也是機遇和新的可能性的展開。從歷史上看,如被視為美國好萊塢電影黃金時代的三十年代,正好是美國經歷經濟大蕭條的時期,經濟面臨嚴重危機,但電影業卻成為引人矚目的焦點。當時經濟蕭條對于電影也構成沖擊,也有許多電影院倒閉,但像汽車電影院這樣的新事物也適應了新的生活方式而產生了,新電影技術的革新也不斷出現,電影業仍然有自己的生機和活力。而在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中,韓國也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和影響,但韓國電影卻在此時奮發圖強,精心制作了許多風格類型不同的電影,在國際和國內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在經濟遇到挑戰的時候,文化創意產業往往能夠“柳暗花明又一村”,另辟蹊徑,既拉動消費形成消費的熱點,又擴大生產讓一些投資和人才被吸納進來。一方面是在更加激烈競爭的狀態下,人的才能有機會更好地發揮,優秀人才能夠脫穎而出,文化產品也會更加精益求精;另一方面公眾也會希望在經濟面臨挑戰的狀況下,從文化產品中獲得激勵和放松,獲得更多的夢想和寄托。
由此看來,文化創意產業雖然受到經濟狀況的制約,但也有其自身獨特的規律和特性。我以為,2009年文化創意產業會“一枝獨秀”,延續最近出現的良好的勢頭,在已經逐漸成熟的文化市場中展現新的活力和生機。如電影業通過這些年“大片”對于觀眾的培育已經到了結出果實的時期,中等收入者觀眾回到電影院已經成為新的觀影習慣。他們的支持已經讓“大片”脫胎換骨,無論題材的多樣性還是表現生活的深度,都已經有了新的境界。
而在文化產業的內部,新媒體和傳統媒體“雙峰并峙”共同發展的趨勢也日益明顯。在網絡等新媒體中,文化創意的新亮點和新的人才越來越多,青少年為中心的網絡文化雖然還存在著不夠成熟和低俗化等問題,需要加以關注和更加有效的管理,但其所展現的新的吸引力和創造性不可低估,網絡文學已經相當活躍,像盛大文學這樣新的網絡文化的載體既吸引了許多年輕的網絡作家和讀者,也對傳統的作家產生了吸引力。同時,在青年就業面臨許多壓力的狀況下,網絡文化的靈活性和彈性也會吸引許多文化創意人才進入其間,一顯身手。
因此,在新的一年中,我們可以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寄予更多的期待,同時因勢利導,充分注意文化創意產業在新的環境下對社會經濟的貢獻,力爭在這一方面創造更多的新機會和新空間。我們可以相信,新的一年會有新的無限的未來在我們面前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