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陽 孫 偉
社會保障基金是廣大老百姓的“救命錢”,它的安全與完整,直接關系到廣大參保人員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的穩定。如何管好用好社保基金,不僅是全社會十分關注的課題,也是審計部門重中之重的工作大事。然而,社保基金的監管,不是一個簡單的部門管理工作,而是一個系統的管理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門各司其職、齊抓共管,也需要全社會全方位地進行監督才能奏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審計機關具有對政府部門管理的和其他單位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會保障基金、社會捐贈資金以及其他有關基金、資金的財務收支,進行審計監督的職責。審計機關必須轉變觀念,建章立制,加強各級審計部門對社保基金的監督,應做到如下五點要求:
一要牢固樹立民本審計理念,建立社保基金每年必審制度。作為國家審計機關,首先牢固樹立“民本審計”思想,心中有人民群眾,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切實抓好社保基金審計工作。其次建立社保基金年度定審制度,并且將社保基金審計結果,納入到每年同級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工作報告之中,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再次加大審計結果公示力度,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二要轉變審計工作思路,準確定位社保基金審計目標。社保基金審計總體思路應以績效審計為總攬,以社保制度運行過程為主線,以社保資金的真實、安全、規范為切入點。在關注財務收支合法合規性的同時,還需要對社保資金的籌集、使用和管理情況進行評價,在此基礎上揭露社保制度的缺陷,分析現行社保政策的運行效應。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發揮審計監督作用,使社保資金能夠安全有效運行。
三要創新審計方式方法,提高社保基金審計效果。一是大力推進計算機的審計,充分運用計算機審計技術,以業務流程為主線,從業務數據入手,解剖數據管理系統,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加以綜合分析,并有效地與財務收支審計和效益審計相結合。二是推行系統化審計,社保基金無論是從征收或來源上,還是在支出和管理方面,涉及面廣,資金量大,管理部門多,內容寵雜。因此,針對這一特點,審計機關在實施社保基金審計時,必須將此作為系統化審計項目來對待,用系統論的觀點和方法去看問題,確保社保基金審計全面性、完整性。
四要突出審計工作重點,提升社保基金審計層次。(1)加強社保基金征收中的效益審計,審查各項社保基金征繳面有否達到法規政策規定的要求,是否做好擴面征繳工作,做到應保盡保;審查各繳費單位有否瞞報繳費基數,有意偷漏應繳基金的問題,是否確保社保基金繳費基數真實準確,做到應繳盡繳;審查征收機關征管基礎工作是否扎實,征管力度是否到位,做到應征盡征。(2)加強社保基金使用中的效益審計,審查社保基金是否做到專款專用,真正用于社會保障支出;審查社保基金收支是否平衡,基金結余或赤字是否合理,是否充分發揮了基金應有的效益;審查各項社保基金分配安排是否堅持公平效益原則,既要關注基金使用的經濟效益,也要關注其滿足社會共同需要的社會效益;審查各項社保基金使用是否節約,是否真正做到以較小的投入辦更多更全面的事。(3)加強社保基金管理中的效益審計,審查各項社保基金管理機構管理工作是否有效,管理的制度和方法是否健全和科學,管理的政策執行是否嚴格,有否存在因管理不善、失誤,造成社保基金損失和浪費以及減收增支問題;審查社保基金流動環節是否有漏洞,對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安排的專項資金和配套資金是否及時、足額配套撥付,撥付的具體方式和手段是否可行有效,有無截留、擠占、挪用和違規獲取資金等問題,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成效,有無因資金撥付不及時而影響被保障對象的利益;審查社保基金管理是否安全,有無存在基金管理風險隱患等等的問題。
五要結合當地財政部門和利用社會各界的監督。(1)財政部門是社會保障基金的主要監管部門,首先應加強社保基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建立健全社保基金財務管理制度,嚴格財政專戶核算管理。其次一切收入必須及時足額地繳入國庫,支出也必須納入財政預算,必定經過一級政府主要領導審批制,確保專款專用,充分提高保障基金的使用效益。(2)利用廣大職工和社會各界的力量來加大監督力度。一是繳費單位應當每年向本單位職工公布本單位全年社會保險費繳納情況,接受職工的監督。二是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對社保基金收支和結余情況,定期或不定期向社會公告,接受社會的監督,包括人大、政協及新聞輿論來監督,確保社保基金的安全保障、正常運行。
(作者單位:安遠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