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家遠
[摘要]搞好線損管理,是提高供電企業經營收入,實現多供少損、節能降耗的手段。充分調動全體職工節能降損的積極性,增強節能意識,努力降低線損,是供電企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的內在要求。
[關鍵詞]低壓線損管理供電企業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TM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210184-01
一、供電企業要建立健全一個完善的線損管理組織保證體系
供電企業要按照“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監督完善”的原則,在本企業內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線損管理組織保證體系,按照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將線損管理工作分為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三個不同的層次。由供電企業的局長、分管生產技術、電力營銷的副局長以及總工程師組成企業線損管理組織的決策層,具體負責決策全局線損工作的重大原則性問題,協調橫向關系,解決線損工作中的重要難題,每年根據上級下達的線損指標,及時制定本企業全年線損指標的計劃,完善線損管理辦法的制定和部署執行的措施、方案等,定期和不定期組織召開線損分析會,對線損管理過程中帶有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制定整改方案。由生產技術、用電營銷、計劃、調度、計量、財務等有關部室負責人組成供電企業線損管理組織的管理層,負責實施跟蹤線損管理和執行過程中實時管理,加強電網規劃建設和運行、線損、營銷等各個環節的管理及監督,查處線損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以及制定解決的辦法和措施,使線損管理工作在管理層更加高效、有序地進行。
二、供電企業要建立健全線損管理的各項職責和指標考核體系
供電企業要建立健全線損管理科學合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不斷深化和細化線損考核的各項指標,使崗位有職責、人人有壓力,實現對線損管理工作全過程的監督。一是要明確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層層落實崗位責任制,明確各個崗位職責的范圍、責任,權限以及相關工作的方式和流程,確保對線損管理全過程的管理和監控。二是抓好理論線損的計算和實際線損的分析,采取分線、分壓、分臺區管理的方法,制定科學合理的線損考核指標,將線損考核指標進行層層分解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崗位、每一個人,使線損指標管理實現全過程的可控和在控狀態。三是要制定線損考核獎懲制度和考核標準,如《線損管理考核獎懲制度》等,線損指標的完成要與各個部門和每個職工的經濟效益相掛鉤即與每月的工資、獎金相掛鉤,加大對線損的獎懲力度,充分調動職工搞好線損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供電企業要定期或不定期舉行線損分析會議
供電企業每月要定期召開一次線損分析會,對諸如線損波動較大的特殊情況要不定期地舉行。會議要對各個單位上報的線損報表和材料要進行認真地研究分析,及時掌握全局的線損波動情況。在召開線損分析會時要針對線損管理指標的有關內容做好對比和分析,即統計線損率與理論線損率的對比、計量總表與分表電量的對比、本月線損與同期線損的對比等。要從電力網結構和布局的是否合理、電力網線路是否處于輕負荷運行狀態、配電變壓器是否在低負荷率或者電力網長期在高于額定電壓下運行等情況進行線損指標的分析。抄表人員是否消除因負載、時間、抄表時差等變化形成的線損波動現象、是否進行電能的平衡分析,是否監督電能計量設備的運行情況等方面進行認真查找原因,對癥下藥,提出下一步解決的辦法,指明降損方向。對于線路運行良好,線損穩中有降的線路,要善于總結經驗加以推廣,同時要寫出月度線損分析綜合報告和會議記要,以便在下一次線損分析會上進行對照檢查,看其措施是否落實,線損是否降了下來,是否收到了預期效果。
四、供電企業要進一步抓好電網建設與改造,優化電網結構,積極對配電、變電設備更新換代,推廣應用節能新技術,努力探索技術降損的新路子
(1)加強電網的規劃設計、優化網絡布局,使電網結構更加趨于完善合理。按照電力行業技術規范要求,合理確定各級電壓等級的供電半徑,對城市配電網絡進行配網自動化改造,提高供電可靠性。(2)優化無功規劃與建設。在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進行集中補償,在10千伏線路上進行了分散補償,對配電變壓器容量在100千伏安及以上的用戶進行就地補償,對低壓網中容量較大的電動機采取隨機補償方式。重視新型智能無功補償技術在線損管理中的應用,針對配電網絡長期以來存在電壓質量差和線損大的問題,合理在配電網絡中采用并聯容性負載方法來補償無功功率,采取實時監控、自動補償方式,利用計算機進行實時監測、控制,并根據無功變化,實現準確、快速的動態無功補償。重視配電網線路無功自動補償技術在線損管理中的應用,安裝部分10千伏線路無功補償電容器組,提高功率因數,改善電壓質量,降低線損。(3)重視節能配電變壓器技術在線損管理中的應用,對新用戶在選用變壓器時按變壓器負載率在40%~50%范圍內選擇,并盡量選用新型節能配電變壓器。
五、供電企業要進一步規范和完善電能計量的管理,提高電能計量管理水平
電能計量管理是供電企業的基礎管理工作之一,也是線損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進一步優化計量裝置。對變電站及大用戶的電能計量裝置選用帶數據通信接口的多功能電子式電能表;對于用電量較大的工業用戶選用磁卡式預付費電能表;對配電臺區推廣使用具有防竊電功能智能型計量箱;對低壓用戶在新裝時選用電子式電能表,重視配網自動化及其遠抄技術在線損管理中的應用。要結合配電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在配網分段開關處加裝計量裝置,利用其信息通道實施遠程抄表,以計量各配電線路間的互供電量,以便于實行線損的分線統計考核。為保證電能計量裝置的準確性,要注重把好“四關”,即電能計量裝置的采購關、校驗質量關、安裝質量關、運行維護質量控制關,保證計量的準確性。電力系統計量裝置由計量表計、互感器及二次連接導線組成,計量管理要加強這三方面的管理,要真正按照計量管理規程的要求來做。
六、供電企業要進一步加強電力營銷管理工作
要加強電力需求側的管理,積極探索電力營銷措施,引導電能消費者改變用電方式,使電力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加強用電管理,要積極開展用電稽查和營業普查工作,要嚴格抄核收制度。統一抄表時間,統一復核時間,統一使用微機開票。同時要經常開展用電營業大普查,加大電力執法力度,把偷漏錯造成的損失找回來,降低線損。加強電力營銷規范化建設,要用現代化手段進行營銷管理。建設好和利用好用電管理MIS系統和95598語音客戶服務熱線,實行24小時咨詢服務,使用電營業管理水平躍上一個新的臺階。總之要強化用電管理,堵塞管理漏洞降低線損。
總之,線損是供電企業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搞好線損管理,是提高供電企業經營收入,實現多供少損,節能降耗的手段。線損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為此,各級領導和廣大職工必須高度重視,常抓不懈,要不斷總結和探討線損管理的新經驗、新路子,使線損管理提高到一個新水平。